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作局的差事又琐碎又磨人,正好能好好地让人收收性子,我觉得唐大人挺合适的。”傅元令笑的格外的良善,一点都没带出公报私仇的感觉。
肖九岐压根就没想过把唐越泽弄去造作局,傅元令这么一说,他仔细一想还真行。
唐越泽不是爱管闲事吗?
造作局别的不多就事儿多!
可行。
肖九岐之前还一直在考虑把唐越泽送到哪个地方去好一点,毕竟唐越泽跟傅元宪不一样,傅元宪有军功傍身,以后注定是要走武官的路子。
唐越泽在京卫司现在瞧着不错,长远看来不是好事。
要是去了造作局,唐越泽虽然嘴巴不饶人,但是做事倒是心细,可以试一试啊。
一晚上傅元令跟肖九岐就造作局跟西郊如何联手商议了半宿,第二天早上肖九岐顶着个熊猫眼早膳都没吃就上朝去了。
如今朝堂之上因为龙相的事情正低迷,谁也不敢在陛下面前胡蹦跶,偏偏今天瑾王提到了造作局跟西郊工坊联手与玉直关、西临关通商的事情。
肖九岐虽然莽了点却不傻,看着皇上就说道:“说起来我到造作局上任这么久,也没点政绩,岂不是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所以儿臣痛定思痛,决定不能这么混下去,决定干点实事儿。”
皇帝脸色缓了缓,看着小九,道:“玉直关跟西临关的情形你是见过的,就这样还敢伸手?”
“到不说敢不敢,至少得试一试。边关百姓不能一直饿肚子,这也是当初我承诺他们的,男子汉一言九鼎岂能食言?”
肖九岐这么大义凛然,倒是让其他朝臣觉得自己眼花耳鸣了。
楚王垂头浅笑,吴王面色诡异的看着自己这个弟弟,莫不是脑袋被门缝夹了?
若是那边这么容易就能做好,又岂能等到今日?
真是坐井观天。
“这件事情你可跟西郊工坊那边商议过了?”皇帝看着小九问道。
傅元令也由着小九胡闹?
虽说玉直关西临关也是皇帝的一块心头病,但是他知道这事儿不能一蹴而就,现在小九跳出来他就觉得头疼。
听到陛下这话,就差明晃晃的问瑾王,你跟你媳妇商量了吗?
肖九岐一挺胸膛,“这是朝廷大事,儿臣自然是先禀父皇,得了父皇首肯再去跟西郊工坊商议。”
朝堂上诡异的沉默一瞬,楚王嘴角抽了抽,他一个字都不信。
“是吗?若是朕准了呢?”皇帝忽然想要逗逗儿子笑着说道。
“您要是准了,儿臣就准备开干了啊。不过,父皇虽说朝廷现在还有点穷不能拨银子支援一二,但是政令上您得给缓缓吧?”肖九岐开始讨价还价。
一直没说话的吴王忽然开口说道:“九弟,玉直关西临关的情形不同,那边戍守的百姓多是罪人之后,政令严苛才能令他们安稳守国土。”
若是政令一松,谁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
肖九岐抬眼看着吴王,“与北疆一战,守卫国土,冲锋在前的多是这些百姓,即便是前人犯错,他们子子孙孙守在边关也已经赎罪。父皇以仁政治天下,以百姓为本,又岂能视自己的子民于不顾?”
“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吴王开口说道,“我只是担心有那大凶大恶之人趁机钻了漏洞。”
肖九岐冷笑一声,“只要无人故意而为,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吴王听着肖九岐这话,不由得就想起龙承志的事情,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肖九岐不在搭理吴王,转头又看向皇上,“父皇,儿臣以为三代之后罪责减轻,可先赦免这一部分人试试。如果能成,罪民之后为了后代能脱出奴籍必然会对大乾更为忠心,对边关的事情更为上心。”
皇帝难得见小九这么正经的跟他讨论政事,颇有些新鲜之意,不由好奇地问道:“三代之后?何出此言?”
