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颖滔滔不绝,“陈阁老养子不严,有女不淑,愧对圣上兼之年老体弱,这才请求乞骸骨,关乎圣上何事?有错当罚,有功当赏,可是功过却不能抵,陈阁老早有拉帮结派之闲,其族弟身为御史,其身不正,其门人弟子多有言行不当之举,圣上允他平平安安乞骸骨已经是宽宏大量,还想三请三留,真是痴心妄想。”
“大长公主,你过了。”董阁老终于在魏玉颖说完之后,冷冷的抛下一句。
大魏的公主虽然地位尊贵,没有明说不能干政,但到底有个限度的,就连驸马爷多是清贵荣衔,不会有太高的实权之位。要是在严格一些,按照前朝法度,便是官员私自拜访公主府都是不行的。驸马结交官员太过也是违法的。
董阁老这一冷哼,承恩侯只觉要坏事,果不其然,董阁老冷淡如斯,魏玉颖直接冷若寒霜,“过了,董阁老说这话之前最好想想脚下立足之地,这里是大魏皇宫,本宫一日未出嫁,这里就有本宫说话的地方,本宫约莫记得您家大儿媳也是来了本宫的生辰宴,估摸着有一句话,本宫没说清楚,现在就再说一遍,还请董阁老不要忘了,本宫姓魏,即便出嫁,亦在圣上九亲之列,仍上皇族玉碟,不冠夫家姓氏。”
这一番话说的振聋发聩,约莫狠狠打脸了董阁老,魏明晟虽然心里表示很爽,但转过头有些担心魏玉颖。董阁老自然是气的狠了,只得道:“殿下如此说,臣无话可说。”
宋文清噤若寒蝉。
于阁老在一旁刷新了对魏玉颖的认知。他早就听说魏玉颖干政,现在董阁老却说魏玉颖过了,不明摆着卸磨杀驴吗?所以难怪魏玉颖生那么大气了,他这么想着就听到魏玉颖又回董阁老的话。
“董阁老,多的不说,这河还没过,就拆起桥来,是不是有些太心急了。”说完,也不要等他回复,魏玉颖直接对着上位的魏明晟行大礼道:“陛下,臣以魏氏一族族长请愿,尽快允许陈阁老致仕,以免迟则生变。”
魏玉颖这一跪,其他三人也不得不跟着跪下,魏明晟连忙走下来扶起魏玉颖,“姑母之意,朕已知晓,今日事务繁多,就请姑母先回府。”
魏明晟这是怕魏玉颖留下来继续和董阁老对上,是一片好心,魏玉颖自然便顺势接下,起身告辞了。
魏玉颖没有立即出宫,又到了太后的寿安宫去了一趟说了些问安的话,才再次离去 ,就在她离开不久,承恩侯又来到了寿安宫告知了太后刚刚发生的事情。
顾太后倒是不在意道:“嘉颖就是脾气大了些,但是话还是在理的,这到底是不是明君终究是看百姓的,不然这老祖宗又何必立下规矩,非要带着储君去见一下这‘太平盛世’呢?”
承恩侯还想说些什么,顾太后却是摆摆手:“这些个等到以后再说,兄长怎么不帮瑜哥儿办一场生辰宴,这才他在外面如何见人。”
一般来说,这十八岁生辰便是加冠之日,民间百姓尚要好好做一场,承恩侯府不说大办,也应在承恩侯府摆上几桌,怎么可以在外面自己做东请人呢!
