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见到她,赶紧瞪了一眼
“昨儿没见,这是你嫂嫂,快叫人”
何霜降笑嘻嘻的喊了一声,这新嫂嫂也不好意思的笑,摸了个小荷包,递给何霜降
“昨儿你叫娘那给我的红封……原本应当是我给你的才是”
何霜降不肯收“今儿过年呢,可别拉拉扯扯的,这是我心意罢了,嫂嫂可是嫌我?”
大哥从外面进来,揽着自家媳妇
“你嫂嫂面皮薄,你可别欺负她”说着接过黄香玉手里的荷包,递给何霜降“你如今虽说开着铺子,有些银钱,可这钱不能乱花,自个儿收好,留个心眼儿,攒嫁妆哩!”
“大哥你瞧你!这是我给嫂嫂的心意”
小荷包推来推去,又到了嫂嫂手里。
何大郎突然摸了一下她带着帽子的头,终究没再推拒,又回头跟爹娘说笑“咱家小丫头,长大了呢。”
何霜降切了一声,拍开他的手“我不光长大了,以后还要去府城开饭馆,开酒楼的”
“管你开饭馆还是酒楼,你都是咱家小丫头”
一家人说说笑笑,外头泉姐儿听见声音,狠狠跺了一脚,面上尽是不屑和讥讽。石头从后面出来,将她吓了一跳,瞬间又换了脸色,泪盈盈,一脸羡慕地指着里面
“哥哥,你一家人过的可真好,我不知什么时候也能这样哩”
石头冷眼瞅着,绕过她去找何霜降了,刚就听见阿姐声音了,还以为听岔了呢。
后面泉姐儿一甩手,轻哼一声,眼珠子转了两圈,又出门了。
贺三郎近来也十分头疼,他一出门,不出一会儿,就要遇上霜降那妹妹。这不,去河对面人家借个浆糊的功夫,这姑娘又黏上来了,年岁不大,看着比石头还小些,他又不好说什么。
“听说三哥哥是举人老爷,也不知举人老爷是个什么身份?跟咱县令比起来如何?”
贺三郎扶额,抖了一地鸡皮疙瘩,都是三哥哥,自家亲妹还有霜降,叫着就不让人头皮发麻。且每回都要抓着他问些有的没得,着实烦人。
原本不想说话,边上也没个人,两人攀谈这么久,委实不太好。
谁知泉姐儿又喊了一声“三哥哥,你还没说话哩!”
贺三郎无奈回头“县令大人学识过人,岂是我比得上的”
泉姐儿干笑两声,又追上去想问什么,贺三郎干脆一路小跑,过河走了。
任是傻子也知道这举人老爷懒得理她,泉姐儿握了握拳,不再追,转身回了何家。
还没进大门,就听张氏扬声问何霜降
“那泉姐儿什么时候走啊,先不是说过几日她那哥哥就来接她嘛?怎地到现在都没过来?”
“我那铺子忙着,还真没去问过”何霜降一边嗑瓜子,伸脚踢了踢坐在一边的石头“你不是成日在周老先生那念书嘛?见到那何守文没有?”
“我没见过几回,不过那天跟周老先生提了一嘴。他若是真想走,周老先生不会拦着的,许是也在筹备吧”
张氏听此,压低了声音“那泉姐儿再不走,贺家婶子都可都怪我了,村里不少人都在讲闲话哩”
可不是,贺三郎如今就是桃花村的一块大肥肉,才二十出头就中了举,往后那还得了,大家都等着看老贺家要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呢。
泉姐儿故作无事的推开门,几人见她回来,也没理会,继续议论贺三郎。
吃过中午饭,就开始张罗贴对联了,这有石头跟大哥,俩人还特地给她选了个最好看的窗花。
何霜降领着她娘跟嫂嫂在厨房忙活,晚上得吃顿好的。至于泉姐儿,谁都不想提,只盼着年后何守文能将人尽快带走。
第五十三章 心情复杂
祭过祖, 放了炮竹,就开始端菜吃饭了。
何大牛跟张氏挨个发了压岁钱,拢共六文钱,讨个吉利, 连泉姐儿都有, 只不过她有些瞧不上。
晚上要守岁, 过了今晚, 明天就长一岁了。
大哥也给他们发了红包,他这几日才歇下来,往常都是帮这个那个值守,才半年功夫,大哥就瘦了不少, 等初二上值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歇。
张氏也是头疼, 小夫妻才成亲,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总不能一直分开。
何霜降倒是想叫哥哥嫂嫂去她那,张氏却不愿意, 问她她也不说。
“年后我攒钱买个大些的饭馆,到时候哥哥嫂嫂就住过去”何霜降信心满满,她爹却疑惑
“这得多少银子?”
