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蓁一路走一路看,时不时的还去问问价钱,开始,沈昱还以为郁蓁只是对这个感兴趣,眼见着郁蓁问了一路,沈昱猜到了郁蓁的意图,在她又问了一家货物的价钱之后,沈昱拦住了她:“如果不买不要再问了。这里的买卖都是拉帮结派,已然各自为政,外人想要介入很难的。”
郁蓁遗憾的叹气:“我看这些生意好像还挺好的,想着看以后有机会了是不是能分一杯羹的。”
沈昱笑着摇头:“在这里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各路神仙你都得打点好才是,否则很难做起来的。”尤其是这码头生意,其实大多都是帮派创立的,灰色地带甚多,也相对危险。
这个道理郁蓁也懂,也是,就是现代,要想介入一门生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的。郁蓁遗憾作罢。
见郁蓁一脸遗憾,沈昱默了默,终是开口宽慰道:“不过,也不用着急的,左右知道了价钱,我们日后去东安府也可以参照一二。”
郁蓁瞬时又扬起了笑容:“也是,这也不算是做无用功。”
见郁蓁又是一脸明媚笑容,沈昱的嘴角轻轻的扬了起来。
郁蓁这边跟沈昱两人说的热闹,沈晴两姐妹也甚是兴奋。长这么大第一次逛这种大市,快活的跑前跑后,兴奋的东看西看个不停。
看着俩孩子兴奋的样子,郁蓁也是大方的掏了银子给她们买了不少看中的小吃食,什么桂花糕,米浆馍,罐罐肉什么的,把俩孩子给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走到租船的牙行的时候,两人都吃了个肚儿圆。
跟沈昱走进牙行,打听了一下船只的情况。现在没船。
现在秋高气爽正是出行的好时节,出行的人不少,用船的自然就多,此去东安府少说七八天的路程,不是天天有船的,现在差不多一旬发一次,郁蓁他们刚好错过了时间,估摸着要在这里等上十来天才能走的。打听了几家都是这样。
郁蓁颇是有些无奈:“看来,我们还得在这里等上一等。”他们现在不赶时间,等是无妨的,但却有点打乱了出行的节奏,尤其是费银子。在这里住个十来天,天天都是要抛费不少银钱的。
这里去东安府也挺贵的,按人头收费,一人十两银子,四个人就要去掉四十两。这还只是路费,到了东安府就更是要花不少钱的,住处、置办家伙什儿,这样样都要花钱。唉,不敢算,越算心越慌,看来,去了东安府得赶紧找到营生才是。
不过,郁蓁也只稍稍郁郁了一下,很快恢复了过来,罢了,现在左右是走不了了,不如去逛逛,就当是旅游,难得出来一趟。
见郁蓁仿佛兴致不高的样子,沈昱看了看河岸,提议道:“去码头走走吧。”那里近水,热闹,新鲜,人也多,想来她应该很快忘掉这点子不快的。
河岸边很热闹,好些人都从高高的河堤上往下走,阶梯很高,足有好几十阶,看起来甚是气派。码头上也甚是热闹,人来人往。沈昱一提议,郁蓁也心痒了起来,嗯,说来,她还没怎么正经见过码头,今日就当是开开眼界了。
一行人往下走去。阶梯有些陡,想想沈昱的腿,郁蓁有点不大放心,扶着沈昱往下走去。
走到码头的时候,郁蓁才要放开沈昱,才恍然发现,不知怎的,原本是她扶着沈昱的,竟然现在变成沈昱扶着她了。迎着郁蓁疑惑的眼神,沈昱若无其事的放下手,缓步往前走去。
郁蓁盯着沈昱的背影,心里暗自叮嘱自己,下次千万不能疏忽了,得要注意,沈昱现在严格说起来还是病人呢,怎能让他照顾自己的?