承恩侯便解释道:“陛下重孝,顾家身为外戚,不宜大肆操办。”
“胡说。”顾太后一听就知道承恩侯是在敷衍自己,“嘉颖口出重孝之人,生辰宴操办的如此隆重,都不见有人置喙,咱们顾家儿郎怎么就如此忌惮了。”
人一生当中,洗三、满月、周岁、成年可以大办,再往后除了大婚就是做老寿星才能开宴了。魏玉颖十六及笄没办,十八这一次算是补办,私底下有一二计较,但还是没有人去触魏玉颖的眉头。
自己妹妹做了太后,到底是有了威仪,承恩侯无奈,便道:“这是瑜哥儿自己的决定,太后下次进宫,娘娘一问便知。”
顾太后听了这话将信将疑,但想自己兄长不至于骗自己,也就点头表示知道,又说起了琪哥儿问他最近进益如何,承恩侯便答了几句,最后又问起了瑶姐儿。
承恩侯衡量了一下,便道:“娘娘,顾家无须再进一步了。”
这话一出口,顾太后秒懂,实际上这些日子,她也思虑过,没想到还是兄长先说出来了,还好与自己看法一致,也是自己有点杞人忧天,自己能看明白,哥哥怎么会不明白,随即笑道:“本宫也正有此意。”
顾长学也笑了,这一刻,顾长学与顾长乐的眉眼有些莫名的相似。
第86章 宣亲王妃
十二月上旬之日,魏明晟下旨允了陈阁老致仕。同日,陈大公子陈守正的判决也下来了,革去职位,褫夺功名,流放北地五百里,徙三年。
陈阁老府邸。
陈阁老恭送走了前来宣旨慰问的公公,一下子便瘫坐在椅子上。身边的小厮赶紧上来准备查探情况,陈阁老摆摆手,怅然若失道:“让大郎媳妇过来一趟。”
小厮转身随手点了一个人上来伺候,自己前去请人。不一会儿,陈大公子的媳妇便来了。
“公爹。”陈赵氏行礼道。
陈阁老挥挥手,先前那小厮便带着其他人离去。
“大郎媳妇。”陈阁老不由得咳嗽起来,陈赵氏准备起身,又被陈阁老抬手压下,“坐吧,先把事情说完。”
“公爹请吩咐。”
“大郎的判决已经下来了,想必你已经知道了。”陈阁老忍不住又咳了两声,“陛下终是留了些情面,五百里地尚不是蛮荒之地。三年可期。陛下既允了我致仕,想必几年之内都不会动族弟御史的位置,有他在官场上守望相助,陈氏一族也不至于就此没落。但是现在更重要的事情是把陈家从宣亲王这趟车上安安稳稳的下来。”
陈阁老夫人早已逝去,陈赵氏便做了这陈家宗妇,便是不插手外面的事情,但也了解局势,当下便明白陈阁老的意思,点点头。
陈阁老叹口气,酝酿了半天才继续道:“麻烦你去宣亲王府,告知芸娘我的决定。”
陈家女做了宣亲王府,陈氏便进了宣亲王的阵营,现在,陈氏想要与宣亲王府割裂开来,宣亲王妃自然要被舍弃了。
陈赵氏明白其中深意,不敢抬头去看陈阁老脸上的神情,低着头道:“儿媳知道的。儿媳明日便去。”
“下午便去吧。”陈赵氏还打算说什么,陈阁老挥挥手,陈赵氏连忙退下。可是还未等他走出房门,几滴浊泪便已从陈阁老浑浊的眼框中滑出,还不等滑落在那布满褶皱的脸上,便已被拭去。顿了顿神,陈阁老眼中精光外放,现在可还不到哭的时候,只是…只是可怜了他的芸娘。
宣亲王府。
“嫂嫂来的正好,父亲的身体怎么样,心里可还过意的去?”宣亲王妃正准备找个时间回去一趟,没想到打扫先来了,连忙问起自家嫂子。
陈赵氏心里正想着如何婉转一点,听了问话,便应道:“回王妃的话,公爹都是老毛病了,照常请了太医,还是照着以前的方子抓了药。”接着又细细说了用药用餐的情况,很是熟稔。
宣亲王妃一听便知道是用了心的,不住的点头:“辛苦嫂子了,大哥那里也需要您打点,府中也是一大摊子事。全凭嫂嫂支撑。”说完话,竟起身对着陈赵氏行了谢礼。“真是多谢嫂子了。”
陈赵氏想到自己的来意,哪里敢接这感谢之意,连忙站起身来,拽起宣亲王妃的手,“这块万万使不得,王妃这是折煞我了。”
宣亲王妃顺势起身,“作为女儿,不能够在病床前伺候汤药,这一礼是嫂子应得的。”
“姑奶奶说的哪里话,您是公爹的女儿,我也是陈家的媳妇,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哪里用的这样。”陈赵氏忙道。
二人再次坐好,宣亲王妃又问道:“青山媳妇快生了吧?”陈青山,陈阁老的大孙子。
“是啊,还有个把月。”陈赵氏面对这样关心家人的宣亲王妃,心里的话思来想去,怎么也是说不出口。
宣亲王察言观色,见陈赵氏有为难之色,微微思忖,便主动问道:“嫂子今日来可是父亲吩咐的?”
“是啊。”陈赵氏抬眼见宣亲王妃盯着自己看。一下子眼神乱飞起来,“父亲他有些担心你,所以让我…来…来看看你。”不知怎的,明明是最好的时机,陈赵氏却是不愿意说了。
宣亲王妃倒是嘴角露出了笑容,有了然,有嘲弄,最好全都变成了苦笑,抿了抿唇,道:“嫂子,今日来意我已明了,还望嫂嫂照顾好家里,芸娘在此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