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心有不安:“我们要不要也降一降价?”
赵安然摇摇头:“我们不能降价。舅母,我们要做的是质量,面对的人群,是那三十位洛城来的工人。至于镇上的工人,不需要强求。”
这就要感谢那位方大叔,开始就给了定钱,按照定钱买菜做饭,也免得浪费。
不过人多起来,能人也多,有比陈氏做饭好吃的,有八文钱就卖一个盒饭,十文钱里头放肉的。
这么好的事情,工人们当然更乐意花更少的钱。
而赵安然她们的盒饭,之前一餐能有四十来份,后来便是洛城来的那些大汉,也都被肉菜吸引,基本上一餐只能卖十几份了。
这时,赵安然开始主动跟那些大汉聊天:“我们也打算做肉菜了,不过价格会高一点,如果里面放鸡蛋,一点点肉食的话,十二文,还可以做鸡腿之类的,打算定高一点,十五文到十八文。”
倒是有大汉问:“别人最贵十文钱,你怎么反而抬价?不怕卖不出去吗?”
赵安然笑着摇摇头:“我们做品质,每一份饭的原料到分量,我都会严格把关。其实我算过成本了,十文一份里面还有肉菜,是一定会亏本的。而且他们为了讲究口味,味道放的重,我与我家人商量了,清淡口味可能更合适些。”
那大汉原本为了吃肉,这几天都是定其他家的饭食,听赵安然的话,立时点头:“是呢,我吃了几天其他的,开始还觉得好吃,几天下来总是不舒坦,还是你们家的干净卫生,又好吃分量足。”
有一个回来的,其他人也都不好意思,纷纷表示还是他们家的好吃。
陈氏数了数四十份的定钱,其中还有十三份是要大肉的。
她颇有些不可思议:“安然啊,这是咋回事儿?”
赵安然淡定的说着:“舅母算算账就会明白,那些人恶意低价,做亏本的买卖想要拉拢客户。可是这哪里是长久之计?一日两日倒还好,时间久了,不得在菜品上做手脚吗?我们做的是吃食,若是品质保证不了,还做得长久吗?”
她回头看看工地上那群人,这个时代的没有质检,无人监督。他们这种游走卖饭的,与开饭馆不一样,即便出了些小毛病,也不好找人,更不好定论。
“只希望不要出大事了才好。”
四十多份订单的情况,也没维持两天。那些个会做生意的妇人,发觉了洛城来的那些人可算是老大,赵家的饭贵些,他们也乐意定,而且这洛城的工人定赵家的饭,镇上的工人便觉得赵家好。
于是那些妇人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将这群洛城工人们哄得晕头转向,又觉得好似她们说得对,赵家分明是看他们有钱,故意定高价格一般。
第14章
赵家的定钱急剧而下,一餐能有十来人,已经算多的。
但是赵安然并不着急,秋季到了,天儿是一天比一天凉。她算算这阵子挣的钱,加上舅舅的,着实也算不错。
天空下着雨,赵进不能上工,刚好有时间修补修补家里漏雨的地方。拿着工具一出门,就看见安然站在屋檐下看着天空发呆。
“安然,在想什么呢?”
赵安然问:“舅舅,你说这下雨的时候,你们都可以回家,那些洛城的工人却还是留在山上,他们吃什么呢?”
赵进茫然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要是雨不大,他们多半是来镇上的酒馆里喝酒。”
小雨不影响上工,若是大雨,谁又乐意往外头跑?
冷风一吹,赵安然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赵进忙说着:“外头冷,安然到屋里去吧。”
赵安然并没进去,趁着这会儿雨没有那么大,站在院子里看舅父爬上屋顶。
赵竹林则进进出出,告诉父亲漏雨的地方,又去检查父亲是不是修整好了。
再出来的时候,他手里拿了把伞,递给赵安然:“安然,一会儿雨又大起来,可别淋着了。”
赵安然无意识的接过雨伞,依旧抬头看着舅父。雨大了没空的时候,会用雨布遮一下,有空才拿新的瓦片去换破碎的。
如果这雨布用来放在车上的话,饭食会不会凉得慢一点?
赵进忙活完,下来甩甩身上的水,问:“安然在想什么呢,想来一上午了?”
