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晴和邓永祥又想深了一层,邓永祥道:“邓氏庞大,族人众多,难免良莠不齐,我们要择日回乡,不仅要办私塾,还要另行推举贤明族长,好好约束住族人才行。”邓永祥夺回邓宅重掌邓氏家主之后,一直忙于重建家业,也顾不上族中事宜,倒是这一两年来生意扩建顺当,越来越兴盛,原先避得远远的族人忽然渐渐都来依附,邓永祥当然不太理会——真正相好的族人早就在他身边了,他岂会去沾这些见利趋避得如此明显之人。
汪晴倒没有这种担忧,她父亲当年对她及她母亲极是无情,父族当中也没有人为她说话,她自从杀了父妾之后便与父族再无往来。
元大掌柜原本见江陵貌美年幼,虽知她这些年的经历和所为,但反差太大,难免仍有一点不够重视,此番话一说,他才凝重了起来。
江陵却又向他一拜,元大掌柜侧身避开,江陵道:“大掌柜不必避开,江陵所拜是有事相求。”
元大掌柜笑道:“这便太客气了,江姑娘虽然年纪小,所思所作所为却是我颇为敬重的。有话请直说。”
江陵一笑:“那我便不客气了。我适才说过我想在我故乡也办一个明苑,或者之后在南京也想办一个,但明苑及明苑分班要长长远远地办下去,就必须要有正经的章程,如管理者、管理办法、教学课程、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等。管理者要寻合适的,这个若有人选就不难,管理办法有他例可循,也并不难办;但是教学课程、考核办法是其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明苑已经办了四年,出班也有两期,经验和方法未必充足完美,却是最有经验的。我想请求大掌柜将之整理出来,最好能趁年终各地大掌柜报账之时多留他们几日,集中探讨,从而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做出循序渐近的一套课程出来。日后再渐渐完善,互通有无。”
她不好意思地一笑:“这样的话,我在故乡再办明苑就可以拿现成的来,不需要从头再来,却也是我想偷懒的一个想法。”
元大掌柜却是一惊,垂头细思片刻,心中喜之不胜。经济班其实是一个只注重实用的教学,学掌柜、学账房、学伙计,都有例可循,若是能整理出一套不同的各行各业的教学课程出来,来上课的掌柜账房们就不必各自从头想着如何教,会轻松许多。另外,这些来上课的人虽然会有很厚的酬金,但到底不同行业都会有压箱底的东西,关乎立身安命,不可能倾囊相授。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课程,他们就能够心中有数,不会因为藏私太过顾头不顾尾。
至于课程之外,有的先生愿意私自收徒也好、有的学生各有天赋也好、出外实习时另行领悟也好……那便是各安天命各自造化了。
本来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他当即点头:“极好,我这便寻先前上过课程的先生们去要他们的记录,和他们一起整理起来。”
江陵眼睛一亮,元大掌柜果然上道,他说的是“一起”,真的是汪晴和邓永祥可以足够信赖的人。她看向汪晴和邓永祥,邓永祥点点头,汪晴笑道:“大掌柜,与你一起参加整理编制课程的先生,每人会奉上五十两金。大掌柜你额外再加一倍。”
元大掌柜大喜,正要致谢。江陵轻笑一声,接上去说道:“那是汪姐姐和邓大哥所奉,江氏怎能小器,如此,也与汪姐姐所言,江陵也为每人奉上五十两金、大掌柜一百两金。”
此时一两金值十两银,五十两金便是五百两银,整理编制课程一事,每人可得一千两银。须知在此时,一家五六口人,一年若有十两银便可过得相当富足,一千两银足可过百年富足生活。何况这些人俱是老掌柜老账房出身,岂会不知稳妥的财生财之法?
一千两银!
