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冷笑:“你既然觉得‘你家’陛下必定会理解,又这么急着嫁祸给我做什么?”
只到底和脑残粉状态的顾惜朝计较,太降低自己的格调,白飞飞坑了顾惜朝些许爱物,也便罢了。
白飞飞素来不拘小节。
行事不拘小节、甚至必要时可亏大节的,远不止一个白飞飞。
像“傅宗书”那种一贯不拘泥的不说,就连倪御史那般看似耿直铁颈、其实颇善明哲保身的也且不提,只说如诸葛神侯那般,平素看似圆滑周圆、与赵佶谈诗论画品鉴各式“名花”都颇为志趣相投,然而大节之处、历经三朝不亏一桩半件的,在顾惜朝和白飞飞的谋算下,竟也开始和光同尘了。
想诸葛神侯那一派,俨然已经是赵佶朝最后良心的一派,竟都对顾惜朝与白飞飞的“恶势力”低头,也着实可叹了。
尤其诸葛神侯本人,三朝元老,先帝托孤,便是当今这个赵佶再不好,对诸葛老大人也不算差了,偏偏……
只也是无奈。
一来,诸葛神侯不能像他的同位体那般,第一天就发现皇帝的异常之处。
毕竟顾惜朝和白飞飞都是历经四朝的老人家,别看内讧的时候要多幼稚就能有多幼稚,对外的时候,即便是相对傲慢耿直的白飞飞,也自有一番手段。
又有小戚小顾小铁等人,虽有发现,却被各种限制,没能第一时间传递消息的;又有米有桥、傅宗书那样,或随侍君侧、或出入宫廷远比诸葛神侯便宜的,却又因为各种私心,看出不妥也帮忙掩饰的——
这事儿说起来也着实讽刺。
一个是诸葛神侯这位身兼十八万御林军总教头的老太傅偏生没有随意出入宫闱的恩旨,
那位经略数十年、堪称权倾朝野,却始终难在御林军中大展拳脚的“傅宗书”,反而早些年就得了皇帝许他随时进宫的特权;
又一个,皇帝身边最允许出入无忌的两人,米有桥和傅宗书,无论是顾惜朝故乡的,还是如今小顾这边的同位体,又都是对皇帝异变最接受良好的。
也不知道赵佶会不会后悔、又有没有机会后悔。
但对于喜飞二人来说,确实是非常方便的。
可怜诸葛神侯,竟是给这些人,内外勾结着,足足隐瞒了半年之久!
半年之后,诸葛神侯开始觉察皇帝异常,恰好小铁总算从喜飞组的魔爪下逃脱了,也带回了那两只的一些情报,两相结合,诸葛神侯确认皇帝异常的缘故倒是比他的同位体快许多——
奈何那时候,先是皇庄试种的良种已经收了第一茬,产量颇喜人,且听说其中部分耐旱、耐涝……之类适应特殊极端环境的品种,有相应环境反能增产的,有不能增产却也至少不会明显减产的……
单这一点,诸葛神侯就不舍得对喜飞组用那雷霆手段,更何况还有水泥在水利方面的效果也是喜人,而后不等诸葛神侯施展手段怀柔喜飞组,金国又来神助攻——
在战争里头,喜飞组的手段就更惊人了,水泥基建在守城方面的好处仅仅只是其中一点,这些年顾惜朝奉“天子守国门”的经验、白飞飞打得周边诸国将他奉为止小儿夜啼良方的威名更不是白得的,虽说因为保密计,生产的武器不及双九当日迅速,但北伐不足、守城已是有余了。
金国退兵之后,诸葛神侯看看喜飞组对战后重建色色妥当的做派,又看看良种在各地推广的守成等等,到底一声长叹。
若为个人、家族、师门计,诸葛神侯断是个不肯有负大节的。
偏偏当此内忧外患之时,为天下黎庶……
到底迟疑了。
顾惜朝那货又极擅把握时机、谋划人心,估摸着诸葛神侯最是犹豫、又恰是神侯府诸人比较齐全的时候,他大大方方上门来了。
宾主落定,顾惜朝浑然没有孤身一个深入敌对阵营、随时可能引发群殴的危机感,一张嘴就直截了当承认了他对赵佶的操纵:
“不只赵佶,诸皇子、皇孙,也各有应对。”
诸葛神侯尚且纠结犹豫,顾惜朝已经坦坦荡荡揭了盖。
说完,也不管堂上诸人神色各异,顾惜朝自顾自叨叨了起来。
先是自问,皇帝这般一家子都由人操纵时当如何?皇帝不受人操纵但自身昏聩又如何?
