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没有去接树枝,他左右看看,低声道:“小姑娘,听说你是义军张将军的家人。你这个纸条是怎么得来的?”
祝明月吓了一跳。他居然会说话!原来是装聋作哑。随即她又很高兴,老刘果然是义军的人。老刘自己也承认了。
祝明月笑了,把纸条交给老刘:“我在花园里发现一只鸽子,得到这个。但是,鸽子已经死了。”
老刘看了一眼纸条,就踹进怀里。他很久以前就是地下抵抗组织的人,为了掩护,装成哑巴。后来,加入了吴王的义军。他平时和外面的人,用信鸽传递消息。今天信鸽被兵丁用箭射中,他正在着急找受伤的鸽子。
“义军什么时候能攻进城来?”祝明月兴奋地问。
老刘说,庆阳城门坚固,易守难攻。宗真很狡猾,不出城去迎战。如果时间拖长了,朝廷的援兵到了,对义军很不利。
祝明月很失望。
“那怎么办?什么时候才能攻进来?”
老刘说,如果能拿到庆阳王的令牌,就能打开城门,轻松拿下庆阳。
“令牌在哪里?”
“就在王府里,锁在柜子里,钥匙由宗真随时带着,”老刘说:“我几次想去盗窃,可那恶人武功高强,他身边又戒备森严,我没能得手。”
祝明月想了想,“我来想办法偷令牌,”她能接近宗真,是最好的人员。如果能拿到令牌,义军进城,自己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老刘也觉得可以试一下,但是,他提醒祝明月一定要小心。他还给了祝明月一把锋利的小刀和一包蒙汉药,方便她行动。
随后几天,祝明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这天下午,宗真在办完公务后,让下人拿酒来。祝明月觉得很奇怪,他一向是滴酒不沾的。今天怎么破例了?
“给我倒酒!”宗真命令祝明月。
祝明月给他满上一大杯,心里希望他多喝点。
“如果这次遇到张逢春,我一定要抓住他,让他败在我手下,再杀了他!”宗真恶狠狠地说。
祝明月低着头,也不说话,做出一副顺服的样子。她想麻痹宗真,才好偷东西。
看到祝明月低眉顺目的样子,宗真觉得,祝明月已经被他驯服了,这女子也不过如此,关几天小黑屋,足以让她害怕。
他喝了几杯酒,陷入了沉思。今天是他生母的祭日,他想起了童年时被人欺辱的日子。那时,因为他母亲身份低又失宠,连仆人也来欺负他们母子。
他又想起父亲。庆阳王受伤以后,皇帝让庆阳王在都城养伤,还赐给他一座京城的宅子,他代替父亲带兵。他清楚,皇帝让父亲和家眷留在京城,其实是不放心他手握重兵,把他父王做人质。
他们父子早就奏请过皇帝,去剿灭反贼,可朝中奸臣当道,皇帝只想享乐,总不把这些当回事。现在两路反贼做大,已经不好收拾。号称吴王的反贼召集兵马,都打到庆阳来了!
他越想越郁闷,酒也越喝越多。
祝明月看他有几分醉意,趁着换酒的时候,悄悄把无色无味的蒙汉药加在了酒壶里,然后看着他喝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宗真倒在桌子上,似乎是醉了。
祝明月不放心,又等了一会儿,才走到他身边,叫了他一声,见他没反应,才去扶他,一边在他身上掏钥匙。
她好不容易把钥匙找了出来,还没拿走,宗真居然睁开眼睛,抓住祝明月的一只手,厉声问:“你要干什么?”
祝明月吓得魂飞天外,完了,他居然还醒着!宗真拉扯着祝明月,想去卡她的脖子,来制服她,但蒙汉药开始起效,他有点力不从心。
惊慌中,祝明月另外一只手,摸到了桌上的一只砚台,朝着宗真的头,狠狠砸了下去!
