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勺小娘子(33)

作者:两朵小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不讲理?”那嫂子恨不得冲过来与她理论“你知道我这摊子是谁看顾的吗?!”

何大牛把何霜降拦在身后,这丫头也是执拗性子,一言不合就钻牛角尖,别回头再想差了。

“孩子年轻气盛,您别跟个孩子一般见识不是,这桌子我们再往里头拖一下,保管不会碍着您的事儿,过几日家里打的小桌子好了,再换掉就是,那桌子矮一些,碍不了你家风水……”

那女人嗤了一声,翻了个白眼,没再理会何家父女。

何大牛把桌子又往里面推了推,那家男人朝这边看过来,何大牛挠挠头,冲那边笑了笑,那男人也点了点头,似乎对自家女人的疯癫行为觉着有些不好意思。

“行了,今儿差不多了,先回去吧,你过会不是还得去铁匠铺子拿东西”

想到接下来要做煎饼,又能进一笔钱,何霜降心里这才畅快一些,那卖面条的女人就是眼红她家生意好,这才一直找茬。

想通了这事儿,又去劝何大牛

“我瞧着那女人也不是什么有本事的,眼红咱家生意罢了,真论起来,咱们是交了钱的,她也就嘴上说说罢了,是绝不敢怎么样的,再说了,她要真认识什么人,何至于跟咱们似的,在这拐落里支摊子,早该选个好地段开铺子去了”

何大牛笑“你瞧瞧你,说机灵也机灵,可这么个简单的理儿,你到现在才想通。”

“那先前不是气糊涂了嘛!”

何大牛帮着把东西拿回去,也不留下来吃饭,只说还差几个板凳,赶紧回去打完了带过来,也生了隔壁那买面条的天天拿这说事。

“那您先回去吧,对了,那米粉上回您说用完了,这几天跟我娘重新磨了没有?”

“磨了磨了,明儿一起带过来”

等做过饭,又去了一趟铁匠铺子,本以为你呢个大致做出来就不错了,想不到比她随口描述的好多了,上面那个平锅也可以转,边缘有浅一点的沿,底下的炉子可以生火,用着绝对是够了。

回去试一次,后天就能用上了。

第三十四章 卖煎饼了

这薄煎饼是北地常有的吃食, 一勺面糊,用刮板推开,撒点葱花就够了,沧州城里常见, 跑活的抗包的砖瓦泥匠都喜欢买, 便宜且顶饱。

许是因为这吃食太过小家子气, 因此没叫人带到南边来, 倒便宜了何霜降,能借着机会先挣上一笔。

这摊煎饼说简单也简单,重要的就是火候,还有她特制的这口锅,除了那家铁匠, 谁也不知道这锅跟底下的炉子是个什么构造。

一时半会这生意还抢不走。

何霜降只见别人做过, 她自己不曾上过手,因此先在家里试了一遍,她不大会生火,幸好有何大牛把控着底下炉子, 上面只消一边转一边摊开就好了。

中午还剩了不少菜,周老先生是不可能吃剩菜的,若非得已,她自己也不愿意吃。至于何守文她如今是懒得管,吃的啥她也不想过问, 周老先生愿意叫他一道吃她也管不着, 每日留够了自家的分量,其他全送过去了。

中午何霜降跟何大牛俩人捣鼓煎饼,饭倒没怎么吃,中午还剩了几块腊肉, 一盘土豆丝也没怎么动过,何霜降突发奇想,把菜放到煎饼里头。

煎饼外面一圈有点硬,靠中间还是软乎的,包着菜也不漏。

放上菜,三下两下卷好一张饼,一切两半,递了一半给她爹。

薄薄的饼皮裹着腊肉跟土豆丝儿,吃起来鲜香,滋味够,就总觉得少点什么,看着橱柜里一小碗豆瓣酱,这才想起来,用小勺子舀了一点,抹在饼上,这下再吃,果然这味道更足了。

何大牛匆匆忙忙吃完,催促何霜降重新摊一张饼,马上还要带回去给张氏,今儿耽搁了不少时间,看了眼外面的日头,急匆匆走了,再待下去,就到下半晌了。

等人走到门口,何霜降这才想起来什么似的,赶紧追出去

“爹!明儿别忘了带米粉跟大酱!”

