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不你尝尝这个?”
沈励搁下笔拿了一串,闻了闻味儿吃了一口,一脸嫌弃,“没有我烤的好吃。”
周青……
沈励吃完烤家雀,周青和周瑶也收拾好了字,周青送了沈励离开便进了二房。
“写多少了?”周青坐在炕沿边,朝还在写字的周怀山道。
玩了一天的泥,还嚎哭了许久,周怀山累的都快散架了,再加上刚刚又是烤鸡又是烤五花,外面热火朝天的,他哪有心思写啊。
迎上周青的目光,周怀山下意识向后缩了缩,声音极地的道:“闺女,我今天实在是身体不舒服,好像有点中暑了,一直头晕……”
周怀山叨叨的时候,周青扯过他抄书的纸。
整整一个半时辰,三个小时,他就写了一页纸。
周青顿时一股火气涌上来。
“你玩泥的时候怎么不说中暑啊,吃鸡吃肉的时候怎么不中暑啊,这让你写字,你就中暑?”
周怀山皱着五官看着周青,“闺女,小点声,让人听见我人设就崩了。”
周青气的拍桌子。
“你怕人设崩你倒是学习啊!我就问你一句话,你到底是种地还是读书。”
周怀山一脸为难,“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我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啊。”
周青只想一板砖拍死他。
“刚刚是谁说的读书使你快乐,是谁说的要好好学习争取变强!我不管你是不是那块料,从明儿起,你给我头悬梁锥刺股,沈励辅导你功课,你要是敢磨磨蹭蹭耍东耍西不配合……”
不等周青说完,周怀山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看着她。
“闺女,你说啥?沈励辅导我?”
周青嗯了一声。
“他是我徒弟!”
“人家过了乡试!”
周怀山……
眼睛一直,直挺挺朝后倒下。
过了乡试?
那个小王八蛋过了乡试干嘛来拜他为师!
脑子有病吗!
吃饱了撑的吗!
怒气攻心,周怀山啪的一拍炕,又坐起来,“闺女,我和你说,那小子绝对有问题,我看我就不应该收他为徒,明儿我和他说一声,拜师礼还给他,让他滚蛋。”
周青冷眼看着周怀山。
周怀山摆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闺女,你想啊,他一个县城里的小老板,还是个过了乡试的死学霸,他好端端的吃饱了撑的来村里拜我为师!他一定居心不良。”
周青呵呵。
“当初你是怎么说的。”
周怀山一拍脑门,“当初我眼瞎啊!”
我要看出他是个学霸,我能留他?!
周青……
“你要是明天退了他的拜师礼也好,正好,我请了他给你做家教,让他当你师傅!”
周怀山……
第三十九章 大雨
要是时光能倒流就好了。
那天那夜,他一定保持理智冷静睿智淡定,一定不会收那个死学霸为徒啊。
看着周青,周怀山悲伤逆流成河。
周青一拍桌子,“今儿我就不说什么了,从明儿起,要是沈励和我说一句你不肯配合的话,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周怀山绝望的歪着脖子。
“我是你爹!你要和外人一起来欺负我吗?”
周青真的很想拍他一板砖啊。
“你最好相信我言出必行。”
为了防止自己冲动之下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周青撂下一句话转头出去了。
留周怀山独自在屋里默默懊悔。
他以为他白捡了个小厮,没想到……请来了个先生!
懊恼绝望的周怀山伤心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火速睡着了。
翌日一早,赵氏早早起来做了饭,周青和周怀林吃了便出发了。
附近的村庄已经都卖过了,有骡子车,他们打算往稍远的地方走走。
沈励一早过来。
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两条猪肉一副下水,交给赵氏。
这是他用周青给他分账的铜板从村里屠户手中买的。
“三婶,我一个人住着,开火也不方便,您看,方便话,我能搭个伙吗?”
