就在瑶光准备明面上花月余的时间熟悉朝堂事物时暗地里布局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把整个局面完全打破了。
那一日瑶光刚刚处理完御书房堆积成山的卷宗,坐轿子准备回瑞王府好好休息的时候,途中有一人拦轿鸣冤。
说实话,遇到这种情况,瑶光本人都诧异了一下。
在她摄政这半月来,各个官员都深怕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有没有做腌臜事情,全部都收拾的好好的,就怕瑶光突然突然一下子杀鸡儆猴做出点什么事情了。
毕竟这些官员最多只要坚持两个月后就要过年了,根据祖制母皇那个时候怎么都要回皇城,只要母皇一回来,自己这个监国王爷也就没什么威胁了,一般人又何必在这节骨眼上面惹事呢?
这些文官势力繁杂,但是认真算起来也这几派。
其一就是唯母皇马首是瞻的官员,毕竟女帝是现在凤曦国名正言顺最大的当权者……只是让瑶光奇怪的是这么多年来居然没有发现能力特别出众之人。
其二就是那些观望的官员,这些人或许心里面有自己的小九九,现在女帝平庸又贪图享乐,因为老祖宗家大业大,所以凤曦国才不至于残弱不堪。
其实这样的皇帝古往今来不少,就是因为这样的皇帝太多,所以传到某一代皇帝的时候就算想好好治理国家,也因为国家本身亏空太多而无力回天了。
按照女帝的这样虚耗,凤曦国的底子只要没有意外再耗上几代也是没有问题的,奈何女帝遇到了瑶光,一颗闪耀崛起的皇长女。
瑶光的脑子甚至都已经动到了周围诸国,现在给她说母皇想败家,那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再加上一粒能延长三十年寿命的不老丹,若是当今五十岁的天子服下,再活五六十年根本不成问题,这样的局势自然让很多官员摇摆不定。
其三就是皇贵君手下的官员,皇贵君本来就出生底蕴深厚的世家,本身影响力就不俗,性格虽然跋扈,但是手段不差,再加上二皇女一直常在皇城,文采过人,深得文人喜爱。
所以这些年来,无论是皇贵君明里暗里的拉拢,还是因为钦佩二皇女的才华,手底下还是有很大一批人。
根据瑶光所查的资料看来,也就是这批人在不停的给瑶光找麻烦,甚至破坏运输战场的物资也是她们的手笔。
其四也是瑶光一直还没有决定动手的原因,对方隐藏得很深,明面上可能是上面三种官员的一种,但实际上归属于第四方势力。
瑶光也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得出有这么一股势力存在,但是对于对方的存在一直不得而解,这世间之人做事不外乎功名富贵、诗酒田园、家国天下,可是这第四类官员似乎都不是为了这些,但是很多事又总有她们的手笔在里面。
最后一批自然就是瑶光所在的文官势力了,瑶光父君乃是相国嫡幼子,所以支持瑶光的官员之中有五层左右是相国一脉的,只是外公心里还是偏向皇位更替为自然更替,所以对于瑶光支持,但却不是全力支持。
至于剩余三层,乃是近十余年瑶光通过尚秀文资助扶持了不少寒门学子,这批人忠心度极高,奈何因为经营时间不长,大部分官员的职位并不算太高,所幸挑挑拣拣之下,还是有些能用的。
另外两层就有些微妙了,全部都是瑶光这些年打仗后收拢所在区域世家里面的人才,这些里面不乏惊才绝艳之辈,有些确实是自动投靠瑶光的,但是更多的是被瑶光带兵‘借粮’来了一轮、后面收集家族黑料作为威胁又来了一轮,逼得别人投靠的。
这些人狡猾多思,忠心度什么的大部分人应该是没有的,但是绑在一条战船上面,只要瑶光这个这个龙头不失势,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有临阵倒戈这种问题。
鸣冤的是一个样貌清秀的少年,十六七岁的模样,长得是细皮嫩肉的,一看最少就是富贵人家娇养的小公子。
只是此时这位小公子看上去有些狼狈,不合身的粗布麻衣穿在身上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更为瘦弱,双手还有带着红晕的擦痕,就是不知道是因为麻衣太粗还是在那个地方磨到了。
他白皙的脸上沾满的污泥,在拦路的时候眼睛四下张望,似乎是怕什么人突然出现对他不利。
小公子明明怕得狠,双眼因为哭过而红得像小兔子一样,但是眼神极为坚定决绝的看向瑶光,恭敬行礼道:“小人陈维,家母陈……”
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三支利箭直接往陈维的上下三路射去,箭头上面闪烁着暗蓝色的幽光,一看就是有剧毒的,但凡是擦破陈维一点皮,就他那好无功夫底子的身体,瞬间就会一命呜呼。
可惜陈维面前的是瑶光,注定要让这些杀手失望了。
只见瑶光跃出软轿,拉开陈维避过两支暗箭,最后一支眼看避不过,直接发动暗劲把瞬间就把箭矢震碎。
瑶光冷声道:“你阿娘是谁?人在何处?”
