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入学 女子德行洗脑式教育法
自韩家祖先跟着太宗皇帝打下江山,因为功勋卓著被封为忠靖候,世袭罔替,后来祖辈里面有出了几个将军,这样的人家在京城也算是满门勋贵了。
但和平年代不比战争年代,现在的没有战事,朝廷更看重的是文学,对于韩家这样的一家子兵夫子来说,面对文化人,他们都要觉得矮人一等。就这样的背景下,老侯爷昌字辈里面却出了一个秀才老爷,真的是天大的喜事,那就是韩远平的三叔韩昌兴,这喜讯传入当时在位的侯爷耳朵的时候,老爷子都高兴得吐了一口凌霄血,激动地在府里放了三天的鞭炮,放的整个侯府烟熏缭绕的。
所以,有了这个背景,现在的韩氏书塾就设在三房的院子里,所有的韩氏子孙都可以到书塾念书。男孩子念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女孩子念书则是为了修养身心,是以功课没有那么紧张,全部都是慢调斯理的来。
安若第一天上课,便有书塾的一个小丫鬟给引过去的,女孩子的书塾是在内院的一出僻静堂屋内,堂屋四面皆设有出入的门,其实这种应该不叫屋子了,应该带着门和窗的亭子,窗户上用薄薄的细纱封住,既透光又防蚊虫。
一进去,一屋子的女孩子就看到一个人激动的对她招手:“你的位置在这里。”
此时教书的女夫子不在,女孩们也是三两个围坐在一起说话,安若走到她所指的地方坐定,蕊儿从竹篮里拿出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放到案几上。
“知道你要来,这个位置可是我给你预留的。”安婉回头,笑着道。
安若有种被大佬罩着的感觉:“谢谢安婉妹妹了。”
“别跟我客气,毕竟我们都是庶女,也算是一派的了。”
“一派?”几个意思,峨眉派还是蛋黄派。
安若初来乍到,早就料定了剧情,一般的插班生都会要被其他的学生给来个下马威什么的,担当这样的角色的也就是校霸,但万万没想到这里的“校霸”竟然是安婉。
她小妮子,何德何能?也不能怪安若,在安若原来的世界里,也就是曾晓晓的记忆中,凡是校霸要么是身强力壮,孔武有力,就是家世显著,豪门权贵。可在这韩家人自己的学堂里,这地位象征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这个是我同父异母的妹妹,庶妹,安敏。”安婉拉着她旁边的小女孩,介绍起来。
安敏低着头,细声道:“姐姐好。”
安若便起身回礼。
自打安若坐到位置的时候,就已经有几个女孩 * 子围了上来,她们大部分都是怯怯的似乎是有些害羞,但仔细想,安若又不是男子,她们羞个什么劲儿,慢慢的才发现,她们只是怯怯的,而且她们不是怯安若,而是有些怯安婉,这也证实了安婉确是这里一霸主。
“她的生母是我娘的陪房丫头。”这是安婉凑到安若耳边,再一次补充道。
安若吃惊,这样当着别人的面说这个,也不怕她听到,再一看安敏,低着头,一动也不动。
安婉也没有介绍其他人的意思,直接让大家散开了,然后又跟安若说话。
“我们这里的人都分为两拨,一拨就是我这里的,刚刚过来的这些人,你都见过了。”
“那还有一拨呢?”
