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使我致富(71)

作者:小酥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事他们听说过不少。

听他们这么一说,林茵茵断了请人的念法,只好让林峥弟兄俩辛苦些。

平时里,林茵茵和林父他们没事就往镇上跑,胡大梅更是三日两头住在镇上,倒是也忙得过来。

随着火锅流传开来,不少人开始想知道,林家火锅到底为何能让人这么欲罢不能?

关注的人多了,自然会有人发现其中的蹊跷,似乎是因为里面多了两种辛辣刺激的味道。

有人跑去问林峥。

林小掌柜也不含糊,直接告诉来询问的人,这是加了他们家独有的辣椒和花椒。

辣椒?花椒?

这是何物?

等林峥拿了一把辣椒干和青花椒出来给他们看,他们还是一脸懵。

没见过,不认识。

这正合了林峥的意,或是说是合了林茵茵的意,她开火锅店除了想给林峥兄弟俩找点事做外,就是想把辣椒推给大众。

今年已经种了两季辣椒,第二季的再过不久就能收了,数量挺大,小植那里倒是多的都要得完,只是不能干吃辣椒不吃其它的吧?

林峥按照跟林茵茵事先商量好的,让林峰用辣椒炒了几道简单的菜,当场让人品尝,并且告诉大家——适当吃辣椒有很多的好处。

诸如开胃、暖胃、驱寒、止痛散热等。

当时就有一个人站起来说,他先前有轻微厌食症状,被好友拉来吃上一顿热辣辣的火锅后,胃口大增,现在每日三顿一顿不落,还必须得吃两大碗饭才满足。

其他人也纷纷说起自己吃过林家火锅后的改变。

林家的辣椒顿时成了抢手货。

仅仅两日就卖断货,要不是林茵茵他们说要留些给火锅店用,怕是那些存货都会被哄抢一空。

花椒也没能幸免。

也是因着好些人找到林家来买辣椒,下湾村的人才知道林家在镇上开铺了!

这些日子田里的稻子在慢慢变黄,大家的心都挂在田里,很少赶集,就是去了镇上也是匆匆忙忙,压根没注意到林家在结尾开了家食坊。

林父每日拉菜到镇上去,这事他们是知道的,只以为他是拉菜到镇上去卖。

哪里会想到他是给自己铺里拉的?

下湾村的人们既感到意外,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这一年林家的变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家可是周县令都看重的,上次都下了几回了。

就算某天有人来跟他们说,林家要搬到府城去住,他们也不会觉得太意外吧?

话是这样说,还是有不少人上林家来,不管是真心为他们高兴,还是抱着要跟他们家打好关系的心思,又或者只是想瞧个热闹,反正林家门前连着几日聚着不少人。

还有人拿了些鸡蛋、鸭蛋,或者是山上挖到的山货来,说是给他们家的贺礼。

林家挑着不是贵重的几样收下了,然后趁着这个机会,林茵茵告诉大家,他们家大量收地里出产的吃食,不拘是菜还是粮食。

当然,有肉蛋之类的更好。

众人纷纷惊叹:“林家的食坊得多大?生意肯定很好吧?”

“我们家的食坊也就能糊个口,其实我们是牵个线,这是之前那个番人要的,只不过他无法经常过来,所以让我们家帮他收,然后送到码头,那里有人接应。”

“如果大家信得过我们,尽可把东西给我们。”

