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状元郎是我前夫(22)

作者:七合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身形一顿,偏头看向一边,却见方才那拘谨的侍女缓缓抬起头来,露出一张再熟悉不过的小脸。

姜妙唇边带笑,温柔地叫他:

“二哥。”

第十六章 姜术瞳孔一震。

……

姜术瞳孔一震。

手中的银杯哐当一声落在地上,酒水洒落出来,沾染了他的指尖。

魏尧大惊,还以为是这小侍女不懂分寸惹怒了殿下,却见二皇子姜术突然起身,冲着他笑道:“魏大人,宴罢了。”

魏尧头皮一麻,二皇子方才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要走了?

他目光落在那个小侍女身上,忽而灵光一闪。

莫不是殿下他看这侍女容貌不俗,起了那种心思?

可...他看了看事不关己的柳寒瑶,心中纠成一团。

这都叫什么事哟。

但愿这位未来的二皇子妃不要怪到他头上才好。

....

他的六妹,居然还活着。

姜术看着眼前这个人,少女身形消瘦,脸色略显苍白,全然不像宫内目中无人的样子,可那一双眼睛却熠熠生辉,比之往昔更为灵动。

姜术说不惊讶是不可能的。

他想到了什么,淡声开口:

“六妹真的愿意帮我?”

寂静的水榭中,姜妙依在桌边喝了口茶,想起片刻前她说出的那个条件,眸光微动。

“怎么,二哥不想当太子吗?”

“朝中已有太子。”姜术敲了敲石桌,“六妹慎言。”

姜妙不置可否,“皇兄是否想过,父皇为何把你的封地赐在北地,却命你常年在南境领兵?”

姜术敲击石桌的手指忽顿,眯起了眼睛。

他如何不知?

封地在北,而兵力在南,无论是兵权还是民心,他都无法抓牢。

父皇这是怕自己扎下了根啊..

他一直以为姜妙愚钝,可不曾想她还会有如此心思。

姜妙饮了口茶,“父皇百年之后,姜献登基为帝,皇兄难道觉得他还会放过你,任你做一个北地闲王么?”

她顿下茶杯,“况且,若皇兄没有夺嫡之念,如何会千里迢迢来北地向肃衣侯提亲?”

姜术豁然抬头,忽而笑了。

“我以前怎么不知,六妹如此聪慧?”

姜妙知道自己猜对了。

朝中党派分明,除了姜术和姜献为首的两党之外,就是以肃衣侯为代表的中立党,肃衣侯虽已经退隐,可他年轻时跟随父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朝堂上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姜术刮了刮茶沫,轻轻吹了一口,状似漫不经心道:“但我如何确定,六妹是真的想帮我呢?”

姜妙顿了顿,沉声道:“你可知陈晋之战若没有父皇的首肯,姜献是没有权力出兵陈国的。”

“皇兄想知道,是谁在背后帮他的吗?”

姜术笑意消失,知道她抛出这个引子,正中他的心事。

姜献能在朝中拥有如此大的势力,除了太子一党,背后肯定有人在帮他。

可他竟查不出来是谁。

姜妙喝了口茶,心知吊足了姜术的胃口,便也不再绕弯子,道:“锦衣卫指挥使,严息康。”

姜术瞳孔一缩。

锦衣卫指挥使,从来只效忠于父皇一人,而父皇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人背叛他,哪怕这个人扶持的是太子,那也是大忌。

此前,父皇还曾夸赞过他,说朝野上下对自己忠一无二的,也只有他这个指挥使了。

早年间汝南王勾结宦官谋反一事让父皇弓杯蛇影了几十年,更何况锦衣卫指挥使除锦衣卫外还掌管京城禁军,如此更是触碰了父皇的逆鳞。

父皇近年来身子每况日下,朝政一半由太子把持,这其中缘故,由不得人深想。

陈晋之战一起,民怨载道,各地纷纷出现了起义军,若是能利用姜妙一举推翻太子,加上天下民意逼迫,父皇便是不忍也需得给朝堂上下一个交代。

到那时,太子一党大厦倾颓,他又何尝不能取而代之?

