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锦衣卫的确是国之重器,但是只有皇帝一人可以用,因为他们本是皇帝的亲卫队。
可是,锦衣卫万里奔袭灭了江家满门。 景王……动用了锦衣卫。他怎么做到的暂时不清楚,可是皇帝、嘉靖帝定会极是不喜吧?
那么李大平囚禁了这么多年,仅仅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吗?
江陵似乎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一点点缝隙透进来的光。
她笑了。
再几日,裕王召见江陵。
说是召见,也只是夏言真带了江陵去裕王府,然后在裕王的书房里见了一面。
裕王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三十岁对一个男人来说虽然已届中年,裕王却尤其像个中年人,脸色微微泛着黄,神情端正,眼神倒是温和,江陵甚至能从他眼里看到怜惜之意。
他没有让她跪下行礼,只说:“就当是世侄女来见,不必多礼。”
江陵称不敢。
裕王笑道:“好像是不大对,一诺是姑姑的外孙,江兄又是一诺的至交,你是江兄的女儿,哎呀,你的确不是世侄女,你是世侄孙女。”一诺是夏言真的字。
江陵愕然失笑,这下子不跪也不行了,辈分相差太大。裕王大笑,伸手扶她:“行了,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他与她离得近了,细细一打量,叹道:“江兄英俊,女儿也是俊美如仙子,却是个恩怨分明,允文允武的好孩子。”
他亲扶着江陵坐在一旁,唤人奉上茶水,又看着江陵喝了一口茶水,才说道:“戚大将军与张侍讲的书信里提到你,说及江家事,心甚遗憾。又提到你在福建孤身一人从无到有,创下偌大家业,又手刃寇敌,为恩人报仇。听得让人心中甚是激荡,又是难过。”
他凝视着江陵:“因此我想见一见你,一则心中好奇是何等姑娘家小小年纪如此能耐,二则我与江兄也有过相谈饮酒之时,故人之女也当一见。可是见了你方才明白世上虽多奇事,却最好不要有这般奇事,平平安安才是福份。江陵,苦了你了。江兄在天上,不知该有多么不舍得。”
江陵垂眼,微一哽咽:“多谢王爷关怀,江陵只是努力求存罢了,当不起王爷夸赞。”心中却一片雪亮,张居正是裕王侍讲侍读,已是天然同一派别,徐阶是张居正恩师,也是他推荐张居正进的裕王府,因此他一如既往地拥裕王,戚继光戚大将军在京中的后盾除了皇帝对抗倭的坚决,张居正是最强大的援护了。所以他不会有任何事瞒着张居正。
因为抗倭将领多有奇将,然而这么几个月翻读各种邸报皇令下来,他们却少有善果,能像戚大将军那样一帆风顺,要什么有什么,基本上想干什么便能干什么的,几乎绝无仅有。
那点缝隙里的光越发地亮了,因为那道缝隙变得大了。
裕王又问及近况,得知江陵即将在京城和南京同时开张第五和第六家江氏珠宝行时,啧啧称奇,赞叹道:“果然是江兄的女儿,江兄当年也是大刀阔斧,行事大胆果断。”他微笑着说道:“尽管放开手,有甚事让人来找我便是。替一个小姑娘撑着腰我还是能够的。”
江陵一怔,吃惊之下说不出话来,夏言真笑道:“还不谢过王爷。锦衣卫可是说过不帮你的。”
江陵立即跪下磕了一个头,诚心诚意地说道:“多谢王爷厚情,江陵知道京城不易居亦不易行,已经想过日后会有多少为难处,王爷这一句话便是为我消去了大半愁难。多谢王爷。”
裕王叹了口气:“自己快站起来罢,我都扶了你两次了,怪累的。”眼里却都是笑意。
他微微想了一会,道:“我听一诺说,你还想开几家特产大店,直接从各地农户林户手中高价购货不必转手直接运到京城售卖?”