“家母陈香萍,现在刑部大狱。”
话音刚落,只见瑶光拉着陈维骑上身前骏马沉声道:“派一部分人去追拿刺客,剩余人速度跟上!”
说完瑶光就直接带着陈维往刑部的方向飞骑而去。
那些杀手是一直尾随在陈维身后的,眼看到陈维找瑶光鸣冤才下的杀手,那些杀手被自己的人追捕应该是来不及把讯息传递出去,但是周围的暗探就不好说了,毕竟瑶光现在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
所以瑶光要极速赶到这些人行动成功之前来到刑部,避免陈香萍被杀人灭口了。
好在瑶光现在的所处的位置离刑部不远,想来应该是赶得及的。
陈维的娘亲陈香萍是老牌粮食商人,往上数三代家族曾经有东北粮王之称,只是后面慢慢的没落了些,就算如此如今也是个大粮商。
皇城之内三成粮食来源皆是来源于陈家。
陈家自然也是瑶光当初第一批要拉拢的人,只是当初陈香萍委婉的拒绝了瑶光。
为此,瑶光还疑心了很久,认为陈香萍是不是哪方势力的人,居然拒绝了自己开的那么优厚的条件,为了查证还花费了不少时日,后面证实确实是自己想多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瑶光疑心病重,陈香萍世代从商,前面几代还和官员有些关系,最近这两代不知道什么毛病越做越清水,还越做越往皇城做。
别人做清官,做孤臣,是把身卖于帝王家,自然有帝王庇佑。
你一个吃百家饭的商人学别人做孤臣,那边势力都不靠,钱又只往自己包里面放,若不是各方势力交错刚好有了个平衡,这样的肥猪肉不知道被吞了多少次了。
这次瑶光回皇城金陵台设宴本来想以尚秀文做饵引出后面的大鱼,结果尚秀文这厮不知道是怎么和辛护沟通,两个人事后应该还达成了某种协议。
所以尚秀文故意放水让辛护进入金陵台,辛护又在金陵台搞了那一场,一来二去便成了那个诱饵。
但是诱饵之事本来就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瑶光前前后后又向外面放了不少烟雾出去,其中一份名单里面就有陈香萍是军粮的提供者之一,就是不知道她这次去刑部和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
一路上陈维大概说了一下子事情的始末,不过他本就是闺阁男子,知道的事情并不是太多,很多地方都交代得不清不楚。
只知道两天前一批刑部的人突然闯入家中,秘密抓捕了家里面的人,他也是因为机缘巧合才逃出去的。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瑶光就把陈维带到了刑部,没多久刑部大门打开,出门迎接的正是刑部侍郎苏成玉。
苏成玉乃是皇城里面赫赫有名的苏家大小姐,也是自己二皇妹雏凤的伴读,在这皇城三分地上也算是个文采风流的人物,正是因为苏成玉的原因,苏家早早就全面投靠皇贵君延合一派,而刑部也成为瑶光极难安插棋子的地方。
苏成玉人如其名,初看上去是个如玉温润的女子,但是眼里有着难以忽略的倨傲和淡淡的阴沉。
毕竟二十多岁就身居高位,又长期处在刑部这种血煞之地,要想打磨成玉璧无暇,难度实在是很大。
苏成玉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道:“瑞王想来日理万机,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说完后苏成玉似乎才看到瑶光身后的陈维,一脸惊喜的自顾自说道:“原来王爷是给刑部送来朝廷钦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