宗真顿时满头鲜血,摔到地上。祝明月连忙摸出钥匙,打开柜子取出令牌;又把血擦干净,把宗真扶着趴到桌子上,装成酒醉的样子。
她害怕宗真会再醒过来,或下人会进来,干脆拿出火折子,把屋子点着了。
做完这些,祝明月赶快去找老刘,把令牌交给他。
王府里已经乱了。书房处火焰冲天而起,像一条条长蛇,王府被包围在烈焰中,下人们都忙着救火。
老刘带着祝明月逃出府去。祝明月想着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很快看到张逢春,心里十分高兴。
第二十七章
老刘带着祝明月来到后门,外面有义军的人接应。
他们打倒了守卫,从后门逃了出来。义军的几个人先设法把令牌送出城,老刘和祝明月先在城中,找了个地方躲起来。
很快,令牌送到了城外义军的手上。晚上,一批义军士兵伪装成朝廷的军队,用令牌骗守卫开了城门。
城外藏好的义军,潮水一样涌入城里。
主将宗真受伤,无人指挥,义军很快就占领了庆阳。宗真没死,他带着残余的士兵,逃出城了。
破城之后,老刘带祝明月去见了义军的将领。张逢春没来,祝明月有些失望。但是,她看到了张逢春的副将林长生。林长生说,张逢春有事去洛阳见吴王,派他带领一些兵马来合攻庆阳。
她向林长生说了英儿的情况,并请他帮忙找英儿。
义军搜遍了伯府,也没有找到英儿。祝明月不相信,她自己去到伯府,也没有看到英儿。她不敢相信,在街上到处搜寻,找了一夜。
林长生安慰她,说残害少女的伯安,已经被义军斩首了,也算是为她们报了仇。他还说,祝明月父兄那支义军,就驻扎在距离庆阳一江之隔的青州,问祝明月是否想去找家人。
经过这么多事情、饱受惊吓,祝明月很想念家人,听到亲人可能近在咫尺,她燃起了希望。她想马上回到母亲身边,想孩童时一样,扑进母亲的怀抱,诉说所有的委屈。
林长生表示,他会护送祝明月去找家人。张逢春一直都很担心祝明月,这次来之前,还叮嘱他寻找祝明月姐妹,并且帮她们找到亲人。
第二天,林长生带着她,渡江来到了青州。
青州现在东路义军手里,有大量的军队驻扎在城里。祝明月和林长生进了城,在街上看到,城里秩序还算井然。
祝明月看到熟悉的义军旗帜,眼泪差点掉了下来。看着义军的士兵,也觉得无比亲切,那是她父亲的军队。她从街上粘贴的告示,看到这里义军将领和官员的名字,可惜,她都不认识。
她们向人打听,一路找到了州衙。这里是现在义军将领的办公地点。祝明月走上前去,对守门的士兵说,自己是来寻亲的,并且报了父亲的名字。
林长生站在街道另外一边,等着她。最近两路义军有些摩擦,而对方有些将领和他交过手、认得他,他不方便出现,要回避一下。
士兵听了祝明月的话,进去禀报,过了一会儿出来,撵她离开。祝明月很失望,并不甘心,她趁士兵不注意,溜了进去,想找个管事的。
士兵连忙进去,要把她拉出来。祝明月看到里面有一个官员模样的人,大声对他说话。
那人是义军中的一个文官。他走到祝明月身边,问祝明月要找的人是谁,确认了她说是主帅的女儿后,皱起了眉头。
“你这女子,别在这里胡言乱语,快走吧!”
“我没有胡说,快帮我通知父母,来接我回去吧,”祝明月急的声音都变了。
那官员看她一眼,说道:“主公是有一个女儿流落在外面,但后来因为城破,不堪受辱,已经自尽了。”祝明月不相信,里面又出来一个武官,也是这么说。
“啊?”祝明月茫然:“我明明没死,我就在这里呀。”
“已经死了,主公还为她立了碑。”接着,那官员又严厉地说:“你快出去,不要再这里胡闹,不然,本官就治你个冒认之罪!”
祝明月被士兵撵出府衙,失魂落魄地站在门口。她不明白,她明明活着,他们为什么说她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她有点想明白了。父亲以前说过,家中女眷如果落入敌手,为了避免受辱,要马上自尽。城破了,她还活着,就是父亲污点。父亲希望她死,她就应该是死了。无论死还是活,父亲都不打算要她了!
她失魂落魄地走在街头。有小孩子撞到她,她也没有感觉。林长生过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