姜术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已经恢复了温润如玉的模样。

“六妹若是真心帮我,我自然感激”

姜妙愣了愣,随后忽然道:

“我可以随你去朝堂上作证,可你必须得答应我几个要求。”

“六妹请说。”

姜妙呼出一口气。

“第一,你要以皇族血脉起誓,将来御极天下,必护姜朔一生富贵无虞。”

姜术看了看她,“九弟也是本王的弟弟,你放心。”

“我要你发誓。”

姜术轻笑一声,举起手指按她说的重复了一遍誓言。

“第二,有一些人,需要你帮我解决。”

姜术看了她一眼,随即从袖带中陶出一个黑色小令牌递给她。

“这是我的龙领卫,六妹可尽情差遣。”

“第三。”

姜妙顿了顿,“若皇兄能登大位,还请善待天下百姓。”

姜术竟有些微愣,随后仔细看了她一眼,忽觉得她有些不一样了。

良久,他若有所思道:“六妹对自己,竟无所求么?”

姜妙阖上眼皮,心中微涩。

她是短寿之人,纵是有所求,又能如何?

她沉默良久,姜术站起身来。

“五日后,六妹便随我一同回宫吧。”

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她一眼,“想来皇后娘娘看见你,也会极为惊喜。”

姜妙一愣,随后摇摇头。

“我暂时还不回去。”

“皇兄,给我三个月。”

“三个月后,我便随你回宫。”

柳寒瑶来时,水榭中就只剩下了姜妙一人。

姜妙正在出神,忽听身后有脚步声,她转过身,见是柳寒瑶,不禁犹豫了一下。

柳寒瑶裙摆微动,朝她走过来。

“你...”

姜妙犹豫着开口,却被她打断。

“长乐公主?”

姜妙一顿。

“你知道?”

柳寒瑶笑了笑,“我猜的。”

昔年随母亲入宫,她在四月的天气披着狐裘,抱着暖炉,忽听外面一声娇喝,窗外,红衣姑娘初学者般打马自阙楼前而过,冷目微傲,身形似火。

全不似她一身沉疴,一生只能软水温饭,苦药苟活。

柳寒瑶心中一叹。

姜妙顿时佩服起了她缜密的心思,想起她与姜术的关系,又不禁有些好奇。

“姜术在这个时候来靖州,是为了向你提亲吧?”

“公主聪慧。”

姜妙愣了愣,忽问她:“你喜欢姜术?”

柳寒瑶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不。”

姜妙唏嘘,“您还真是敢说。”

从来没有一个皇子妃敢这么直接了当的说自己不喜欢某位皇子,这位看起来病怏怏的肃衣侯家小姐,倒是一股清流。

柳寒瑶摇摇头,“身与心,总要有一个是自由的。”

姜妙一愣,瞧见她面有病色,可目光却依稀透露着坚定。

她忽然不知道说什么。

柳寒瑶送她出门,两人并肩走过长廊,姜妙看见一个白头发的文官似乎正与下属说着什么,她顿觉眼熟,不由问道:“那是谁?”

柳寒瑶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

“杨国公。”

姜妙诧异,她印象中的杨国公,虽已经是花甲之年,可一向精神抖擞,怎么会是如今这副模样?

看出了她的疑惑,柳寒瑶不禁叹了口气。

“两月前,国公府的世子和世孙在回京的路上遇上山洪,不幸罹难,杨国公可谓是一夜白头。”

姜妙对这位世孙有一点印象,他曾经强抢了一位寡妇做自己的外室,后来那寡妇性烈,直接挺着大肚子吊死在了国公府门前,杨国公包庇孙子,请了一通不痒不痛的罚,后来姜妙在街上遇见那位世孙,便找了个由头命人打了他一顿,为了这事,她还被杨国公好生参了一次。

也不知是不是恶人有恶报。

姜妙回过神来,随口问道:“可那不是国公府唯一的儿子和孙子么?”

柳寒瑶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

“是也不是。杨国公还有一个儿子,十年前是都察院左督御使。”

姜妙看向她,柳寒瑶眸中显露出一丝暗淡。

“这位左督御使牵头上书请求查明太子贪墨一案,杨国公府为避嫌,主动与他断绝了关系。”

“那这位督御使大人呢?”

“这位大人携了妻儿被贬出京,如今不知下落。”

上一篇:嘉颖公主传下一篇:长乐公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