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豆杆和腐竹其实差不多,腐竹只需要将豆浆表面凝结起来的一层皮挑起来就行,豆杆则是要用竹竿将那层皮卷起来,卷一层是不够的,还要多卷几层,然后再晾干。
豆杆加工的过程比腐竹要复杂一些,卷豆杆和烘干豆杆都有讲究,出来成品的口感和腐竹很不一样,腐竹泡水之后更软,豆杆即便泡了水也很有嚼劲,各有千秋。
当初做腐竹的时候是林夏至和林承祖自己在家里试验好了再教给村里人,豆杆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林夏至只是把大概做法给里正口述了一遍,让豆坊的人自己研究去。
不过短短三四天,里正就拿着豆坊做好的豆杆来找林夏至:“夏哥儿,你来看看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豆杆?”
金钱的力量总是能够促使人开发潜能,如果说在腐竹销售没有危机的时候,林夏至提出让大家研究豆杆,不是说大家不放在心上,至少不会这么快就把豆杆的成品弄出来。
据林夏至所知,豆杆至少要裹三层皮在竹竿上,每裹一次就要晾干一次,这时候不能晾得太干也不能太湿,湿度把控要恰到好处,才能裹上第二层豆皮之后切开不碎,何况等裹了第二层之后还要裹第三层。
等到三层豆皮全都裹上了,再拿去彻底烘干。
因为豆皮有很多层次,所以说烘干的时候讲究也更多,比如说炭火的温度还有房间通风,一个没掌握好做出来的豆杆色泽和口感就会有所差异。
豆坊送过来的豆杆,林夏至当天便让钱氏泡上,等豆杆彻底泡软了,切成小片炒回锅肉,味道还不错。
林家村豆坊很快推出豆杆这个产品,之前稍稍有一些滞销的腐竹,也确实如林夏至说的那样销量逐渐增加起来,加上有了豆杆,豆坊的工人又开始忙得不可开交。
之前第三间豆腐房全是招的哥儿和年轻夫郎,一开始里正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等以后村里的汉子们空闲下来了,还是想让汉子去豆坊做工。
然而出乎里正意料的是,哥儿夫郎们做出来的腐竹质量不比汉子做出来的差,数量也不少。
而且当腐竹遇到销售危机的时候,林夏至提出腐竹可以改进。
第一间豆坊和第二间豆坊的汉子们一筹莫展时,第三豆坊的哥儿们给了他惊喜,第三豆坊的哥儿夫郎们都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得知腐竹还能改进之后,天天绞尽脑汁的想,怎么才能让腐竹更好。
任何人的智慧都不能小觑,何况是一群发了狠想要证明自己的人。
他们很快就研究出来了一种比普通腐竹更为筋道,而且颜色看上去更干净的腐竹,一看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腐竹更高级。
不仅仅是腐竹,连豆杆最初的成品也是他们做出来的。
如此一来里正便不可能提出要用汉子把他们给换下来的要求,别说他们现在在豆坊起到的作用巨大,就是他们没研究出东西,里正也不敢随意提。
林家村的豆坊到底怎么发展,林夏至没有继续关注,只要他们每个月把分红拿给林家就行。
林夏至现在经常往县城跑,主要目的就是去杨雨生的家里找他聊天。
杨雨生是一个精神坚韧且思想开阔的人,林夏至和他在一起聊天觉得非常舒服,自己想法终于能够被人理解。
而杨雨生,他以前的那些朋友都因为他家出了事逐渐和他疏远,快嫁人林他心情偶尔也会有些躁动,林夏至来和他聊天他同样很欢迎。
现在林承祖和杨雨生已经订了亲,而且马上就要成亲了,两人便不好再见面,林夏至就成了两人之间的传话筒,不仅要负责帮他们给对方东西,还要帮忙递话。
也不知道林承祖是开了窍还是背后有人给他支招,有些时候说出来的话还挺有水准的,林夏至转达给杨雨生听了之后,杨雨生还会闹个大红脸。
早上林承祖的驴车来到江宁县,把他给杨雨生带的草编小蚱蜢递给林夏至:“夏哥儿,我先回去了,等会儿中午过来送凉皮、凉面的时候再来接你。”
林承祖送给杨雨生的东西,有些是他亲手做的,比如说这个小蚱蜢,这是林承祖用家里的稻草自己编的,还有些是林承祖在街上看到觉得适合杨雨生买的,或许是银钗发饰,或许是逗趣的小玩意儿。