自从那次小植被官府的人带走,没几日又被放回来,且官府还准许“他”收一定数量的瓜菜粮食后,“他”来过几回下湾村收菜、收米。

价钱给得公道,且不挑,很是受村里人的欢迎。

听说林家是给那位“番人”收的,村里的人丝毫没有怀疑,毕竟当初那“番人”每回来都是住在林家的,还有人见过“他”跟林峥勾肩搭背地走在路上。

可见“他”跟林家的关系有多好。

刚好这些日子地里的高粱熟了。

收割、脱粒、晾晒、装袋。

林家陆陆续续有人送高粱过来,林父每日天没亮就拉着一牛车的东西出村,晌午再回来。

在大家眼里就是林父把东西都拉到码头交给别人,其实东西都到了小植手里。

高粱收完,田里的谷穗都黄了。

今年下湾村种的水稻都是林家提供的种子,但这一季大家都是给官衙种的。

现在下湾村,准确地说,是林家有点什么动静,周继第二日就能知道,当初林茵茵盯了几个月的水稻一黄,周继就带着人出现了。

之后就是林家收银子,周继要种子,下湾村各家给县令大人种稻子。

眼瞧着田里的稻子该收了,周继又带着人来了,这回人还不少,浩浩荡荡几十人。

这回来的除了周继这个石板镇的县令,还有他们府城下辖所有县令,以及太守大人。

突然见到这么多官,不说普通村民,就是林族长都慌了神,回话都有些不利索,好在沈知行及时出现解了围。

太守大人会出现在下湾村这个小小的村庄,自是因为这里有他在意的东西——据说能亩产近十石的稻子。

要是换了个人跟他讲有人能种出亩产五石的稻子,他都不会信,偏偏是周继。

周继辖下的村子出了户能人,做出筒车、打禾机,种出玉米、大白菜,这些他都知道,还吃过周继让人送过去的玉米和大白菜,当时他也很意外、很惊喜,然那些始终比不上作为主粮的稻子。

前日他收到周继的信,说是稻子要收了,他赶紧把手里的事推到日后,让人通知各处的县令跟着一起来下湾村。

就为了来看看亩产十石的稻子是长什么样的。

还没进村,他们远远就看到了一片片金黄的稻浪,近了看,一串串压弯了禾苗的饱满谷穗,让他恨不得当即亲自下田去割。

看着笑得见牙不见眼,不停说“好好好”的太守大人,大家精神放松了些,心里还隐隐有些自豪。

这是他们村种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收藏评论*^_^*

第83章

下湾村收稻子这些天,太守大人每日都带着人来村里看,有时兴致来了,还亲自下田割一会,也踩过打禾机,摇过风谷机。

那些县令见太守大人都亲自下手,他们那里敢站着看太守大人干活,也纷纷挽起衣袖下田。

到第一批谷子晒干那日,太守他们的车队多了几辆马车,这些马车都是用来运谷子的。

收成如此之好的谷子,怎可浪费?

太守大人已经让人加紧修整了好几处仓房,就等着谷子晒干。

就在下湾村收割最后一批稻子的时候,一队骑着快马的人进了村。

“骑着快马?”

听到林峥说这事时,林茵茵正给太守烤红薯。

从开春到现在,这红薯已经从十几个薯种到两亩地的规模,收完稻子就该收红薯了,然后就是玉米,最后是马铃薯。

来到这里,太守不可能不顺便看看其它的。

这两日,林茵茵和林父带着太守一群人,把下湾村的田地都逛了一圈。

林族长杵着拐杖也跟着走了两日,好在都走得慢,不然林茵茵都怕把他身子给折腾坏啰。

这红薯就是太守巡视过程中看到的,听到林茵茵说这也是一种高产的粮食,且已经成熟,他当即就让人按着林茵茵的指示挖了几个出来,说是想尝尝味。

林茵茵就地取材,挖了个土坑烤红薯。

红薯还没烤好呢,就听到这消息。

“无需慌乱,应该是都城的人来了。”

太守猜得没错,来人确实是都城来的人,而且必定是身份不简单的人,因为太守见了为首的人,态度异常恭敬,要不是那人抬手示意,怕是都已经跪下去了。

为首的人看着也不过弱冠之年,身着金线滚边玄衣,头戴玉冠,五官立体分明,较之当下时兴的温润多了几分硬朗。

尤其是一双深色眼眸,饶是收敛了气势,盯着人看时,也给人一种长居上位者的压迫感。

到了人前,他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站定后让随行的人把马牵走,对太守说:“带路。”

林茵茵:挺高冷一美男子。

“走吧。”身侧的沈知行突然喊她。

“啊?哦。”林茵茵愣愣跟着前边的人走。

这位明显也是对稻子最感兴趣,一行人跟着到了正在收割最后一批稻谷的田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