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没有求生欲(穿书)+番外(109)

作者:甜心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只轻叩在她腰间的大掌微凉,体温透过薄衫缓缓渗入她的肌肤,像是一块沉入湖底的寒冰。

林瑟瑟:“哥哥。”

司徒声:“嗯?”

林瑟瑟:“你长得真好看。”

他闷笑一声,叩在她腰间的手掌微拢:“我知道。”

她将脑袋埋进他的颈间:“我喜欢你。”

司徒声唇边的笑意依旧:“我知道。”

殿内的火盆里时而响起噼啪的声响,夜明珠散发着淡淡的琉光,将两人渐渐贴近的身影不断拉长,映在了墨绿色的床帏上。

林瑟瑟的呼吸逐渐平稳,甚至连窗外淅沥沥的雨声都没有听见,司徒声凝望着她恬静的小脸,低声呢喃道:“你长得也好看。”

他的声音轻不可闻,似是梦中呓语,很快便被雨声淹没在了空气中。

这一觉,她睡得很熟。

待她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到当空,细碎的金芒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刺的她蹙紧眉头,缓缓睁开了双眸。

林瑟瑟望着四周不太熟悉的摆设,放空的脑子半晌才回忆起昨晚发生的事情。

她将盖在身上的锦褥掀开,一骨碌爬起身来,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哥哥,哥哥……”

没有人回应她,司徒声不在寝殿里,也不知去了哪里。

她急匆匆的穿上鞋袜,正有些不知所措,却听见殿外传来刘袤的声音:“娘娘可是醒了?”

林瑟瑟将殿门打开:“刘公公,九千岁去哪了?”

刘袤笑了笑:“千岁爷去城门送龙骧将军了,约莫再过半个多时辰才能回来。”

她微微松了口气:“那本宫就在这里等着他。”

刘袤恭敬道:“快要午时了,娘娘要传膳吗?”

林瑟瑟虽然没什么胃口,但还是点了点头,空坐在殿内等着也是等着,倒不如补充一□□力。

许是司徒声早就提前让刘袤准备好了吃食,她刚应下刘袤的话,刘袤便命人松开了温热适口的午膳。

都是按照她口味烹饪的膳食,有五绺鸡丝,糖酥小排骨,樱桃肉山药,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再来一道洒上香菜的菌菇炖鸡汤。

每道菜式的分量都不太多,凑在一起也就是刚好让她吃饱,她胃口还算不错,正准备让刘袤再盛一碗米饭,刘袤却笑眯眯的拒绝道:“千岁爷说只让您吃一碗。”

林瑟瑟:“……”

她悻悻然的放下碗筷,喝完那一盅鸡汤,让刘袤撤了桌子上的餐盘。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司徒声却没有按照刘袤所说的时间回来,她询问过两次后,见刘袤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只好又耐着性子坐了回去。

就在她快要等到睡着时,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她迎了上去,但来人并不是司徒声,却是杏芽。

杏芽急的脸色都白了,林瑟瑟看见杏芽,才恍然想起她去景阳宫前,曾叮嘱过杏芽,若是她没有按时回去,就让杏芽来斋宫求助司徒声。

她眸中略带愧疚之色:“本宫无碍,你慢些跑,别摔着。”

杏芽看到她,刚松出一口气,像是蓦地想起了什么,心脏又紧提到了嗓子眼:“娘娘,太后请您去慈宁宫。”

林瑟瑟回忆起昨晚发生的事,她抿起唇瓣:“什么时候来请的本宫?”

杏芽如实道:“约莫是一炷香前,奴婢先去了景阳宫,见宫殿内没人,便来了斋宫。”

她微微颔首:“你在这里等着,若是九千岁回来了,便让他稍等本宫片刻。”

林瑟瑟缓步走了出去,守在殿外的锦衣卫,全都换成了司徒家的暗卫。

她认出了其中一人,是上次在南山混战时,与岁山交接,守在她身旁的一个瘦高青年。

从当时两人的对话来看,此人似乎和岁山的关系还不错。

林瑟瑟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许是担忧被太上皇的人注意到,不等他回应,她便已经急匆匆的离开了斋宫。

她先抄近路回了坤宁宫,又装作刚刚起榻的模样,唤宫人为她盥洗,待梳洗完毕,她才命人备了步辇前去慈宁宫。

待步辇停在慈宁宫,她还没进去,一抬眼便瞧到了停在院子外的两抬步辇。

步辇上都刻着个‘赢’字,乃是帝王的专属步辇,看着那两抬步辇,她心中隐隐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她在院子外犹豫了很久,直到有小太监走出来请她进去,她才不得不踱步走了进去。

不出意外,林瑟瑟在慈宁宫的正位上,又看到了太上皇那张伪善又可怖的面容。

不光是太上皇,皇帝也坐在一旁,两人一左一右,将太后夹在中间,活像是两尊瘟神一样。

太上皇见她进来,笑呵呵的放下茶杯:“皇后可用过午膳了?”