“这个您甭管”说着去屋里把那二十八两银拿出来,递给何大牛跟张氏“爹娘,这是给你俩的, 这大半年可多亏了你们”
张氏揭开一个口, 惊的回不了神“这老些银子?你把今年赚的全带回来了?”
“我还留了些呢,过几日铺子都开了,还得添置不少东西”
张氏眼睛亮了凉
“这些银子,咱再添些不就能给大郎在城里买个屋子了?”
“这是谁的就是谁的, 你真是操不完的心!”何大牛声音大了点,总算将张氏想法拧过来“大丫赚的钱,都存着给她当嫁妆!大郎自个有本事,以后日子都会好的,你少想些有的没得,别再把家捣散了”
“就是!娘,你给霜降存着,往后嫁人不能让人家小瞧了,我这还年轻着哩!多少院子挣不来”说着搂住了黄氏的肩低声安抚“明年就给你挣个院儿”
黄氏轻锤了他一下“我可不去城里,不自在!”
气氛总算好了不少,何霜降突然觉得她娘说的有道理,等多赚些钱,就在城里买个院儿,一家人都搬进去,到时候再多买些地,桃花村的地就给赁给别人家,每年光地租也是很不错的进账哩!
一家人围着火炉子聊天,边上摆着果盘,里头是瓜子点心,柜子上点着蜡烛,这蜡烛是要燃一夜的。
倒是没见着泉姐儿,吃过饭以后人就不知道去哪了,恐怕是早早歇下了。
泉姐儿来时还好,就睡何霜降屋里,后来愈发没规矩,张氏膈应,干脆收拾一间库房出来,打了张床叫她暂时住着。
撑到后半夜,眼皮子打架,等何大牛去外面放过开门炮,她就回屋了,再眯一会天就亮了。
今年是她家来清水城的第个七年头,说快也是快,一晃眼大哥都娶妻了。石头也念上书了,日子是越过越好。
张氏满心不踏实的感觉,想着等十五要去清阳山上的庙里拜拜,好叫一家人来年都顺顺当当的。
外头有舞龙舞狮的队伍过来,村里孩子一窝蜂涌过去看,大年初一是不兴关门的,马上村里还要来拜访走动,
原本想着留个人在家里看着,不过一年这么一回喜事,村中人人都去看了,泉姐儿自告奋勇,说这东西她看多了,叫一家人去,她留下来看门。
贺家婶子也来喊人,村里今年收成好,大家一道出钱请了舞狮队过来热闹热闹,再不去都要散了。
张氏只道
“就来就来”
舞狮子的队伍是特地从县城里请回来的,一路都要赶场,桃花村是第一场,大家都想沾沾好彩头。
于是何家并着贺家全都去了。
这些舞狮的,动作灵巧,轻轻松松便跳上了桩子,再一回身,又翻了几个跟头,一众男女老少连连惊呼。
时间也不长,也就两柱香的功夫就结束了,众人都还有些意犹未尽,明年各家再出些钱,看上一场。
热闹一过,村里孩子就聚在一起玩,大人挨家挨户串门,初一上午的娱乐就是这,或者邻里凑几桌人打马吊。
何家人最厌恶赌博之事,包括这玩乐性质的打马吊,因此看完舞狮都回去了。
马上村中人家都开始串门走动,拿了果盘摆上,里头装了花生瓜子点心,过年间摆在桌上的东西都是随别人拿的,去年河对面有家人嫌弃别人家孩子拿的多了,从年头被骂道年尾,这是很不好的事。
每年都以何家果盘吃食最好,因着一家人是外来户,要想快速融入,就只能从这里头给人家一些小恩小利,也因此每回这些孩子都第一个来何家,吃饱了才往别人家去。
何况今年何家果盘里还摆上了饼干,村里也不少人买了,不过这都是招待亲戚的,哪里会给自家娃娃吃。
一早都在忙活,大哥成亲那日不少人那天没见着嫂嫂,这回借着串门的功夫,还过来瞧了一通,有拽着张氏的手,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好生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