元大掌柜看着他们三人,只觉得这是三个小金人哪。
正当壮年的掌柜和账房等是极少来明苑授课的,他们极忙,因此这几年来明苑授课的多是已退养或半退养的积年老掌柜、老账房,他们一辈子挣的钱未必没有这么多,但此后却再不可能会有这等收入,且别论在明苑授课还有丰厚酬金。
元大掌柜忽又想起一事:“还须得东家们与我们订份协议,教学课程不得外传。”
江陵看向汪晴二人,汪晴犹豫了一下,江陵笑了,对元大掌柜道:“不必。”汪晴看着她,也笑了起来,对着元大掌柜点头道:“不必了。”
江陵再施一礼:“辛苦大掌柜了。”
元大掌柜微一弯身:“定不负所望。”他见三人暂无他事,便道:“我先回明苑将此事立个草章去。”此事一则太过新鲜有趣,二则酬劳丰厚之极,他迫不及待想将之与同僚共论。
江陵忙道:“大掌柜请务必与我们一起进午食。”
元大掌柜当然全无不可,点头转身离去,见其背影便可知精神抖擞之至。
三人相视,汪晴先道:“我觉得不必签协议的原因是,便是传出去也是好的。”
江陵扑过去抱住汪晴的手臂,大笑道:“我也是这么想,我知道你也是这么想的!”
邓永祥纵容欣慰地看着她们。
第336章 展示
江陵和汪晴起得晚, 并未进早食,现时已近午食时分,便叫丫头奉上银耳秋梨汤, 两人就着糕点随意吃了点。
汪晴问江陵:“你几时启程,打算先去哪里?”江陵于信中早和汪晴说了此行目的。江陵道:“一路往漳州去。”
汪晴笑道:“你先去库房看看,得了你的信我们便有意多收了些货物, 我们这边只要留足了年节的便可以了。另外,云南那边的道路已经打通,咱们先头派过去的人在那里发现了已经有你们龙游人留在那里, 便也留了几个人, 年后便会有许多翡翠玉石等等运到。”
邓永祥也道:“如今海边屯田, 管得严, 林运的货往月港过去了,你去漳州的时候正好可以接收。我和阿晴决定,林运的货便依他所约定的, 只供给你们江氏。”他解释道:“虽说福建的店铺江氏也有份额, 但龙靖他们也是有份的, 混在一起似乎不是很妥当。”
江陵点点头,海上这些人有些什么恩怨谁也说不清楚, 龙靖的船队虽然和刘三是敌对的, 可是到底曾经是一伙,手下的人都曾为一家,林运与刘三却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之仇,那就依邓永祥所说,林运的货全供江陵自己的店铺便是。她与林运是十年之约, 影响倒也不是很大。
汪晴又道:“有件大喜事本想瞒着先不说,可是想着还是说了罢。”她笑得一双凤眼弯弯, 妩媚艳丽得紧,江陵闻言,促狭地看看汪晴又看看邓永祥,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汪晴哈哈大笑,推了推她:“你一个大姑娘,别老想那些。”
江陵喊冤:“我甚也没想,明明是你又想些什么了!别想着栽给我,哪有你这样当姐姐的!邓大哥你看汪姐姐都要上天了!”
邓永祥忍俊不禁,笑道:“我瞅着你刚看我的眼神是有点儿不对,阿晴定然不会冤枉你。”
江陵气得磨牙:“我就知道你不会帮着我!”
汪晴笑得打跌:“那是那是,我看着傅小哥也不会帮我的嘛。”见江陵的脸微微一红,便打住了,笑着揽着她的肩膀:“好了好了不闹了,是真的大喜事。你自是知道,做珠宝这一行,原石固然值钱,那可也远远及不上成品和镶嵌好的珠宝首饰,有技艺和想法的就更难得,咱们的店铺最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从一开始我们便在招揽寻找。自去年开始,福建倭患彻底平息,难民也逐渐安置,可是两广那边又打了这两年,因此向北逃过来的人不少。咱们便得了便宜。”
江陵眼睛亮了起来:“有这方面的师傅?”
汪晴微笑点头:“对,这还要多谢丁掌柜,他在漳州人面极广,私底下的道行也深,他招揽了两个珠宝制作镶嵌的大行家,然后他们又引来了好些个,其中有一大半愿意去两京和江浙。”
她歪着头:“是不是大喜事?”
江陵大喜过望,珠宝首饰的制作和镶嵌工艺技术要求极高,需要很好的审美和设计能力,当然本身还需具备高超的技艺,这样的师傅万里无一。当然技艺最高超的肯定是在两京和江浙这些富庶的地方,可是两广也绝不容小觑。丁掌柜都认为是大行家的,自己又愿意去两京的,想来水平绝对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