林瑟瑟从善如流的应答道:“劳父皇惦念,儿臣还未用午膳。”

她自然不会说她已经吃了,不然他要是问起她在哪里吃的,那便一下全都露馅了。

太上皇微微颔首:“既然如此,那就一起用膳吧。”

说罢,他便抬了抬手,示意太监传膳进殿。

在等待传膳的过程中,殿内的氛围略显冷硬,皇帝的心情似乎不太好,将脸耷拉的老长。

太后为了缓解气氛,扯着嘴角笑道:“皇上怎么愁眉苦脸,莫非是在忧心瘟疫之事?”

皇帝将茶杯重重叩在桌上,眸底隐隐燃着怒火:“天下太平之时,那些大臣便整日叫嚷着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朕让他们去瘟疫重灾区抚慰民心,却没有一个顶用的,全是饭桶!”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毕竟那天花乃是绝症,谁若是应下这差事,必定是九死一生,没人愿意去也是人之常情。

但京城瘟疫泛滥,粮米铺都相继关了门,京城外手中有粮食的商贾,都不愿冒险进城送粮。

城中百姓与流民相继饿死,已经有流民结队称皇帝不仁,准备要造反起义了。

为挽回名声,他用五石散之事威胁高畅,让平阳侯开粮放仓,谁料高畅昨日还答应的好好的,今日就不见了踪影。

他命人去寻平阳侯,到了平阳侯府,才发现平阳侯早在两日之前,便已经逃回了封地。

他手中没有实权,也没办法威慑官员捐赠自己手里的粮食,他本来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让人清点皇城的粮库,用往年百姓上缴的粮食先应付一下。

直到他今日清点粮库,才发现皇城粮库如同虚设,粮库里的粮食发霉的发霉,泛潮的泛潮,能拨出去用的却是微乎其微。

若是继续这样下去,没有粮食可赈灾,又控制不住瘟疫,那他积攒一年多的好名声,就全要毁于一旦了。

这些话,他自然不能当着太上皇的面抱怨,也只能说一说那前朝官员的不作为,算是发泄一下糟糕的情绪。

太后听不懂国政,也只能随着他的话劝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皇上保重圣体才是要紧事。”

而太上皇却像是没有听见似的,一副视若罔闻的样子,丝毫没有想要指点皇帝的意思,就如同晋国和他没关系一样。

皇帝早已经习惯了太上皇如此,他心中忍不住谩骂起司徒声来,倘若不是司徒声拿走了他的实权,他又何至于陷入如此两难的困境。

若有大权在手,生杀予夺都是他说了算,那些臣子又怎敢一次次的忤逆他?

他又忍不住抱怨了几句,而太后也只能不断用车轱辘话安慰他。

说话间,太监已经将膳食传了上来。

见桌上摆着上百道午膳,皇帝越看越恼怒,却偏偏又无处泄愤。

太上皇在这里,他总不能拍着桌子跟太监说,粮库都快见底了,往后传膳只传两三道就行了。

皇帝心情不好,连带看林瑟瑟也不顺眼:“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过来给朕布菜!”

林瑟瑟倒也不生气,她刚才已经吃饱了,倘若皇帝不叫她布菜,她还真没想好,要怎么继续往嘴里塞饭。

她坐到了皇帝的身旁,低眉顺眼的拿起银箸为他布菜,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这顿饭的气氛十分诡异,三人各吃各的,谁也不说一句话。

林瑟瑟和太后心有灵犀,谁也没有提昨晚去景阳宫的事情,而太后不提抄佛经的事情,这更让她心中笃定,太后肯定还知晓更多太上皇的秘密。

她只是忍不住疑惑,太上皇与太后平安无事相处这么多年,难道他从未怀疑过太后知道那些秘密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