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猜测,福宁宁海与福清等地已经有了官府文告——官府安置百姓也是需要银钱的,单靠拨银和豪门捐助怎么能够,以后还要运作呢。
谢炜问道:“你是想去买废弃的房屋和土地?”
齐明经问:“买来作甚?”
江陵稳稳地道;“我不仅要买各地府城和沿海城镇的废屋,还有乡野的荒地,我更想买的是各个码头的荒地。”
“码头的荒地?!”五人失声道:“你疯了?”
所有的官建码头几乎都已经荒芜百年,反而是一些私建简易小码头隐在不易为人发现之处。因为严厉海禁之下,只有福州一处码头尚在使用、且仅供贡船使用。
买码头附近的荒地,这是何等的神经病啊,码头已经荒废,片板不得下海,这明晃晃的荒地孤悬海边,买来作甚?种地吗?福建田地可不少,在那里种地,海风大不说,且每年风暴极大,海水亦经常倒灌,那地……根本不适合。这和把钱白白扔进海里有什么区别?
江陵不为所动,仍然按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之前我说我要将货物所得六、四分,本意是六成归你们养船队,四成俱用来购地购屋。不仅是福建沿海,浙江沿海、江苏沿海,我都要去购置荒地房屋,所有的购置的土地,你们与我五五分。名头挂在邓家下。至于我与邓家如何协议,你们全不必管,但是你们要挑出谨慎可信面生又能干的人去各地暂时管理开荒。”
龙靖江洋等五人保持着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这番话听是听完了,一时却还是反应不过来。
便是江洋,他虽然知道江陵的身份,却出身和见识所限,并不知道商户与官府的关系,更不会知道江家的特别之处,江陵这一番话说出来,他的震惊并不亚于龙靖等人。
为什么?她想干什么?
江陵知道他们无法接受,这次却不想瞒着他们了,虽然知道屋里屋外不会再有第七个人,仍然压低了声音,道:“朝廷不会一直不开海禁。”
这句话的冲击更是大到无以复加。朝廷已经海禁近两百年!虽然或紧或驰,但从来没有松过口!现在一个近乎于黄口小儿的小小女子竟然口出狂言?开海禁?这和天方夜谭有什么区别?
江陵看着他们完全不信的眼神,知道自己所言太过匪夷所思,然而年初在陈舅父那里听到的话、以及在戚继光军营中听到的王凤洲偶尔露出的口风,令她相信风自远方来,必定有信。
她坚定地看着他们:“朝廷中有人认为,倭寇海盗屡禁屡剧,便是海禁太严之故,使海边民众无可谋生之计,使海外小国无交易之地,且时有倭寇海盗受沿海百姓掩护救助,亦是海禁令百姓无法下海穷苦不堪,而某些海盗海商实是并非穷凶恶极之辈,反对他们有所裨益。当然这些都是隐晦之语。也有人认为,若是能肃清沿海恶性倭患,便可以让利于民通海行商。因此朝廷中隐隐分成两派,一派坚持仍要严厉海禁,另一派则认为时移世易,如今海上形势已与当年不同。而最重要的是,当今太子属官,执见多属后者。”
这些话她都是压低了声音说的,却仍能让几人听得清清楚楚。
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同雷霆,一下一下重击在他们心中,他们不敢相信,又心存希望。
谢炜脱口而出:“你如何得知?”
江陵认认真真地回答他:“我有不得已的苦衷,暂时不能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的一切。但是我可以对天发誓,我江陵所言,半句假话也无。”
她又接着说:“我不知道这一日要等多久,但少者几年,多者十年,应该并不会太远。当然,也有可能等不到。然则,做生意就没有不冒风险的,自然是越大的生意风险越大,只我愿意赌上一铺,赌这天下总有开明。”
而她的赌注,是她的所有得利。若是赌输了,她全盘皆输颗粒无收;若是赌赢了,却有一半利益是他们的。
这时谢炜、齐明经、董京看向她的目光已经全然不同。
龙靖则是脱口而出:“既如此,那一半货物的六成利我们也不要了,哪里有让你出钱给我们的道理!”