“恩,晓得了”

既然这饼子能裹肉,那也能裹鸡蛋,白菜,总之想裹啥裹啥,原本想当个顶饱的小吃卖,想不到还能做出花来。

既如此,明个她就负责摊饼子,让爹管着那边已经做好了的南瓜粥跟南瓜炖牛奶,还有卤蛋。

这几日箱子里的铜板,加加减减,就剩了二百来文,原本想将云香给的一两银子用了,结果第二天生意不错,用来买东西尽够了,便没有用。

这钱过几日还是得还给她,哪怕真的借,也得打上借条不是。总之这份心意她收下了,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想跟别人借钱的,觉着心里不舒坦。

这摊子生意暂且这样有声有色的摆起来了,每日进项也越来越多,这饼子一出来,更是引得他们这位子不好的处儿成了旺市。何大牛自己打的桌子早就搬过来了,拢共三张,单留出一张给妇人孩子做,剩下两张坐的都是大老爷们。

十来个位子,一上午都是满满当当的,时不时听见吸溜南瓜粥,再吃上一口煎饼的声音。

一个煎饼两文钱,加料另算,目前可以加的就是腊肉,煎蛋,土豆丝,炒白菜。

加素菜一文钱,荤菜三文钱,何霜降对外说的也好听,上谁家也买不到腊肉,何况这油煎的鸡蛋,不管是腊肉还是鸡蛋,瞧着都油汪汪的,闻着也让人流口水。

再一个就是何家自酿的酱,这个味儿独特,吃起来也香,吃惯的人都上瘾,必须得天天来买一个,不买似乎就缺点什么似的。

跟何家摊子的门庭若市相比,那边卖阳春面的摊子就显得分外可怜起来,一开始这边人多,何霜降家朝食卖尽了,不少人懒得走动,就转身去买隔壁摊子上的东西。

结果一尝,呵忒,这什么味啊!

原本七分的味儿,再跟何霜降做的吃食一对比以后,就剩了三分。

那家女人每日气的锅不对锅,碗不对碗的,动静大的只差把桌子推倒了。人家客人也不愿花钱买脸子看,自然是更不愿去她家了。

倒是那家男人,一直跟往常一下,默不吭声的下着面,时不时撞到何大牛的眼神,也忽闪一下,随即偏过头。

何霜降每日只有那么些精力,多得实在分不过来,每日能卖的东西也少,虽说大家一时图新鲜,愿意排队来她这儿买,时日久了加上天一冷,谁也不愿意遭这罪啊。

另,贺婶子家的奶牛渐渐不产奶了,昨儿也就提了小半桶过来,今儿不少婶子抱着孩子排了半天队,结果啥也没吃上,这让她不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这牛奶没了,南瓜炖牛奶也该下了,何霜降看着桌上的鸡蛋又开始发愁了。

冬天鸡也是不下蛋的,准确说天冷以后都不愿下蛋了。这茬过去,接下来买啥呢?何霜降急得晚上都要睡不着了。

田里没啥活儿,家里也有张氏看顾,因此何大牛才能过来帮衬她,否则她一个人着急忙慌的,肯定不行。

甭管后面买啥,这眼下的生意还得看顾好,别回头芝麻西瓜都丢了。

南瓜牛奶不卖了以后,红枣米糕被摆上了摊。

她花了一下午,将原本就会做的米糕重新研究了一番,势必要做出味道绝不一般的样式。

将米粉加糖和匀,再加去了核的红枣,和匀了以后装进模子里,擀平整以后直接上锅蒸,里头加了发面,加上火候掌握的好,蒸出来的红枣米糕蓬松柔软,空气里漂着枣味儿,又混着新米才打出来,那种沁人心脾的甜味儿,直直抓着人的肚子,叫人止不住咽口水。

等蒸笼上的白气散了,何霜降这才看清里头的米糕。

之前做月饼,是何大郎画样,何大牛刻的模子,顶不错的,等大哥回来,又叫他画了个样子,做梅花形状的。

何大牛这木匠手艺叫何霜降打造的愈发纯熟,做了一个大模子,上面刻着十几朵细腻的梅花,每个梅花占了一小格,乍一看都一样,仔细看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有的是单瓣,有的是重瓣。

等模子凉了一些,何霜降一手拿着一块湿布,将模具倒扣到案板上,手按着底,轻轻一晃,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就脱下来了。

刻着梅花的底却没那么好脱,得盖上湿布,等凉透了以后方才好拿下来。

何霜降也不急,仔细打量已经脱了模的侧面,红枣也被蒸透了,边缘化掉的部分将雪白的米糕染上一点棕红的印记,倒也印了几分雪中红梅的韵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