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靠抽卡游戏续命(13)

虽然早就知道夏辞是个最最无情的人,但是陆寻菱这么直白的说出来,陆芳媛还是难堪了几分。

长房的嫡长女听到陆芳媛说完这话,便脸色颇有些不好,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陆家的姑娘都不要做人了,便两人各打五十板,开口息事宁人。

“肃静,都少说两句,祖母要起了。”陆家大姑娘倒是对陆芳媛没什么恶意,但是也没有什么亲近的意思。

陆芳媛安静下来,大姐姐的面子她还是愿意给的,虽然前世不多么亲近,可最后她在夏辞的后院过得凄惨,愿意帮她一把的,也只有大姐姐了。

一早给祖母请完安,陆芳媛提起最近快要到母亲陆晚晚的祭日了,想去西郊的新安寺住几日,给母亲抄基本经聊表孝心。祖孙二人提及陆晚晚,又是伤感的抱头一通痛哭。

瞧的六姑娘陆寻菱直撇嘴,却跟老夫人的眼神撞了个正着,于是又被打发回了自己院子里抄孝经。

***

温祁一回王府,就看到门口东张西望的小内侍,一看到他回来就快步过来说殿下请他去正院。

越夏见温祁进来,冲他露出一个笑容。

“你回来啦,今天有个新的厨子,喊你回来尝尝她的手艺,你有什么忌口吗?”

温祁愣了一下,本以为是有什么大事找他,却不想越夏只是想跟他一块吃饭。

“我不挑。”

“好养活。”越夏笑眯眯的,看着温祁面对她的调侃露出一抹无奈的浅笑。

樊筝不愧是地级NPC,做出来的饭菜水平一流。

越地菜系重辣喜酸,这让吃惯了京城清淡偏甜的越夏特别不习惯。故而樊筝今日做了银刀鱼脍,用新鲜的虾仁和上等的龙井做了龙井虾仁,配以鲜笋做汤。

而考虑到温祁的口味,则是上了越地的菜系。越夏水煮鱼和豆腐都尝了一口,虽然她吃不惯,但是尝起来做的极为地道。

用过膳后,樊筝给越夏上了一盏冰过的蜜桃薄荷饮,口感清甜,喝的她眯起眼睛一脸满足。

“今日厨子手艺如何?”越夏歪头问一旁喝茶的温祁。

“很是不错,殿下喜欢可以留下。”

“不,我打算在东郊开家酒楼。”

***

书房里,越夏在桌案前写写画画,温祈却在几个高大的书架间悠闲的参观,之后挑了本游记坐在一旁翻阅起来。

沉迷堪舆图的越夏没有在意这些,反而一直在思考起了连廊该怎么建。

按照她的想法,酒楼内部由二十四个院子组成,在院子的排布和连廊的安排上,越夏有些犯愁,下意识的想要咬笔杆。

越夏穿来之前,是中文系在读研究生,平时的爱好就是打游戏。书法和绘画这种技能,是宫里专门给她请的太傅教授的,只是她在这上面天分不高,字练的倒是清秀,可是这绘画水平委实有些拿不出手。

眼下对着这副堪舆图,她犯起了难。

值得庆幸的是,原身出生后只在两岁时去过宫里,直到六岁时滁州城变,亲卫将她送到宫里的时候,她跟太后和皇帝统共就见过一次面。

她穿来时,原身正发着高烧,醒来后性格变了也无人怀疑过,只当是遭逢大变受了刺激。

顺风顺水过了十几年,直到碰到了陆芳媛,在陆芳媛身上接连吃亏。当初被她推下悬崖是夺走的发簪,应当是书里写的陆芳媛的随身空间。

可是剧情书也没写陆芳媛的金手指是这么来的啊。难怪书里原身总是看不惯陆芳媛,总说她是个偷儿。

犯难的越夏思绪越跑越远,连什么时候温祈站到她身后都没有察觉。

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被清冽的气息包围,温祈自她身后取过笔,在堪舆图上落笔。只寥寥数笔,便将整座酒楼的布局勾勒而出,将刚刚越夏为难的连廊位置和几座院子的布局构筑的清清楚楚。

