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她这一中状元,给族人们带来的好处可不少,即便有人是认出他们母女有异,也不会泄露出去,不然那些好处可就没有了。
唯一知道真相的尚绍元毫无办法,这不认亲父的逆子敢坦荡地表露出来历,必然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他便是真的去查也查不出什么。
况且这年代平民与官之间的地位天差地别,作为曾经的阶层人物,尚绍元很明白他有多少手段能令自己永远开不了口。
他心中满是绝望,难道就只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两母子逍遥自在,而自己却在贫穷无望的生活里挣扎?
尚绍元不甘地瞪着两人,脑子飞速转动,却怎么也想不到办法解决如今的困境。
“真是晦气!”迎岚居高临下地看着被仆人们打倒在地的男人,像看一堆碍眼的垃圾,尔后她一脸浅笑地扶着孙红儿离开,只留给他一个冷漠的背影。
等到那如芒在背视线逐渐消失,孙红儿才不动声色地松下了心中一直提着的那口气,她情不自禁地看向已经高过自己的女儿,眼中满是欣喜与羡慕。
欣喜于亲眼看到了尚绍元遭了报应,冤死的儿子在九泉之下终于可以瞑目了。
羡慕女儿智计非凡,在那种情况下轻松就化解了她们的困境,若是当年她也能有这般能耐,就不会落得那般下场,还累得子昂早逝。
迎岚仿佛知道了她心中所想,回头对她微微一笑,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
孙红儿顿时释然了,往日之事不可追,再沉湎其中也无济于事,今后她要好好的,守着女儿和她们的家。
后面施粥之事两人便通通交给了仆人,没有再亲自参与,当天便乘车离开了余口镇。
预料今后不会再有清闲的日子,两个月的假期迎岚便好生利用起来,带着母亲四处游山玩水,孙红儿心结已解,一改往日的忧愁,母女两人相伴而行倒也愉快。
相比起来被拆穿了身份的尚绍元就惨了,尚驸马本就臭名远扬,他一番说辞又被迎岚当众驳了个干净,自私狠毒的本性暴露无疑。
施粥的仆人恨他攀咬自家主人,自然不肯再给他吃的,他争论不过,只好饿着肚子又慢腾腾地走了回去。
可是湖原寺门前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传遍了整个镇子,镇上的人宁愿把食物喂狗也不肯施舍给他,就连所有的乞丐都联合起来欺负他。
尚绍元在这里连一粒米都要不到,身上还被伤得体无完肤,再也呆不下去了,只能灌了一肚子生水后踉跄着离开了。
这时候的路上可没有那么太平,许多地方都有大型野兽出没,尚绍元当晚就在山里遇到了狼,饿得手脚发软的他没跑几步就被追上。
只来得及惊叫一声,他就被咬断了脖子,等到迎岚派去监视他的人赶过去时,地上只剩下一滩鲜血和一只沾满了血迹的鞋子。
尚绍元的死讯很快便传到了迎岚手中,那时她正陪孙红儿在街上购物,看着母亲撑开一把纸伞,像少女一般开心地转了一个圈,她随手将手中的纸条撕得粉碎,轻扬在空中。
时间对于快乐的人来说总是流逝得很快,两个月的时间似乎眨眼即过,迎岚赶在假期结束之前回大理寺销了假。
大理寺卿郭扎这些日子都要忙疯了,见她归来迫不及待地就丢给她厚厚地一沓案件,也不管其中有不少都应该是他这个寺卿才有资格处理的。
郭扎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外表看起来有些板正,实际相处下来才会发现老爷子性格并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相反还有几分跳脱,否则也做不出提前预订属下这种事。
大理寺自上到下都对郭扎很信服,见他重用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也没什么异议,何况他们也都听过这位新科状元的名声,迎岚在这里几乎没有受到官场上惯有的对新人的刁难,很快便融入了进去。
协助郭扎将新近积压的案件处理完毕,迎岚开始查阅起过往的卷宗。
大理寺作为全国最高的法律机构,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分管中央各部门有地方各州的司法案件的复审,基本全国的重案在这里都有卷宗。