而后自答,少不得是真正树立法律权威、不仅以之约束黎庶、连带皇帝公卿接受管束那一套,连带天子守国门等等,顾惜朝历经四朝、事实验证过确实好用的体制,也一一联系史书教训,引经据典着侃侃一番。
顾惜朝那一套都是曾经叫神侯府上至诸葛神侯、下至冷血等人的同位体,甘心舍了大节、和光同尘的,如今用来说服眼前诸位,虽他们皆不知晓顾惜朝畅想的都是他自己切身经历证明成功了的,可顾惜朝那么自信,诸葛神侯手边的各良种收获、守城战损、战后安置等等数据,也初步证明了前景可期……
同位体的相似性实在太高了。
顾惜朝能凭着对傅宗书米有桥等人的了解,算计这儿的傅、米等人,谋算起神侯府这群真正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更是得心应手。
——只要给他们挑明了国家百姓与一家一姓皇朝之间的差异,毫无疑问,诸葛神侯也是个宁可自己背负愧对先帝污点,都要选择国家百姓的。
——真正大义大忠之人,无不如是。
——只是许多忠义之士都叫人将君国百姓思维糊弄久了,没个当头棒喝的,独自拨不开迷雾罢了。
——如今顾惜朝就成了给神侯府众拨迷雾的那个人。
云破大日现,雾散四海清。
像神侯府那干人,真看破了天子虚影之后,在很多事情上,甚至比顾惜朝更积极、也更激进。
这个同位体世界的君主立宪正式成立时间,居然是比顾惜朝的故乡还要早上数载。
明明开始的时间应是迟了几年的。
甚至双九一征击溃的金国,于此间尤是强敌。
偏偏君主立宪一事,又是那么地众志一心、水到渠成。
也是怪事。
更怪的是,居然连赵佶,最终也都成了君主立宪的拥趸。
不过那时候喜飞二人已经结束了他们这一场似梦似幻的旅程,于是也就没有人有手段也有想法,去赵佶脑子里头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真相。
诸葛神侯信了赵佶轻描淡写的一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且因此老怀大慰,却不知道赵佶的顿悟,却是来源于两场大梦。
一场开封城破、靖康血泪,昏德公的梦。
以及一场天子守国门,守得一代更比一代迫不及待地,太上皇了的梦。
相比之下,君主立宪,也确实是个挺好的选择了,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番外
当日双九那一番所谓“魔门祖师压不住的棺材板”之言, 虽只是对着杨虚彦说的,杨虚彦也确实是个很能保密的人,架不住补天阁总要传承——
且杨虚彦“大彻大悟”之下,传承补天阁的方式与石之轩大不相同,少不得惹来石之轩注意, 师徒二人论道几场, 文论武论连番斗过,杨虚彦也难免有那说漏嘴的时候……
石之轩当即爆发, 将杨虚彦一顿捶, 好生诠释了一回什么叫“你师傅始终是你师傅”, 事后,却也不是没有丝毫感悟的。
那种感悟在那二十余载的黄粱梦与现实蓝图实现进程中, 涓滴累积。
又恰好在石之轩借黄粱梦圆融自身精神之后未久, 给杨虚彦一次嘴漏戳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石之轩在捶完杨虚彦之后便即闭关。
闭关约七载,终于破碎虚空而去。
——虚空的另一端, 又是怎样的风景?
石之轩满怀期待。
他已经忘了双九关于“魔门祖师正在次元壁外头挠着呢”的可怕设想了。
然而现实很快就叫他想了起来。
石之轩不知道虚空的另一端能有怎样的风景, 但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虚空的另一端, 绝不可能是他如今经历的这般模样!
补天阁竟早在唐初就断了传承!
——明明杨虚彦那不肖徒, 才以“补天道不是刺客道”为由, 破了补天阁历代单传的规矩,一口气收了二十八个弟子、还个个传承功法皆有所不同!
花间派倒是还在呢, 石之轩却宁可它不在!
——沦落到中原几无人知、只在域外逞威风也罢了, 那花间派主是个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