“北疆一战,儿臣征调当地百姓,最为积极的便是这些人。如此拼命,不外乎想要为后代拼个前程。即便是他们没有开口恳求,但是儿臣能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到渴望。父皇,罪及三代已经够了,望父皇开恩。”
肖九岐跪地叩拜,神情肃穆。
这是瑾王上朝以来,第一次如此郑重的行大礼。
众人皆默。
第1143章 :终于赚钱了
若是瑾王为谋私利大家自然可以群起攻之,但是没有,瑾王是因为在边关打仗,所以对当地百姓的怜悯促使他这样做。
很难想象瑾王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做这种事情。
像他这样的天之骄子,眼睛又怎么能容得下罪人之后呢?
可他不仅看到了,还想为他们请命。
“容后再议。”皇帝看了一眼小九,将此事翻过去。
肖九岐觉得有谱,没有直接否决,那就有谈话的余地,喜滋滋的站到一边,盘算着怎么才能把造作局那几个不顺眼又不好摆脱掉的人塞到这差事里去。
把这几个老家伙弄走了,其他剩下的肖九岐就觉得顺眼多了,想要再整治一下也没那么烦人了。
“小九,怎么忽然想起这事儿?”楚王低头看着弟弟问了一句。
难得他四哥在朝堂上开小差,肖九岐回了一句,“这不是早就答应人家的,一时给忘了,四哥你还记得吧,我跟你也说过的。”
楚王当然记得,不仅说过,而且还特意让人去那边看过。
楚王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朝堂上毕竟不方便。
等下了朝,罗长英笑眯眯的来请瑾王去御书房。
肖九岐跟他四哥摆摆手,高高兴兴的走了。
楚王看着小九那兴奋的样子,自己也跟着笑了笑,没心没肺有时候挺好的。
御书房里,皇帝看着小九,“说吧,你怎么忽然想起这事儿的。”
肖九岐啧啧两声,“您怕不是忘了,当初从北疆回来之后,我就跟您提过这事儿,不是事儿多给忘了吗?”
皇帝闻言就看着小九,“只是没有想到你会主动提起这件事情,毕竟以你的性子可没这么勤快。”
肖九岐脸色一僵,“您这是什么话,我这不是想着龙承志那事儿吧给您添麻烦了,我想着补偿补偿,您要是这样想那我就没办法了。”
皇帝从小九脸上没看出什么来,随即叹口气,“龙承志的事情,你应该提前跟朕知会一声。”
一个龙承志倒了,依附于龙承志这条船的人可不少,这要是清理起来的确是个大麻烦。
“可得了吧,我要是跟您说了,指不定您一心软就高抬贵手了。”肖九岐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权衡利弊这种特性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皇帝这次没说什么,只道:“你要知道这次的事情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做成的,你要是盯着这事儿,就要长时间耗在这里,不能半路撒手不管。”
肖九岐脸一僵,“您开什么玩笑,我这事儿牵个头弄起来,后头当然是要得力的下属去做。”
皇帝就知道!
“那可不行,你可要想好了,这不只是造作局还有西郊工坊那边,两个衙门联手其中的事务繁杂不说,衡量利弊,调动两大衙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这都不是小事,你有信心做好?造作局那一摊子你怎么捣鼓是你的事儿,但是要是连累了西郊工坊,导致你媳妇在商盟中威信下降你也愿意?”
肖九岐:……
这可真是不乐意啊。
看着小九纠结的神色,皇帝心里顿时觉得畅快极了!
小兔崽子,你老子比你多吃几十年的饭,还能治不了你?
心里越高兴,皇帝面上越是绷得紧,“既然没想好,就等你想好再说。兹事体大,不可儿戏。且边关重地,你之前提议罪不及三代的事情,朕也需要好好想想。”
这就是谈条件了。
肖九岐就差翻白眼了,这老头真是越来越不讲究,威胁都这么直白了。
肖九岐黑着脸出了宫,心里琢磨着老头这意思就是他得自己亲自干他才能赦免罪臣三代之后,可要是自己亲自做这件事情,岂不是要在边关跟上京之间两地奔波?
这跟他当初想好的美好生活相差甚远啊。
他就想逗儿子,哄媳妇,高高兴兴过日子。
肖九岐沉着脸回了家,傅元令正好打发走元礼,元礼是来送各地管事送上来的账册,年中会账要开始了,就定在了竞春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