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嫔道:“皇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臣妾好是惶恐。”
心中却越来越疑惑,怎么今日岳氏这模样,竟透露着一丝讨好自己的意味。
能让一向自认清高的岳氏如此低声下气的事,会是什么?
“臣妾实在不解,皇后娘娘不妨明说便是”
岳皇后坐直身子,半晌笑了。
“今日来,除了与妹妹冰释前嫌外,本宫还要恭喜妹妹。”
邓嫔捏紧了手中的帕子:“敢问娘娘,何喜之有?”
“有。”岳皇后微笑道:“不仅是喜事,还是大喜。”
不待邓嫔反问,岳皇后冲身边人道:“拿过来。”
邓嫔满眼警惕,待人端上来一个银盘,邓嫔低头一看,心中一跳。
圣旨!
岳皇后道:“妹妹不想看看吗?”
邓嫔心中掀起了惊天骇浪,她伸出手去,指尖却又颤抖起来,直觉这圣旨上写的,或许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指尖颤了两颤,最终落下。
而邓嫔的脸色立即变的十分精彩。
“这是?”
她猛地抬头,不可置信的望着岳皇后。
岳皇后只是笑,点头道:“妹妹也看着了?本宫没有生子,日后,还不是要靠着二皇子?”
说罢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陛下意已决,本宫和妹妹,还挣个什么呢?”
邓嫔吃惊地瞪大眼睛,直觉告诉她一定不能信岳皇后,可那圣旨上,却又白纸黑字......
最终她努力平复了下来,面上惶恐下跪:“皇后娘娘说的哪里话,臣妾有罪...”
心中一颗心却猛地提起。
圣旨上的印做不得假,她不知道岳皇后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如今她只想快点见到陛下,若是能旁敲侧击,得到陛下一两句话,那......
她不敢想!
岳皇后赶忙扶起她,拍了拍她的手,轻声道:“妹妹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两人各怀心思,却听有太监来报,皇上过来了。
邓嫔忙整理裙装,和岳氏一起请了晋帝的安。
昔日的心爱之人就在眼前,虽极尽打扮,可到底掩盖不住那抹憔悴之色。
晋帝心底不禁升起一抹怜悯,终是叹道:“你受苦了...”
邓嫔听罢,只是泫然欲泣:“还好陛下念着罪妾,这便是罪妾最大的福分了。”
岳皇后只是冷眼旁观,随即笑了一声:“今日是个好日子,怎的陛下一来,便惹得妹妹如此伤感,臣妾已令御膳房备好了宴席,咱们一家人合该吃一顿团圆饭才是。”
晋帝深以为然,道:“正该如此。”
说完又顿了顿:“也叫他过来一起吃顿饭吧。”
岳皇后会意,道:“二皇子想来也在路上了呢。”
平日虽恃宠跋扈,可毕竟为人母,如今要见到自己许久未见的儿子,邓嫔心中还是一不免酸,面上又落了泪。
晋帝有些不忍:“总归会见得的,你不必垂泪。”
邓嫔止了泪,心知圣人此刻心软,正是试探的机会,便想开口探探那封圣旨的真假,却不料岳皇后突然叹了口气,屈膝道:“臣妾有罪。”
晋帝的注意力便被转移到她身上来,顿了顿问:“皇后何罪之有?”
岳皇后眼中划过一抹精光,道:“臣妾未经陛下允许,为宽慰邓嫔妹妹,便将陛下的恩旨先给妹妹看了,妹妹见陛下如此爱重自己,才难忍落泪。”
“哦?已经知道了?”
许是没想到皇后今日竟难得大度,晋帝心一软,顿一顿挥手道:“罢了,看了便看了罢。”
邓嫔一愣,又听晋帝道:“你既已知晓了朕的旨意,便万勿再伤感了,待明日太子大婚,朕自然会在喜宴上宣旨,给你母子二人一个体面。”
晋帝早有恢复邓嫔母子二人位份的想法,只恐岳氏一族有微词,想来想去,只好试探着将圣旨交给皇后保管,只看她态度如何再做打算。
可却想不到皇后如此识得大体,晋帝心底愉悦,便多体恤了岳氏几句。
只一旁的邓嫔美目微张,眸中星动,满目不可置信。
“陛下,...圣旨当真?”
晋帝叹道:“天子一言,岂有虚假?”
这一言下去,仿佛定了邓嫔的心,她盈盈笑开,跪地行了大礼:“臣妾谢陛下隆恩!”
