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想好了,只要能取得林父的支持,自己的种植大业就能搞起来。
而据她这一个月来的观察,她这一番话肯定会戳到林父的心窝子上。
果然,林父听完后,老脸涨得通红,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仙人真的这么说?”
见林茵茵坚定地猛点头,他看着大家,拿出一家之主的气势,“那我们可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仙人的厚望。”
林母和林峥附和:“肯定的。”
林茵茵:“……”
她没想到大家这么快就接受了这事,这仙人也太好用了吧?
不愧是对鬼神之说迷之相信的时代。
接下来,林茵茵化身为解说员。
“这是红薯,能当主食,亩产能达到十几石以上,要是管理得当,收成还能翻番。”这里一石就是一担,大概一百二十斤。
“哐啷!”
“这是土豆,也能当主食,亩产能达到十石以上。”
“哇!”
“这是苞谷,也能当主食,亩产也有十石以上。”
“嘶!”
“这是谷子,大家都认识,不过这不是凡品,这个亩产能达到六石以上。”本土的稻谷亩产好一点能有三石,差的就两石左右。
“!!!”
“这是小麦,大家也知道,这个亩产大概五石左右。”本土也有冬小麦,不过亩产大概只有一石左右。
林家人已经兴奋、震惊到麻木了。
“剩下这袋就是蔬菜瓜果的种子,品种有点杂,反正品质都是上乘的。”
大致介绍完,林茵茵有点遗憾,看着数量不多的几个布袋,早知道会穿越就多带点了,就这一点能顶什么事?
转过头,刚想说梦中仙人还教了她很多种植知识,就看到林父在前,其他俩人在后,整齐地跪在地上朝那几袋种子磕头。
林茵茵:“?!”
吓得她赶紧去拉人,“爹,娘,你们这是干嘛呢?”
没想到一时不察,反而被林母拉着也磕了几个头,说是感谢仙人馈赠。
林父还说,要把几袋种子放在家里的香案上供奉起来。
要不是林茵茵提醒他,这种子只有这一点,以后只能自己培育留种,怕是这些种子真会被供起来。
但最后,林父还是象征性地拿了一点点,放在供桌上供起。
林茵茵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就由着他,就是有点怕自己折寿。
这一天,林家人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家庭大会,参与人——林父、林母、林峥,主讲人——林茵茵,缺席人——林家大哥一家三口,主题——关于新种子的栽种。
会议开始前,林茵茵先把系统的条件提出来,不过她的说法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以后我们每出一批产物,都要上交一部分,当然上面也会拿价值相当的东西抵给我们。”
坐在下方的林家人点头如捣蒜,丝毫不怀疑,还直呼:“应该的,东西就不用了。”
这一刻,林茵茵觉得自己像是个邪/教头目,在座的是被彻底洗/脑的教徒。
接着,林茵茵结合这个世界的情况,把自己前世所学的知识囫囵说了一遍。
仙人出场数次。
林茵茵说的时候,一直在心里跟各路神仙表达歉意。
最后,林父做了总结,目前林茵茵懂得最多,其他人都要配合她。还有就是,这件事是绝密,每个人必须严守,无论多亲近的人,打死也不能往外蹦一个字。
林大哥他们回来也一定要反复叮嘱他们。
毕竟怀璧有罪。
至于到时候怎么掩盖,趁着东西还没有种出来,这段时间大家好好想想有什么办法。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8-29 02:28:57~2020-09-01 20:29: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呃呃 20瓶;怀揣一只猫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下湾村最近搞了件大事。
听说他们整出了一个不用人出力,就能把水提上三四丈高田地的神物,还是木头做的。
听到这传言的人第一反应是,不是传出这话的人发癔症,就是下湾村的人发癔症了。
直到石板镇县令之子周正方,从狐朋狗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
自诩没有什么稀奇玩意是他不知道的周正方,一听到下湾村这个旮旯地方,居然出了个传得神乎其神的东西,马上让人套了马车赶往下湾村。
“阿福,还要多久才到啊?”
周正方这一路被颠得够呛,感觉屁股都麻了。
“少爷,前面就是了。”在外面赶车的阿福抬起袖子抹了把汗。
这天可真热!
也不知道少爷为什么一定要来看那个什么车?
依他看,这分明下湾村的人闲得没事干搞出来的噱头罢了。
少爷就是太单纯太好骗。
*
林家。
“茵茵,这个真的要切啊?”林母左手拿着个马铃薯,右手拿着镰刀在上面比划了几下就是没敢下手。
这个叫马铃薯的这么金贵,她生怕把它给切坏咯。
林茵茵看她谨小慎微的样子有点头疼,又有点好笑。
她干脆拿过马铃薯和镰刀,动作干脆利落地把马铃薯按着芽眼切成几块。
“娘,这大个的马铃薯就这样切成几块,保证每块上面有两个芽眼就行。”林茵茵放下镰刀,抓了把草木灰往切口上抹,“然后抹点草灰在切口上,等它干了就可以准备催芽了,芽催好再种到地里。”
林母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种新奇的种植法子她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她们都是到了时节,把要种的种子直接埋在土里,等它们发芽就行了。
没想到还可以先催芽再种到土里去。
一袋马铃薯大概十来斤,母女俩没花多长时间就都切好了。
把草木灰抹上,再铺在堂屋晾着,马铃薯的催芽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现在是八月初,很多农作物的最佳种植时间已经过去。
可等到明年再种,中间得浪费大半年的时间。
林茵茵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
下湾村属于南方地区,气候偏暖,类似于虚拟世界里的亚热带地区,有些农作物是可以一年两熟的。
这里的人们,一直是沿着祖先流传下来的经验方法种植农作物,像稻谷就一直是春耕秋收,而且土地实行轮耕,耕一年歇一年。
是以,即使每户人家土地都不少,但大部分人家也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实在是收成过低。
这些是林茵茵迫不及待想改变的,还有就是她想快点赚到钱,提高自家的生活水平。
时间不等人。
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来,目前首要问题是种子。
小植提供的种子就是那么一点,林茵茵必须要自己想办法,怎么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到最多的种子。
现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时间把还能种植的先种出来,其他的只能再想办法了。
说到这,林茵茵不得不庆幸,先前自己准备的种子都是特级的,不仅品质好,产量高,更重要的是抗逆性适应力一流。
要不然她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试种。
把马铃薯准备好,林茵茵又带着林母到菜园里挖了土,这些土是要用来给玉米和其它需要育苗移栽的种子准备的。
把泥都碾碎,接下来就要准备浸种。
“茵茵,你去歇一会吧,这水让娘来提就行。”
林茵茵准备到院子里的水井打水,林母见了赶紧拉住她。
女儿从小没做过这些活,刚才挖了那么些泥,说不定得多累了,提水这样费力的活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她干。
林茵茵见她态度坚决,就没继续坚持,转身去看先前晾晒的种子。
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
她转头一看,一辆装饰得胡里花哨的马车正从不远处过来,赶车的应该是个小厮,头戴布巾,身着浅蓝短褐,时不时回头跟马车里的人说话。
看起来挺像是哪家的少爷,或是小姐出来游玩的。
林茵茵没太在意,转身进了屋。
林母倒是多看了几眼,说了句:“挺稀奇的。”
又继续手上的活。
林茵茵母女俩把家里该准备的准备好了,林父和林峥终于回来了。
刚才他们父子俩到晒场那边背稻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