迎岚这一查才发现这时候的办案手段十分粗糙,许多案件的证据并不全面,定罪主要靠口供。
可是官员历来审案都喜欢用刑,抓到嫌犯先把你当有罪的审,待有证据证明嫌犯确实无罪才会被肆放。
期间很多嫌犯就有可能受刑不过认罪,而其他作证的是人,难免就有人弱点被拿住,或者被金钱所收买,提供伪证。
这般着实容易造成冤假错案,迎岚便向郭所提出了“疑罪从无”的理念。
第77章 负心汉的女儿24
与有罪推定相反,无罪推定是任何人在未经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在侦查过程中收集、调取到有罪的证据,才能定罪。
而嫌犯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定、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能定罪,这与如今大周朝的判案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
郭扎行事偶尔有点小出格,但还不至于疯狂到挑战整个司法体系,对于她的提议一开始是拒绝的,不过迎岚也不着急,她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和耐心。
后来迎岚花了两年时间,夜以继日地复核近十年全国各地的重大案件,遇到证据不足或不清晰前后有矛盾的案件一律重审,排查出不少冤假错案,在百姓中口中几乎被神化。
郭扎看着有幸沉冤得雪的人脸上那掩不住的心酸与欢喜,念及更多的人却等不到洗刷冤屈就悲惨死在重刑之下,不由地为之动容,最终忍不住与她“同流合污”起来。
“愿与君一起,还这天下清明。”
迎岚回以微微一笑,拿出了这几年费尽心力整理出的断案心得。
郭扎看过之后如获至宝,令人将之整理成册,在取得她同意之后当即付之印刷,大理寺的成员人手一份,但是否推广至全国他却犹豫了。
这样的探案宝典若是在地方官员的手里发扬光大还好,若是落入恶人之手照着犯案,必将引起祸事。
“岂可因噎废食?”
迎岚简单的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顾虑,两人合计了一番写了封奏折给新宁帝,魏迁自登上皇位之后便展现出革新进取的姿态,上奏的一个是倚重的老臣,一个是十分看好的年轻臣子,自然没有不应的。
十七岁这一年,迎岚晋为大理寺少卿,大周朝也是自这一年开始断案方式为之一变,冤假错案大幅度减少,但郭扎一开始担忧的事情也果然成真。
如今大周朝的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而会读书不代表会做官,有人将迎岚的《断案集》奉为瑰宝,有人却不屑一顾。
新宁五年,安陵县内连续发生数起杀人案件,其犯案手法极度谨慎,现场被打扫得几乎没有可参考的痕迹。
迎岚亲自出马解决了此桩连环杀人案,等犯人伏法之后竟查到他之所以之前能逃脱嫌疑,竟然是因为安陵县令在上任途中大意地将这本《断案集》遗落在客栈里。
消息传出后安陵县令自然免不了被问责,而迎岚这个创作推广人甚至是郭扎都受到了牵连,遭到了群臣的弹劾。
两人行事倒也简单,将近两年的破案率往上一报,再有百姓自发献上万人书,大肆夸赞皇帝任用贤能,为百姓请命洗冤,皇帝的龙屁被拍舒服了,这次政敌的攻歼轻易就化解了。
郭扎这边才松了一口气,转头迎岚又向皇帝提出将司法从行政之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个专门的办案部门。
不过这一次任迎岚舌灿莲花,新宁帝被说得十分心动却也没有同意,毕竟其中涉及的东西太多,即便他是皇帝也不是轻易可以动的。
迎岚也不气馁,暗地里派人接触了不少在科举上不是那么出色,但对断案十分敏锐的学子,使法将其送到各个地方做副手,以备将来事成之时有人可用。
不久迎岚正式加冠,经过《断案集》泄漏一事,如今京中谁人不知这位新宁帝登基第一年的状元简在帝心?即便伍家没有大肆操办,前来送礼贺喜的人仍旧络绎不绝,差点没把他们家小小的院子给挤爆了。
头发盘成发髻戴上素冠,迎岚算算自己到这方小世界也有十二年了,可惜因为“子昂”一名曾在湖原寺被尚绍元叫破,她遗憾地不能用之作字,而是由义祖父伍嘉德取字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