江陵看了一眼夏言真,夏言真微微点头,她方低头道:“我是这样打算的。”
裕王的眼神越发温和:“一个姑娘,一介商户,却能心系穷苦且付诸于行,当真难得。放胆去做吧,皇上和我都会很高兴的。”
江陵看着他的眼神,心想,皇帝是不是会高兴她不知道,但是这位王爷是真的很高兴。
一个月后。四月末。
江南应该早就草长莺飞,一片浓绿,春意到了十分。京城却是初春的尾声,树木的新叶刚刚脱去嫩绿,鸟儿啼鸣,春花灿烂。
夏言真家的几盆牡丹渐次盛开,芍药也结了花蕾。
江氏珠宝行的装修已经到了尾声。江龙泰和方东水也已经从原先的东家那里完全脱身,两位东家都很友善,虽然惋惜大掌柜离开,但可能也都有了私交,就也听过他们对旧东家的感情,倒也能够理解。商人以和为贵,便大大方方地放手,且给了极厚的俸银,只是若有疑事还需得来找他们相问,这便是本分了。
江陵在醉仙楼宴请他们,一席尽欢,彼此便算有了交情,古董与珠宝向不分家,江龙泰的东家与江陵相谈甚欢。
有了江龙泰和方东水在店里坐镇,江陵便暂时把珠宝行的事抛开了手。
这一个月,她把夏言真的书房翻了个遍,重点全在景王。 她不动声色,也问裕王,也问徐阶、张居正、高拱,似是对一切都很有兴趣,暗自抽丝剥茧。
没有人看得出来。只有傅笙心中暗自忧虑,但他说不出忧虑什么,只是觉得有点心惊,似乎有事要发生。
第289章 失踪
再过十天, 江陵和四明接到孙恒达从南京派人快马送来的消息,童家借来的商队风尘仆仆一路运送的珠宝等物已经到达南京,孙恒达留下了为南京店铺的部分之后, 已经着商队继续往京城来,再过三四天应该会到了。
珠宝宝石和首饰等物不难携带,但是正因为货物价高又易携带, 路上的安全便非常难以保障,除了自家有商队的,一般都是故意扮成流浪人、乞儿、穷苦人、伤残人……各种各样, 随身携带长途奔泊。
童家家主童新接到江陵的信后, 以最快的速度组了商队以帮助江陵将货物运送到京城, 并已经商定这支商队在以后的两年间将只为江陵服务。当然, 在商言商,江陵和童家是有协议的。童家和江陵虽然都重情义,然而情义是靠积累的, 而不是用来消磨的, 而童家和江陵都很清楚地知道明白这个事实, 在尽可能地给对方优惠的同时,坦然接受互惠互用的条件。
同时三水和林家宝那边尽快组建商队人手, 有一个便跟一个, 有两个便跟两个,都跟着童家商队走商运货,两年下来也便能独自应付了。
这次便有两个江陵和四明认识的福建商队的人手,他们刚好送货到衢州,便被林家宝派了过来, 作为第一批练手的。
这其实很符合江陵的想法:福建那边的山货特产是江陵头一批要在京城开的特产店主打,自然有熟悉福建的人手更合适, 如何存放如何摆设如何使用,是需要有人熟知的,总不能事事都由江陵四明去安排,再说四明最多年内便要回去浙江。
可是江陵并没有能见到这两个人。同时她也没有见到童家商队的所有人。
因为她不见了。
在童家商队到达京城,所有人都有条不紊地却也是忙乱地安排一应事物时,因为安排的总指挥是江龙泰江掌柜,所以等大家要找江陵时,发现江陵不见了。
问了一圈,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你以为我见过,我以为你见过,结果这一天谁也没见过她。
而且阿松也不见了。
这是不正常的。商队到达,江陵是绝对不会不出面招待的,因为童家是她的最大最好的伙伴,在福建最艰难的时候,童佩只凭着她一封信便千里赴闽,与她共商大计,要不是有童佩和他背后的童家支持,江陵不可能起来得这么快。
这次也是如此。若不是童家家主童新坐言起行,动作迅速,江氏珠宝行在京城和南京的店铺不可能开得这么快。
可是江陵的的确确不见了。店里没有,家里没有。
傅笙立郎着人去傅家宅子看看,这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可是他心里也清楚这希望有多渺茫。想了一回,他起身骑马回夏家查看。
夏家当然还是没有人。傅笙便细细问了阿缇,阿缇见有人来问过看过之后,又见傅笙亲自回来询问,心中隐隐觉得出了问题,细细回想了一番,发现她这半日多竟然也没见过江陵! 但是这才是下午,也不是不正常,江陵经常会早起到外头吃各式早食,说是尝百味,有条件的时候她是很讲究吃的,也从来不放弃尝试的机会,大家也早都习惯了。吃完早食她有时会回家,有时会直接出去转一圈,便算这些日子来她在书房呆得时间多,也并非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