赵安然又问:“舅舅,我想弄一辆板车,上面做个铁炉子。舅母在家里做好了饭菜,我们放在炉子里,下面用炭火煨着,哪怕是冬天,饭食也不会冷。”
赵进进屋换了衣裳,擦擦手出来说:“我是想着,反正也没生意,天儿越来越冷了,你一天天的还要跟着你舅母跑来跑去,不如算了?如今我有地儿挣钱,也不需要你们这么辛苦……”
还有就是,她们有时候一天连十份盒饭都卖不出去,何必还折腾别的。
但赵安然并不这么想,她只微微笑着:“舅舅放心,既然我这么说,一定有它的道理,何况这个车做好了,万一我们不做生意了,还可以卖给其他做的街坊,也不亏嘛。”
赵进不大乐意,只心里头老觉得愧对眼前这个没了娘的外甥女,到底也没有拒绝,只去寻陈氏商量。
陈氏一向没什么主见,犹豫一会儿方道:“不然夫君就去折腾折腾?左右能转手,那也不算太亏。我觉得安然这孩子机灵得很,她既然这么有底气,估摸着,能成……”
赵家的新车还没做好,鹤山工地上出了事。
这天吃过饭,赵安然与几个大汉坐着谈天:“大叔,前两天大雨,你们都是怎么吃饭的啊?”
大汉们早已熟知这小丫头古灵精怪,又知她一门心思想着挣银钱,便都哈哈笑起来。
“怎么,那样大的雨,你乐意给我们送吃的?”
赵安然点点头又摇摇头:“现下还不行,过阵子,若是大叔们乐意,就可以送。”
正说着,就听附近一片嘈杂声,似乎有人在喊救人,又似乎有人在喊死人了。
便有个大汉急急走了过来:“老方出事了。”
老方就是方大叔,人好心善,耳根子也软。他早不在赵家订餐了,而是在方大婶那儿定。
这方大婶是个厉害的,三言两语,说得好似两个方就是一个本家一样,老方自然乐意照顾自家生意。
便有人拉扯着方大婶不让她走。
方大婶哭得伤心:“天地良心,我要害谁,也不会去害自家兄弟啊……”
“定是你下的毒,老方出事了,他们那边也说好几个人出事,都是吃了你家的饭食出事的。”
镇上的工人们出事,最多就扯扯皮,可这洛城来的工人出了事当然就不一样了,早有人去屋舍那边唤了人过来理事。
来的是一个不及弱冠的年轻人,脸上有些脱不去的稚嫩,不过眉眼微蹙,一看就不好相与。看衣着装扮,估摸着也绝非一般人。
依着赵安然对古代小说的了解来看,这人多半是什么显贵家里头的公子哥儿,送到这里来应该是历练历练,算是经历了事儿,回头就能加官进爵。
他身边的随从问:“发生了什么事?”
便有大汉跪下喊着:“陆大人,这有贼人想害我们,那边兄弟倒了好几个,咱们里头的老方也倒了。”
随从惊讶道:“这僻壤之地,竟有如此刁民?爷……不如把这里的人都拘起来,好好审问一番。”
赵安然心里头不悦,这孩子说啥瞎话呢,一眼就看得明白的事情,还用拘起来审问?这不浪费时间吗?
不过她看着这位陆大人身后那些护卫模样的人,一个二个都摩拳擦掌,不由得也担心,万一真的脑子抽风把他们抓起来,那可就麻烦了。
她站出来说道:“依小人之见,是不用抓起来审问的,方叔该是食物中毒的症状。”
陆大人听得这童声,抬头看了一眼,这女孩似乎有些面熟。
他微微眯了眯眼,确认自己不曾见过她,才问:“你是何人?”
赵安然拱拱手:“小人是镇上赵家女,与亲人一道做饭食过来售卖。小人以为,方叔是吃了变质的食物,才导致中毒,先是上吐下泻,再是昏迷不醒……若我没猜错,今日他们吃的食物里头,有山里头新长出来的菌菇。”
陆大人扬扬手,便有大夫上前,替老方诊视一通,又去给那些同样症状的镇上工人诊视一番,方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