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货船悄无声息地在河道里借风疾驶。
等到天色微明,货船已经停泊在距福州城十几里路的一个小码头上慢慢随波摇晃。
江陵和四明与邓永祥打了招呼,先行离船上岸,回去邓家。邓永祥则在货船上看着卸货。这是邓家第一批海上货物,他心中激动,面上却沉稳得紧,看着一袋一袋的货物放上车架,仿佛看到了邓家光辉明亮的前景。他心中慢慢地盘算着,十天后会有另一船货物到来,但在这十天之内他也要凑足一船的生活物资送过去,具体情况还要回去听江陵细述。
江陵说余下具体内容等汪晴来了一并再说,可是汪晴昨天下午本来说要过来邓家的,却一直没有过来,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回邓家。邓永祥忽然心下有些不安,几乎想立即拔腿回去邓家,然而他捺下性子,直至看到所有的货物都搬上车架,一车一车地运往邓家在福州城外的仓库,方跟在后头押着最后一辆马车慢慢回福州城而去。
所幸汪晴已经等在邓家大门口。
江陵和四明一夜未睡却并不疲惫,四人坐在邓永祥的厅堂里,江陵将经过与邓永祥、汪晴说了一遍。
邓永祥与汪晴听得惊喜交加,他们自然是知道江陵有所把握才出海而去的,但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如此顺利,陆上豪商地主需要多年才能笼络谈判下来的交易,于江陵竟然如唾手可得一般。汪晴双眼渐渐亮如星辰,紧紧盯着江陵,笑意如花绽放,朗声一笑:“阿邓阿邓,上天何等眷顾我二人!”
第159章 白手
而江陵所述买地买房等待开海禁等几乎可以当作是妄言的打算, 邓永祥和汪晴两人虽然震惊,却毫不犹豫。
邓永祥和汪晴出身家境都属不错,特别是邓永祥, 幼时可算富贵,一朝跌落尘埃,父母俱亡, 多年苦苦挣扎才得以翻身,若没有一股狠劲和隐忍,又如何能够?汪晴就更不必说了。两人的经历注定了性格中有甘于冒险的成分, 更有不怕输的信心。输了又如何呢?这世上谁能够保证有十成十成功的好事呢?他们遇到过那么多的挫折, 却从来是越挫越勇。且, 世上事, 利益越大,风险越大,他们比谁都明白。
大不了从头再来。
大不了没有富贵。
总不会再差过从前的一无所有任人宰割。
这与相不相信江陵无关, 这只与少年人的勇气有关。少年人总是意气风发的, 他们的精力和信心让他们一往无前, 充满希望,从不担心未来。
接下去的日子便十分忙碌。
邓家的仓库很大且很空, 经商人手奇缺, 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和手下却有不少,他把他们分成两拨,一拨跟着龙靖的人手学习海船和货船的驾驭,到时轮流出海接货。一拨看守和运货。
江陵接连几天都在仓库里查点各种货物,海外运来的货物品种极多, 数目最多的是香料,如胡椒龙脑等;各式药材;染料、锡、红铜、石青、西洋铁等等各种手工原料;各式布匹;名贵木材;沉香、檀香等;另有不少奇珍, 如珊瑚、玳瑁、象牙、犀角、玛瑙以及各式珍珠宝石。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这些货物有的量多,有的量少,需得一一分类,江陵熟知龙游商帮的货物分类法,她在仓库里主要做的便是手把手地教邓永祥的手下做归类,至于成□□分归类,一时是教不会的,只得还是自己来细分。
十天忙碌下来,又到了第二批货物运到的时间了。
这次江陵没有再去,由四明和邓永祥出海,亦是顺利地把货物运了回来,这次的货船更大,运回来的货也更多。好在接下去一段时日便没有货物运过来了。
这十天江陵和四明在仓库,邓永祥也忙着收集龙靖船队需要的各种日常物资,也不知他是怎么派人收集的,竟也能足足运了两船去,据说把龙靖运货来的大海船堆得满满当当,李四笑言,可以过个丰年了。
又忙碌了七八天——邓永祥颇有几个细心的手下,很快学会了粗步的分类,江陵只需要将同类货物进行成色粗分,且她只需指挥,便比第一批货物时轻松快速许多。