接收到越夏混合着惊叹和赞美的眼神的时候,温祈只是温和的笑笑,心底的暗爽半分没有露在脸上。

城郊,潘家庄。

越夏预备拿来盖酒楼的地在城郊的潘家庄,眼下由管事潘寻一家在照顾。越夏来庄子上,带了几个账房查了查这几年的账簿,结果有些令人意外。

本以为潘家庄是因为管事克扣导致的粮食歉收,收益低,却不曾想甫一查账簿,潘寻居然将庄子打理的井井有条,账簿清晰,收支明确。

潘家庄收益不好居然真的是因为天灾的缘故。

作为主子的心腹大宫女,此时的翠萱往前稍走几步,对着跪在地上的潘寻说:“账房看了账,虽然潘家庄这些年收成不好,但都是天灾的缘故,你差当的不错,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潘寻松了口气。“小的家里还有一双儿女,眼下都在庄子上。”潘寻想让儿女在主子面前露露脸,日后也能有个好前程。

他是奴籍,若非主家开恩,儿女也是奴籍,若能得了殿下的眼缘跟在公主身边,也是他儿女的造化。

“领来本宫瞧瞧。”经过刚刚的误会,越夏对潘寻这种老实人印象异乎寻常的不错,若是儿女也教的好放在身边也无妨。

进来的男女约莫十四岁上下,男孩身上一身的书卷气息,一旁的女孩敛目行礼,看起来教的很是懂礼。

“见过公主殿下。”

“起来吧。潘管事,你的儿女教的不错,过两日让本宫院子里的人带带他们。”

潘寻听到这般安排,起身行礼感谢主家的安排,在他看来,儿女能到公主院子里去,真是既体面又安心的取出。

站在后面的小姑娘咬了咬下嘴唇,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噗通一声跪下,向前膝行两步,跪在的越夏脚边。

“殿下,求殿下开恩,看在我们一家勤恳的分上,放了哥哥的奴籍吧。”

心思

跪在地上的是潘寻的女儿潘美蝶,她这句话说完,就见潘寻的脸色瞬间煞白。

他的儿子确实是有读书的天分的,自幼聪慧,记性极佳。故而送他去了学堂,想着能读书识字也是好事。

可是奴籍能不能放,是主家开恩,而不是求来的。女儿这般举动,若是惹恼了主家,怕是命都保不住。

潘寻战战兢兢的跪下来:“殿下恕罪,小女不懂事冲撞了殿下,还望殿下看在其年幼的份上从轻发落。”

这种事越夏向来是不在意的。她虽然穿过来至今也有十余年了,但是骨子里还是带着现代人固有的思维,觉得生命可贵,对下人向来心软。

况且人各有志,勉强不得。

“无妨,翠萱,把她们一家的身契放了吧。”越夏抬头,见翠萱眼底满满的不赞同,却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见潘寻一家一脸感恩的走了,翠萱忍不住发问:“殿下何必给他们这个脸面,那潘姑娘也忒不识好歹了些。”

“无妨,既然志不在此,便不必留着,反正庄子也要推平了,让他们走吧。”

潘寻一家的事不过是小小插曲,实际看过庄子的情况后,越夏火速找来匠人们按照图纸开工建酒楼。

而樊筝也展现了她地级NPC的实力,不仅全程把关,连开业时的营销方式都想好了,越夏便当起了甩手掌柜。

樊筝打算在开业的当天给越州城有名的人家广发邀请函来酒楼品尝,开业当日的菜式都想好了。

这个朝代的人们少食海鲜,樊筝在开业当日准备海鲜宴,连供货的渔船也都已经找好了。

临州城靠海,大楚本身不禁海贸,当地多有渔民行商出海,海鲜捕捞上来加急运送至越州城也不过两日的路程。

***

越夏忙于自己的赚钱大计,王府里便整日不见她的身影,温祈在军营待了七八日回府后,连续三日未曾见越夏。

这日,越夏依旧不在府里,却有人通禀越家来人了。

待问清楚来人是大夫人的幼女越柔时,温祈揉了揉眉头,问在门口看着花花草草发呆的赵献。

“殿下去哪了?”

“回将军,殿下今日出门了,听翠萱说是去城郊潘家庄。”

赵献见温祈面色不对,想起刚刚门房的回禀,仿佛突然被点化了一般灵光一闪,说道:“虽然殿下不在,但是越姑娘在府里。”

“让丹雪去见越柔吧,找殿下身边的女官陪着罢,丹雪年纪小,别吃亏了。”显然,温祈对于越二老爷一脉人的脾性摸的透透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