赵氏笑呵呵的应了,“这有啥不能的,你太客气了。”
和赵氏寒暄片刻,沈励进了二房的屋。
为了能让周怀山考上童生,沈励对他进行了一下摸底。
摸底结果……
周怀山除了字写的霸气威武,余下的学业水平,不比周平强太多。
过了中秋没多久就要童试,面对周怀山,沈励只觉得压力巨大。
可他答应了周青。
既是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没办法,只能委屈周怀山夜以继日的苦读了。
周平没想到他大师兄这么有学问,在沈励开课之后,周平一脸敬佩的扬着小脸,专心致志的听。
有他在旁边,周怀山再厚的脸皮,也不敢太过如何。
再加上沈励讲课,风趣幽默,四书五经被他讲出了段子的味道,周怀山听着还觉得怪有意思的,就是学习时间有些太过长。
整整一个白天跟着沈励学,晚上沈励写丰字,他就要抄书,而且还是不能偷懒的那种。
周青拿了根小树棍坐在他旁边盯着,但凡偷懒,周青手里的棍子直接抽他胳膊上。
……
时光流转,眨眼到了中秋前一日。
周远从书院捎口信回来,中秋放假不回家了,要跟着同窗去游览见识几日,问家里要了五两银子。
中秋忙秋收。
二房三房今年手里有些钱,雇了好几个人,三天的功夫就收完了粮。
大房和正房原本也雇了人,虽雇的不多,可再有三五日也能收完,
现在一下子没了五两银子,只能遣退了雇佣的人亲自下地了。
“爹,你看这天咋回事。”
一辈子没下过地的周怀海,第一天下地不足一个时辰就觉得自己这条命要交待了。
气喘吁吁坐在田埂上,周怀海指了指头顶阴云,“这是要下雨吧。”
周怀海说话功夫,不等周老爷子作答,忽然大风四起。
狂风猎猎,卷起地上的枯草黄土,几乎一个瞬间,天地间黄成一片,能见度不足一米。
“爹!”
王氏在大风中惊叫起来。
他们割下的麦穗没有扎捆,大风一起,全被卷走了。
孙氏急的跳脚,想要将刮到天上的麦穗抢回来,可哪里够得着。
风越刮越大,天上乌云也越来越重,才晌午功夫便已经黑的像是子夜。
电闪雷鸣,大雨即将倾盆。
“爹,这风吹得人站都站不稳啊。”周怀海蹲在地上不敢起身,“咱回吧,这种天气,硬抢收也收不了多少,别在把人吹天上去。”
周老爷子望着还有许多未收的田,心里疼的滴血。
往年,老二老三下地,他家的粮早就收完了。
可现在……
“啊!”
周老爷子正犹豫,王氏忽的发出一声惨叫,大风险些将她卷走,幸好周怀海在旁边,及时拉了她一把。
眼看如此,周老爷子只得重重一叹,“回家吧先。”
周怀海大松一口气,抬脚就走。
老周家。
“二伯,这么大的风,大姐没事吧?”周平站在屋檐下,一脸愁容。
周怀山瞧着黑黢黢的天,“不行,我得去找找青丫头去。”
“我去吧。”沈励脸色不比周怀山好看到哪去,沉着脸,满眼都是担心,“三叔也不在,家里万一有什么事,师傅也好照应一下,我去找人。”
“家里能有什么事,什么事能比我闺女还重要。”周怀山白了沈励一眼,转头进屋拿了蓑衣。
沈励到底还是拦住周怀山。
“师傅,你我都去也是奔着一个方向找,和我一个人去没有什么区别,这么大的风雨,要是路上你再有什么意外,我怎么和青儿交待。”
心急如焚,周怀山也没注意沈励那句青儿。
“师傅听我的,我去找,我一定把人平平安安带回来。”
说罢,也不拿蓑衣,沈励转头就朝外跑。
没有立刻去找周青,沈励先是上了后山。
点了五名功夫最好的人,带着一起出发。
大雨倾盆,哗哗的下了起来,不过一个眨眼的功夫,地上就泥泞的难以前行。
周怀林跳下车拉着骡子车前行,这辈子他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三叔,咱先找个地方避避吧。”周青坐在骡车上,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道:“前面好像有个荒了的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