码头很热闹,岸上卸货的搬货的,叫卖的人声鼎沸,船上还有炊烟袅袅,有人在船上做饭。这等情景,郁蓁没见过,饶有兴趣的看着。
突然,前面急急慌慌的围了一大群人,里面仿佛还有嚎哭声,一听这声气儿不对,郁蓁连忙挤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孩子溺水了,一个妇人正搂着孩子哭嚎。
只见这孩子牙关紧闭,浑身发软的样子,郁蓁直道不好,连忙挤了过去,还好,孩子身上还是热的。
郁蓁忙忙的对妇人道:“孩子情况不好,快让开。”
郁蓁着急救人,一把就将妇人给推开了。
那妇人哭得都有点痴傻了,任由郁蓁把她推开瘫坐在地上再是没有力气站起来的。
郁蓁抱起孩子试探了下,还好,这孩子心跳还在,还来得及。
郁蓁连忙将孩子肚子朝下放在自己腿上,让他的腿跟头都垂下,一只手使劲拍打他的背部,另一只手迅速打开孩子的嘴巴将他的舌头拉出口外。
一阵操作过后,孩子猛的咳嗽出声,接着哇哇的吐了一阵黄水。周围的人都是松了口气:“有救了,有救命了。” 那瘫坐在地上的妇人已然扑了过来,紧紧搂着孩子放声大哭了起来。
见孩子脱离危险,郁蓁松了大口气,稍稍缓了缓气转身走了。
沉默的走了几步,看着一旁默然无声的沈昱,郁蓁终是迟疑的问出来:“今日你可怪我多事?”
不怪郁蓁担心,就是郁蓁自己,当时救人的时候没有多想,救完人也忍不住心有忐忑。今日还好她是救成功了,要是没救成功,那说不得就惹下了大麻烦。
看看那孩子跟夫人的穿着打扮也知道,必然是有钱人家的人,现在的他们跟人家对上,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
沈昱抬眼着郁蓁:“如果重来一次你还会救么?”
郁蓁没有迟疑:“还是会救的。”
沈昱看着她,一双琥珀眼金芒熠熠:“既如此,按本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无需后悔,更无需多思多想。”
郁蓁定定的看着,捂着胸口长长的吐了一口气:“你成功的安慰到我了。”
郁蓁笑的阳光灿烂,沈昱微微的勾起了嘴角。
几人走了没几步,后面却是有人急匆匆的叫道:“恩公请留步。”
来者是个管家模样的人,果然,来人走近对着郁蓁二人拱手道:“恩公请留步。多谢恩公救了我家小公子,在下白荣,奉我家主子之命前来相请恩公当面致谢。”
白荣?姓白?沈昱眼眸微动。
原来是郁蓁方才救的小男孩家的管事。人诚心相邀,自也不必故意推脱,郁蓁几人随着这管家去了。
这船跟一般的行船形制有所不同。
见郁蓁疑惑,沈昱在一旁解释:“此乃官船。”
哦,原来这就是官船。难怪。
郁蓁一行登船,立马就有婆子过来上了茶,对郁蓁笑着解释道:“恩人请稍稍宽坐,我家三奶奶即刻就过来。”
说是即刻,还是等郁蓁喝完一杯茶才过来。
果然是方才搂着孩子哭那妇人,只见她已经换了一件衣裳,郁蓁垂眸明了,怪道等了这么久,原来是换衣裳去了,有钱人家果然讲究。
这妇人一走过来,立马就对着郁蓁福了一礼:“多谢恩人救命之恩。”
郁蓁忙忙起身还礼:“举手之劳,夫人无需介怀。”
那妇人笑道:“救命之恩怎是举手之劳,恩人太客气了。”
一番客气过后,两人互通了姓名,原来这妇人夫家姓白,娘家姓刘,名静云。
刘静云也知道了郁蓁的名字,笑着客气的道:“沈娘子请用茶。方才多有怠慢,还请恕罪。”
哎妈呀,终于不用叫‘恩人’了,郁蓁松了一大口气。
刘静云着重的感谢了一番郁蓁:“今日真是多谢沈娘子了,今日如不是有沈娘子相救,我都不知道怎么活了。”刘静云一阵后怕的哽咽起来。
郁蓁心有戚戚,儿女总是父母的心头肉的。见刘静云还是一脸后怕,赶紧宽慰道:“这是小公子吉人自有天相,过了今日这难,小公子必定后福不断。”
刘静云拭了拭眼角:“借沈娘子吉言了。”
两人慢慢的说起了话来,从一些天气风土人情,说到了在此处的原因,只听刘静云道:“我是从娘家回程途径此处稍作歇息,谁知竟然出了这等事儿,可是将我吓的够呛,回去定要好好烧几炷香才是。”
郁蓁点头附和。
接着,刘静云又道:“听沈娘子口音不像这紫水的人,不知沈娘子因何会在这里?”
郁蓁笑道:“我们是从隔壁县过来的,准备走水路去东安府。来的不巧,现在没船,要等一阵才能走的,所以干脆就便转转,好巧就遇到白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