复位本就是大恩宠,怨不得邓嫔如此高兴,晋帝没多想,便携了邓嫔岳皇后一同入了席。
没多久,姜献也被人请进了坤宁宫。
宴罢,邓嫔母子先行告退,晋帝在岳皇后的伺候下喝完一盏茶,临走时对她道:“皇后今日颇为大体。”
岳皇后浅笑盈盈,行礼恭送:“臣妾谢陛下夸赞。”
晋帝走后,岳皇后的笑从眸间落了下来。
陛下交给她一张圣旨保管不假,恢复邓嫔母子的位份也是真。
今夜她故意巧妙地将圣旨错开,让邓嫔会错了意,也没有引起陛下的怀疑。
姜献那人倒是聪明人,可惜摊上一个只会恃宠而骄的母妃,邓嫔那个蠢人,得知自己即将翻身之后,又会急不可耐地去找谁的不自在呢?
当然是,现太子的母妃,宛贵妃了。
如此一来,东宫那边还坐的住么?
岳皇后料得没错,今夜的东宫,确实不太平。
笔墨纸砚散乱的书房中,姜术砸碎了最后一个砚台。
他本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想,可父皇身边的人传来消息,父皇他却实交给了皇后一张圣旨。
邓嫔身边的眼线,也亲眼所见了那张圣旨。
而且父皇他,没有否认。
竟然还决定在自己大婚时宣布另立太子,那于他是多大的耻辱?
不行!
一但在文武百官面前宣之于口,那他将永远沦为皇室笑柄,也永远与那个位置无缘了。
第五十四章 天家娶亲,军侯嫁……
天家娶亲, 军侯嫁女。
北境告捷和太子娶亲双喜临门,晋朝天子下令大赦天下,举国同庆, 如此盛景之下,京城一时万人空巷。
邓嫔抚了抚鬓边的金步摇, 在百官的朝拜声中,扶着晋帝下了龙撵。
岳皇后已先一步从凤撵下来,领着一众公主贵夫人们向晋帝行礼, 俯拜之间,二者眼神有一瞬间的交汇。
邓嫔冲着她笑了笑。
昨夜晋帝便是宿在她的宫中,今日,还允她一同坐龙撵前来东宫观礼。
虽于理不合, 可有陛下依仗, 又有谁敢多说半个不字?
想到昨日那封圣旨,邓嫔的背脊不禁挺直了些。
岳皇后见状, 脸上并无恼意, 只是掐紧了袖口。
她料想的不错, 邓嫔这个蠢人,昨日复宠之后便急不可耐的去了宛贵妃处明里暗里摆了些谱子,而宛贵妃又连夜往东宫送了密信, 想来也多亏了她,让太子的阵脚乱了三分。
她随着晋帝一同坐上主位,连邓嫔眼神中的挑衅也没有去管。
“太子与新妇拜见天颜———”
太子姜术和柳寒瑶一同上前来,随着礼官的唱礼跪地而拜。
岳皇后看看柳寒瑶, 稍微定了定神,随即面无异色的笑道:“当真是一对壁人。”
与她坐在一侧的世家诰命夫人们纷纷附和。
邓嫔却有些焦急。
太子大礼已经行完,新妇都已被送入新房, 而陛下却还没有半点宣旨的意思。
偏偏她不能表现出一丝焦急,以免陛下不喜。
她偏头望了坐在下首的自己儿子一眼,心稍稍安稳了一点。
昨日她本想提前告诉献儿,可献儿身边还跟着宗人府的监官,她便失了开口的机会。
姜献皱了皱眉。
从昨日起,母妃便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样,可他虽被赦免,身边却还跟着监视之人,实在找不到机会与母妃私下询问。
他今日得父皇特许前来观礼,瞧见姜术一脸平静的笑,心里却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不过,今日负责巡防东宫的禁军卫长是他在宗人府时便安插在太子身边的人,想来就算有变故,也该提前察觉才是。
思及此,他闭了闭眼,举杯将酒一饮而尽。
姜术目光划过角落里饮酒的那人,唇角勾起一抹嘲弄的笑。
他有些期待一会儿姜献的反应了。
宴过一半,晋帝照常想起身离席,突然眼睛一眯,便见大殿中央鱼贯而入一群身着胡服的舞姬,随着鼓点开始舞动。
那舞姬之首皓齿明眸,杨柳细腰随着鼓声缓缓扭动,一抬头,露出一张艳丽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