林夏至挥手赶他走:“行了大哥,我知道,这又不是第一次,你也别站在这儿了,雨声哥是不会出来的,你把门看穿了也看不到他。”
林承祖也知道自己看不到杨雨生,但他就是想站在这儿,在门口多呆一会儿他似乎就离杨雨生更近一点,只是这样他就很开心。
说实话,林夏至不是很能理解他们这个黏糊劲儿,比竟在林夏至看来,两人都是“男的”,而且在林夏至的记忆中,李秀和林虎子就没有这样。
把林承祖撵走,林夏至才敲响杨家的大门。
林夏至每次到杨家都会受到杨夫郎和杨雨生的热情接待。
杨雨生是本就喜欢林夏至,杨夫郎则是希望自己孩子和未来相公的家人能够相处愉快。
因着杨雨生要在家里养皮肤,还要做嫁衣,林夏至也不是每次来了之后就一直在家里陪着,他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有可能待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就忍不住跑出去溜达了,今天也不例外。
林夏至在杨家一边和杨雨生聊天,一边看他绣花,一个时辰之后,忍不住再一次提出他要出去玩一玩。
打这样的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杨雨生听了之后也没太在意,只叮嘱了他几句注意安全,听说最近县里头有点乱,让林夏至别去那种阴暗的小巷子。
因为杨雨生最近也没怎么出门,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外边比较乱还是串门的夫郎提到的,说是感觉最近衙役巡逻比往年要频繁一些。
林夏至一口答应,他也知道自己如今是哥儿,在这个朝代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平时出门也都比较注意,只在大街上溜达,或者是有家人陪同。
给杨夫郎说了一声之后,林夏至便离开了杨家。
虽说古代也没有什么好逛的,就连江宁县一个县城横竖也就那么几条街。
林夏至逛来逛去连哪家店卖的什么,宇熙団对伙计长什么样基本都记住了,但是逛街这已经是他在古代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他不能把这个乐趣都取消,如果在逛街途中发现什么新东西那就是惊喜了。
林夏至蹲下来在他常逛的小摊上挑选,有些东西不一定贵但很好看,今天小摊上的木雕林夏至打算买一些回去给李秀。
挑选林好一会儿,林夏至手上拿了两个木雕,一个上面雕刻着小兔子,一个雕刻着小老虎,分别代表李秀和林虎子,连个小木雕都栩栩如生,细节刻画得很好,而且是用的老桃木,摆在家里可以避邪镇灾,虽说有点儿小贵林夏至也没有犹豫,掏银子买了下来。
蹲久了站起来总会有一瞬间的头晕,就在林夏至恍神的片刻,突然他感觉自己被人撞了一下。
“不好!”这个场景是如此的熟悉,林夏至下意识的一摸自己的荷包,果然遇到了小偷。
刚才林夏至拿荷包出来付钱的时候,肯定就被人给盯上了,今天他出门带了十几两银子在身上,全都装在那个荷包里。
第120章 夏哥儿失踪
钱被偷林夏至立马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目光如炬,在人群中搜寻那个偷了他荷包的人,很快他就锁定了目标,快步追了上去。
追着追着林夏至也没有发现两边的行人越来越少,路也开始变得偏僻起来,他脑子里只想着一定要追上那个人。
林夏至在街上狂奔而过的时候,程闻柳正好准备去聚福楼余光撇到了林夏至的身影,因为只是一晃而过,程闻柳以为自己看错了,便没有在意继续往聚福楼去。
直到下午,林承祖一脸焦急地道聚福楼说林夏至不见了时,程闻柳才恍然想到上午那一撇应该不是认错人,那就是夏哥儿。
于是,程闻柳把他上午看到过夏哥儿的事儿说了出来。
“为什么夏哥儿会在大街上狂奔?”林承祖有些不解,林夏至在外面一向都比较在意形象,狂奔这种事不像是他会做的。
“会不会是有急事儿?”程闻柳猜测。
林承祖摇了摇头:“他今天就是去找我未婚夫郎聊天,不会有什么事让他急成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