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梁家是做脂粉、首饰买卖的,就算林夏至做的吃食再好吃,也没法影响到梁家的生意吧?
程闻柳对林夏至的计划很担心,又不敢表露出来怕影响林夏至的心情,自己也琢磨怎么让梁明这个哥儿受到惩罚。
就在林夏至筹备着如何对付梁家的时候,一封来自蜀地的信送到了林夏至手上。
小叔他们到达了原平县,豆腐房率先开起来,很快在原平县掀起了吃豆腐的风气,林小叔让当地百姓多多种大豆,因为豆腐的官员股大家对这个新县令比较相信,加上种豆子不费事简单,开点荒地就能中,倒也有不少人愿意。
至于说蜀都郡第一家飘香十里,周小竹就准备开在原平县,他给林夏至写信的时候已经找好了铺子正在装修,按照周小竹所说,等信到了林夏至手上这家飘香十里就该开业了,他在写给李秀和杨雨生的信中也说明了这些。
到原平县之前,周小竹很担心他们一家人适应不了,真正到了之后周小竹发现这边也没有外面说得那么吓人,老百姓还是挺纯朴的,就是他同他们交流的时候有些困难,那边百姓不怎么会说官话。
在原平县安家之后周小竹渐渐定了心,他现在每天要兼顾豆腐房和飘香十里两边,忙得脚打后脑勺,也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别的。
从信里的内容可以看出林小叔他们一家在蜀都郡那边生活得不错,信中描写了一些当地很有意思的东西,林夏至嚷嚷着等他生完孩子之后一定要抽时间去蜀都郡看他们,顺便看看蜀都的风采。
几天过去,辽台郡齐浪城程家主宅,程锦阳收到林夏至的信之后再次感叹林夏至的脑袋瓜子非常人所有,按照林夏至信里的说法找人帮他做东西。
另外程宅这边程鸾景邀请小客人们到家吃茶聊天的日子也到了,未时中开始陆陆续续有人登门,林夏至在程夫郎帮助下把这些小客人们安顿到后院的花园。
春暖花开,后院种的花已经开了不少,花圃中间摆放了三个桌子,每个桌子配备了三把椅子,桌子最里面那圈已经摆上了大家平常吃的点心果子和茶水。
程鸾景正拿着自己《白蛇》的第一稿给小伙伴们看,让大家给他挑挑毛病。
今天程鸾景一共邀请了七个朋友过来,大家分坐在三个桌子上,程鸾景像花蝴蝶一样穿梭在他们中间。
林夏至带着下人们来得更晚,下人们手上端着的正是杨雨生派人送来的点心,还有林夏至自己准备的奶茶。
每桌一壶奶茶,奶茶壶下面有还热着的炭火,保证奶茶的温度不降下来。
现在天气还有些冷,林夏至端上来奶茶壶的时候大家以为是要煮酒,施星语刚准备说他们年龄小喝不得酒。
下一刻,林夏至一打开壶盖给他们倒上,一股浓郁的以前没有闻到过的香味飘进鼻子,并不是酒。
给婴儿喝奶只有林家村和附近的村子知道,景国人没有喝奶的习惯,他们不知道林夏至倒给他们的这是什么,闻着很香就端起来喝了。
春寒料峭,喝上一口奶茶暖暖肠胃,再尝一个林夏至带来的点心,顿时觉得以前吃的点心都白吃了,对程鸾景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哥么一下就亲近了起来。
“今天其实是我麻烦景哥儿请大家过来的,听景哥儿说大家都喜欢话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自己写话本试试?我这里有几个主意看各位小公子愿不愿意接?”等大家喝了奶茶吃了点心,林夏至才进入今天奶茶会的主题。
程鸾景见大家面上犹豫,在一旁帮腔:“我写《织哥儿》和《白蛇》都是哥么给我出的主意,你们快答应下来呀。”
林夏至不急,慢条斯理地喝奶茶吃点心等他们想。
他们虽然性格各异,但是既然能够同景哥儿交好成为一个小团体,自然在心性上差不了太多,都不是清高孤傲或者攀高踩低的人。
第一个站出来回应林夏至的是程鸾景最推崇的施家六哥施星语,有了第一个人表态,后面王青梅、祝琏安等几人也陆续表态他们愿意听一听。
第276章 七个故事