江陵摇摇头:“不,不需要这么多钱。我们买地置业,这一切都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开始哪里需要这么多银钱,润物细无声,我们有几年的时间,慢慢来方能不显山露水。放心,若是一切顺利,钱银少不了要你们出。”
董京忽然问:“既然置地是为了日后开海禁之后用,为何之前侄女又说是让人去管理开荒?”
江陵笑道:“买了荒地放着,这不惹人眼么?就当是要用来种地,雇些当地人来开荒,海风大风暴多,便只种短季粮食,既掩人耳目,又能让那些人有生计可作,有粮食果腹,不至于继续流离失散,此来一则咱们在当地人心中先行留下好的印象,便能慢慢立稳了足,日后开了海禁也能占了先机。二则,咱们正好慢慢从中挑出得用的人手,若是日后真的开了海禁,人手可不得早早地备下?”
龙靖几人听得又惊又佩,相互看着对方,又听到江陵继续说下去:“龙家船队当中定然有年纪渐长不愿在海上漂泊的船员,或者伤残人士想归乡土,过得几年,一切渐渐稳定下来,便可以一小批一小批地接回来,分散到当地人中去,只要好好掩饰好身份,只当作是流民,既可以安享余年,又可以训练一些人手,需知码头上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苦力。”还有武力。便算是普通乡野,也是需要自保的。
这一点更令龙靖等人又惊又喜,在海上漂泊惯了的人,总有不自禁的思乡返家的渴望,只是入了海盗这一途,再要回头说容易也不容易,有些已经家破人亡,便是回乡亦是困难重重。如今有个这样安稳的归处,岂不是两全齐美?
但是,谢炜冷静地问:“户籍如何办理?”大明于户籍管理甚严。
江陵诧异地道:“难道这些人的乡人都知道他们出海做了海盗?”当然不是。江陵又道:“这且也不急,这些年流民如此之多,若是有乡人知情的,便让他们混在异地流民当中去异地便是。这只是我初步的一个想法,反正还有几年,慢慢总有办法。再说若是真开了海禁,这些便全不是问题。”
这一切的前提全是朝廷几年后有可能开了海禁。江陵字字句句都是冲着这一点而去。
江洋看着她,问她:“如果,朝廷始终不开海禁呢?”
江陵干净利落地说:“全盘皆落索。”
这一个赌,如何下,她定好了,下不下,她全看他们。
江洋笑了笑,他本出身乞儿,是不是全盘落索他全不在意,反正只要江陵要做的,他全力支持便是了。龙靖来回看了他们两人几遍,又看了几眼低头沉吟的谢炜、齐明经、董京,忽然哈哈大笑:“咱们虽说是在海上行商,偶尔也做些海盗的勾当,赌的却也是老天爷给不给饭吃。有甚么可想的,赌啊!这般大的豪赌,这辈子也遇不上了吧,只需想一想便坐也坐不住,为甚么不赌?!不用想了!”
他重重一拍桌子,喝道:“叔叔们是年纪大了吗?还是想在海岛上住一辈子?!”
谢炜猛然一震,自失地哑然失笑,点头道:“你说得没错,我可真是老了!不必想了,便跟着侄女干罢!”
齐明经、董京相视一笑:“好!”
作者有话要说: 这还不是江陵的最终目标。让她慢慢来。
第151章 疑惑
既如此, 一切便定了。
龙靖等人相视而笑,不禁想起若是真的开了海禁,他们却早已有了这一番准备, 到时候,沿海码头皆有他们的地,沿海城镇皆有他们的货仓和房屋, 而他们变得更庞大的船队在大海上纵横,这是何等的雄伟壮阔,只需畅想一次, 胸中便生出无限豪意畅快、逸兴横飞。
江陵也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 这一次海上之行简直顺利得不象话。她满面笑容, 龙靖等四人看过去竟也不觉得她相貌普通了, 龙靖简直恨不得抱起她转个几十圈。
这是他家多少年的梦想啊。多少人折在这上头,多少人死不瞑目,而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小姑娘, 却给了他们这么大的希望。
她到底是谁?
龙靖心底涌起强烈的好奇, 她到底是谁?为什么她年纪小小, 却能懂得这么多,知道得这么多, 能够见一知百, 能够一步一步想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