然后便是组商队的事情了。
依江陵的意思,再过一个多月便是年关,这一年的冬天并不寒冷,江陵想趁过年前将货物运一批到龙游去,这样过了年之后,童家便可将这批货物运往各地出手——年前固然是销货的好时光,但春季万物复苏,更是客商活跃的时候,也是各家商铺买卖兴隆的时候。
然而邓永祥的手下却从未有人走过商道,甚至邓永祥也没有走过。汪晴并非自由身,她只是几日才来一次邓家。走商道并不是只有武力高强便可以,行、宿、打通关卡、官场人面都要顾及,否则就算是普通行货都会被吞被抢,何况是海上来的货物。
一筹莫展。
江陵暗暗苦笑。她深切地认识到了一切都要白手起家的难处。她在江家只是个娇憨的大小姐,自是不知江家如何行商。到了林家,林家是成熟的百年商家,有各式各样的人才,走哪条道、卖哪家的面子、走哪个人脉、送哪个官吏礼金财物……都清清楚楚,她只需跟着林展鹏观察应酬各家商户长官,这等细事从来不需要她费神。
当然作为一项基本经验,她也去熟悉和背诵了,但那些是时时变化的,林家在各地有铺子,自然便了如指掌,且各商家人脉互通,信息共享,每条惯走的商道都会有专人掌握,你家掌握几条,他家掌握几条,变化各自及时得知。最重要的是,林家从未走过福建这条道。
坐易行难。真当是说得容易做起来处处为难。
邓永祥也是莫可奈何。
想了几天办法、商议了几天之后,邓永祥、汪晴、江陵、四明都意识到,自己组商队暂时不行,那便只有搭其他商家的商队。
邓永祥便找了几户相对友好厚道的商家,一户一户与江陵分析,四明亦将这些日子在坊间了解的情况细细述来。最终选择了郑家。
郑家,起家于三十年前,主要以福建以南的货物为主,通过武夷山道,一路行商北上。据邓永祥暗中探知,其实郑家亦有海外货物,只是数量不多,掩于寻常货物当中。
郑家家主名叫郑醒,年方三十一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人精明大方,但不失正直。邓永祥在与大伯斗法之际曾陷于危险之地,是郑醒暗中施于援手,事后邓永祥予以回报,他亦坦然接受。
郑家正巧于年前要送一批货去杭州,事不宜迟,邓永祥当即便去郑家登门拜访。郑醒见邓永祥虽然回到祖宅已将近一年却一直没有什么举动,如今上门来说要运货去浙江出售,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算算也应该要做商人应当做的商事了。郑醒自然知道邓永祥人手经验上的尴尬,当即便满口答应。
两人达成协议,邓永祥自己派人手押货,与郑醒商队同行,一路上的打点由各自分担,且邓永祥需交郑家商队的搭队费用。这正是正常行商的行事规矩。
邓永祥之前便于乡间坊市中收货,如福建向来广销的茶叶、蔗糖、染料、蓝靛等货物,与众多中小商家一样,往北面销售。如今有了海上的货物,虽然与郑家相反,他当以海上货物为主,但为免初次行商惹人注意,他将收到的货物与三分之一的海上货物掺夹,由二十余人押送,汇合入郑家的商队当中,于十一月底出发。
邓永祥亲自带了商队前往。这也是他与汪晴商议好的,他必须彻底了解这条商道,因为这是日后的命脉,所以他将会亲自走上几趟。
汪晴仍然是几日回邓宅一趟。邓永祥交代下去,他不在,邓宅中由江陵与四明作主。江陵推辞不果,便答应了与邓永祥的大管家邓会南共同作主。
她同时教邓永祥的几个忠心手下学习货物成色、价格的分辨。
第二艘海船运来的货物当中,有几个大箱子是给江陵的。当日离开江洋的岛屿时,龙靖与江洋登船相送,龙靖曾笑言:“我给妹妹的见面礼待我回去便会送上,届时与出售的货物一起送到妹妹手上。”江陵看着手腕上那串价值不菲的手串,本待谦辞,江洋却笑道:“我替妹妹谢过阿靖了。”
龙靖笑眯眯的,指着江洋道:“真能将我的军,放心吧,咱家妹妹,我不会小器的。”又偷偷与江陵耳语:“江洋是不是把家底全给你了?不打紧,日后江洋要娶媳妇,不够银子的话我们帮他出聘礼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