在大家都表示愿意听一听之后,林夏至先把他准备好的第一个故事说出来:改良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林夏至把故事虚拟在了一个叫大周国、白鹿书院的地方,这个书院的学子汇聚了全国人才,能够考进去的都有真本事。
在某个世家中一个叫祝英台的哥儿从小饱读诗书,他认为自己不比汉子差,就带上自家小厮收拾自己的私房钱从家里偷跑了出来,装扮成汉子前往白鹿书院参加书院的招生考试。
在去白鹿书院的路上,祝英台认识了家境贫寒但是努力奋进的吴山伯,两人一起结伴去书院,在路上逐渐熟悉了起来。
祝英台和吴山伯两人都如愿考进了书院,在书院里祝英台用汉子身份结识了很多朋友,他的才华被师长们认可。
另外一个叫孙文才的学子嫉妒祝英台,暗中想要害他,被吴山伯无意中破坏,孙文才就恨上了祝英台和吴山伯两人,几次设计陷害都被两人好运气地躲过。
有一次,孙文才无意中发现祝英台是个哥儿,他准备向师长们揭发,但他想到了一个更坏的主意,他不仅要让祝英台在白鹿书院混不下去,他还要让吴山伯也被赶出书院。
林夏至说道这里停了下来,在场所有的哥儿都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等着他继续说后面的故事。
林夏至没有继续说,反而问他们:“你们说后面的故事要怎么安排啊?”
刚才祝琏安听呆了,这个故事让他内心有些蠢蠢欲动,在他家中,他的两位兄长读书不怎么样反而被爹么一个劲夸赞,而他想读书却被骂,让他老老实实学刺绣,真的很讽刺。
祝琏安想都没想就说:“我想最后的结局可以安排成祝英台和吴山伯一起识破了孙文才的阴谋,祝英台哥儿扮汉子书院读书被大家接受。”
“安哥儿这个想法不错,可是为什么大家要接受一个哥儿在书院读书呢?”林夏至反问他。
“可能因为他给书院做了贡献。”王青梅脑子转得快。
“给书院做贡献,那别人要是有意见,认为白鹿书院不公平呢?再有别的哥儿想进白鹿书院读书怎么办?”林夏至继续找问题。
“或者是有皇帝表彰,要是皇帝陛下都认可,那别的人自然不会再说三道四。”施星语慢条斯理地说。
林夏至把施星语的想法完善:“不如安排一个叫西戎的国家带着他们国家的青年才俊来挑事,祝英台和吴山伯两人代表白鹿书院出战,最后大败西戎,西戎感觉没面子准备在宴会上刺杀皇帝,祝英台挺身而出护驾,受伤之后御医诊断出来他是个哥儿。”
祝琏安抢着说:“我想到了,这时候皇帝已经知道祝英台是哥儿,但是没有公开,后面孙文才揭露祝英台身份,还说祝英台和吴山伯有私情,让书院开除他们,皇帝出面表彰祝英台和吴山伯——唔,还可以给祝英台封赏一个郡主称号,特批他可以继续在白鹿书院读书。”
“那祝英台要不要参加科举啊?”王青梅听完祝琏安的话急急忙忙地问。
“可以安排他参加,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哥儿状元,入朝为官成为一位非常有能力的臣子,为国家建设出力。”林夏至停顿了一下,“我倒是有另外一个想法,吴山伯参加科举考中状元后迎亲祝英台,祝英台成亲之后没有继续在白鹿书院读书,而是自己办了个招收哥儿的书院,在书院里做夫子教有读书天赋的哥儿,从此天下人逐渐开始让哥儿也开始读书,或许百年之后哥儿就有了同汉子一样考科举入朝堂的资格,而不是只有祝英台一个哥儿状元。”
所有读书读得不错的哥儿心里恐怕多少都会有点想法,他们不比有些汉子差,可读书之后却不能发挥作用,只能在家里看看话本算算账,他们心里对这个现状不满却又不知道应该如何打破。
林夏至一席话如同在他们心里照进一道光,引导他们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
“这个话本我写定了!”祝琏安一拍桌子站起来,小脸激动得通红,一改往日斯斯文文的样子。
“安哥儿一个人写吗?”林夏至问他。
“嗯,我一个人写,到时候遇到困难找大家商谈。”祝琏安回了话,忍不住绕着小花园转起来,嘴里念念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