“还有一拨也四个,不,现在也就三个了,那,就在那边的。”安婉努了努嘴,朝屋子前方另一边看去。
那边当真做了三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其中一个安若确是认识,那女子是四房中的嫡女,可是却比安若大了一辈,应该叫她韩远淑姑姑。韩远淑旁边还站着两个女孩子,都在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这里。
“没看到安凝姐姐呢?”作为长房嫡长女,按道理她的身份应该是这些女孩儿里面最尊贵的了。
“侯爷不是病着嘛,她自然在家了帮忙照料了。只有她们三个,那个,一个庶女,竟然厚着脸皮去讨姑姑的好,真的是不要脸。”安婉斜眼看了下站在远淑身边的一个女孩子,十分鄙视道。
好像庶女去讨好嫡女,这才是正常的吧。
不出一天,安若就已经将这里面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了。现在韩家就大房、三房、四房、六房有自己的门户,大房就是安若这里的侯府,自然以安凝为首,三房的姑娘们不是已经出阁,就是还没有到垂髫之年,无法来私塾读书,剩下的就是剩下六房,而六房自然是安婉说了算,安若一来,可以说就是直接加大了安婉的嚣张实力,同样作为庶女,又加上又之前的情谊,这样的对立局面就显得平衡多了。
女孩子还没及笄,那些规矩礼数还有京城时兴的闺阁才艺都还没有急着教。一上午,五十出头的女老夫子就只浅浅的讲了一篇《学礼》。
“但凡女子,当知礼数。”女老夫子一本正经,悠悠道来。
安若嘴角一笑,觉得真的是奇怪,难道男子就可以不懂礼数吗?
女老夫子又道:“莫学他人,少游道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女子就该乖乖呆在家里,不要到处走。
安若嘴角扬起,想着要是换成男子,这句话是不是要改成:“莫学在家,多出游历。”古代劝女子要乖乖规矩在家,而家里有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只有一对女人聊天说话,大家得到的一切信息,除了从丈夫听得,就是自己内宅女人之间相互的鸡毛蒜皮了,看多了听多了,慢慢就会被同化了,就算安若这样的游着现代人思 * 想的女子,要是在这里读过十几二十年,也能变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建残余了。
这篇《学礼》字数不多,但是规矩确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于是,女夫子也没有交完,只是读了一遍,然后简单讲了几句,便让大伙学着写几个字。
安若瞬间有种天才少女的优越感了。姑娘们道学堂,其实也就是为了染上个书香之气,殊不知还有些标榜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也就不过来混日子,所以这些先来私塾读了两年书的女孩儿并没有比安若多认识几个字,甚至有些知识为了来这里应付交差的。《红楼梦》里贾宝玉读书就是为了应付老爹,贾环读书就是为了那几两读书的例银,那薛蟠读书就是为了弄上几个有“天资”的学生,大家都是各怀鬼胎,男子学堂是这样的风气,其实女子学堂也是各自心思多的,其他人不知道,安若自己问自己,自己为什么要坐在这里,难道学这些封建思想真的能陶冶情操?最后的答案也不过是为到院子外的世界溜达溜达罢了。
“今日学了这《学礼》,才知道典故如牛饮水。”一个女孩子乘着夫子回屋吃汤药的间隙,赶紧说道。
“走遍乡村,说三到四,这真的说的十分应景呀!”另一个女孩自己连忙补充道。
这两个女孩子都是韩远淑身边的,自然她们这样话里有话的模样说出来,也就是那话戳安婉这边的人了。
韩远淑也不自持身份端着长辈架子,年纪相仿,谁也不用让谁,也是含沙射影的道:“这管她是谁,只要不要像书里写的这样‘有辱门风,连累亲族’就也不挨着我什么事情了,大不了被人笑话几句罢了。”
安若还正踩猜着这话是不是在说自己呢,别人家说自己还不自知就麻烦了。
只听“啪”的一声,安婉将书本重重砸在桌案上,她动作显是动了起气,脸上却是笑妍妍的道:“姐姐,我觉得这里面应该加一句‘莫学妒妇,悍毒夫恶’,真的觉得那些个长得又不好看,还天生是嫉妒的女人就是没有学礼数,才彪悍得让丈夫讨厌的,连同她们生的孩子都是既难看又彪悍。”
安婉张嘴便叫姐姐,自然是在跟安若说话,可是她从头到尾却只是微微回头,并未看向安若,只是轻蔑的朝着远淑的那边说话。
安若瞬间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两拨人原来都是又纠葛的,自己的母亲的恩怨已经燃烧到学堂上来了。
安若赶紧让蕊儿给墨加了点水:“给我磨浓浓的来,我要多些几个字。”
蕊儿面对这么多姑娘,也不好阻止,只能心疼的用眼神表达,安若只想远离战场,没有想别的,拿起自己的新毛笔就准备给它开个光。
“你写的这是字还是画的符?”
一群人瞧着安若写了一上午的字,表情都是一副难以形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