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缠秋,水存风+番外(105)

作者:平沙万里尽是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彼薪见流复生气,自知这样做就会有这样的后果,赔十二分的笑,人蹭到流复面前,搂了他,玩笑道:“要不朕把你也抢了?”

流复肩膀动了动,皱着眉,手搭在彼薪胳膊上到:“你别说这样的话,我问你,杜聘这事是不是已经定了?”

“没有,最要紧的是看你的意思。”

“一会我就问他去,天底下哪有一仆侍二主的道理?”

彼薪松开流复,收了笑,道:“要朕说,你不必问,你若问了,他自然说与云平斋没有半点瓜葛,你且看他身上有没有云平斋的影子,若是有,那就是和梅若君有往来了。”

“梅若君还差着那两个侍从,非要了杜聘去做什么?”流复不解道。

“梅若君说的是心悦杜聘才貌,要留在身边做个体面家臣。朕也想了若他去东瀛,朕就撤了他的奴籍,封个遣渡使,不比现在尊贵?你是体恤他的,这样不是都好。”

流复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他现在在京城也算体面了,置了宅子,出了宫门都当是个爷,往后养几个养子小徒,照样有人送终,我看很好。”

彼薪道:“人嘛,不愁吃穿了,就讲究个人前体面,只要在这宫里一日,他就是体面不了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他这样的机会去外头搏一搏;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个你这样的主子,是真心实意地顾念着他的。”

“好好好,被你说的,我一点脾气也没有了。”流复长叹一口气。彼薪看他这是松口了,就笑着夹了块玉团瑶柱喂到他嘴里。

“可就算去了东瀛,杜聘要是不得宠了,还不是可怜?”流复嚼着吃食,挑了眉毛道。

“这不有你这个娘家在吗?大不了让他回来就是了。”彼薪憋着笑打趣道。

流复看着彼薪一口松子海□□统共嚼了三口就咽进肚子里了,“啧啧啧”得道:“你自己听听这都什么话,搞得好像是我要嫁妹子一样。”

“你别说,这杜聘若不是个男子,朕得封他个公主去和亲。说实话,朕听那梅若君只要一个杜聘就心满意足了,心说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咔嚓’一声掉在朕眼前。”彼薪说得高兴,也没注意流复的表情,继续眉飞色舞道:“以一男子使两国修好,和睦安定,这笔买卖划算。”

彼薪余光瞥到流复一动不动的看着自己,他有点慌,赔笑道:“朕随便说说,你决定,你决定。”

“我不是说杜聘的事,你说话说的高兴就吃得这么快,伤脾胃,多嚼几口再咽。”

彼薪见流复没生气,只是盯着自己吃慢些,就那筷子指了小碟子里的时蔬,笑道:“那你把这菜吃了,朕就慢些。”

“我不爱吃肉的时候就逼着我吃肉,如今爱吃肉了,又逼着我吃菜。赏我碟爱吃的就这样难。”流复对着那时蔬喃喃道。

“我也是怕你饮食不调伤了身子,仔细吃了,朕也不和你磨道。”彼薪到此时碗里的稻米已经见了底,而流复那碗才动了两口。流复瞧瞧彼薪,藏了笑在嘴角,就夹了那时蔬裹着饭咽了下去。

第86章 谨詹事劝主争权 贤才子说帝改制

次日,朝会之后,流复回府听唐画说说近日事宜。唐画把流复不在府中大半年的公务往来文书递给流复查阅,流复瞧了都算处理得当,朝廷也没给府中派什么事,都是和一些亲近大臣的来往。

那唐画对流复道:“主子,臣下以为眼下主子病愈该重回朝堂,否则一日不在朝中,中伤陷害之事就不能断绝。前些日子主子不在京城,可关于主子的风言风语就没断过。言官上的折子全让陛下扔了回去,但这是堵不住外头人的口的,咱们得有所行动,站稳了脚跟才不怕旁人构陷。”

流复合上那些文书,仔细瞧着唐画道:“这上面的人本王都知道,你能与他们搭上线也是废了很多心思,本王写的几次文书你也该瞧了,除了移民入川的事,还有几样商贸赋税的草案。可本王到现在还没见你把商贸政策的方略拟好呢。”

“回主子的话,臣下知道主子一心向民,可如今主子久不在京城,这朝堂上的影响力不及几家势力,更别提熠王那里,若此时去动商贸这块肥肉,怕许多人要从中作梗。”

流复看唐画眉头紧皱,心事重重地躬身回禀,他言辞恳切道:“本王无意于他们争什么权,本王只谋国策,利的是万民。既然本王身在此高位,能多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都是值得的,旁人攀扯便去攀扯,本王不放在心上,你也不必太不忿。”

流复又起身扶起唐画道:“你的忠心本王懂,肯在本王面前说这些,是你为了全府考虑。但你也要是明白本王的脾气,与人性子相投或策论相合还能来往,若为了结党争权,本王断断不肯走穴。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也伤不了本王的根基,自不必去理会。”

唐画抬头看着流复,叹了口气,对外头一挥手,一个侍从端了案进来,里面摆了一摞文书。流复拿起文书一看,原来唐画早把方略拟好了,只是他还是不赞成流复这样贸贸然地又推变革才迟迟不肯把方略呈上来。流复笑着拍拍唐画的肩,自顾坐回黄花梨木的灯笼椅上仔细阅览那方略。

流复看完这些,点点头道:“拟得还算工整,一会写几封文书去请几位大人明日入府来一同商议。”

“是,臣下还有一件小事,讨个示下。”

“说便是。”

“回主子,有些主子的追慕者与熠王府不睦,时常打着咱们府的名义抨击熠王那里,本也不算个事儿。只前几日熠王府詹事姜慎被人当街砸晕在地,行凶者戴着碧色面巾,出了事儿一哄而散。传来的信是姜慎并无大碍,只是年岁大了还要在床上休养几日,那里的意思可能要去京兆府尹报案。臣下想,怕闹大了再给您添麻烦,想去熠王府私下解决了,主子看是怎么个说法?”

流复听了原来是这样的事,便道:“这姜慎到底也不是咱们府里伤的,那些容巾算起来自是一支势力,不是咱们在管,你只管去慰问就好。他们若要告就去告,当街行凶在哪儿也是说不过去的事儿。礼吉与本王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生分,要闹就闹,该告就告,咱们府低调行事不去掺和就好。”

“是。”

二人说完这话,流复打发唐画下去,自己端了茶饮了一小口,站起身好像要四处走走。杜聘从边上跟了上来,流复手中的茶突然就是一个不稳泼在杜聘衣服上。

“奴才疏忽,惹到主子了。”杜聘赶紧行礼告罪道。

流复摆摆手,把茶盏递给一旁的小侍从,一把拖起杜聘,用手去掸杜聘的袍子。流复看见他那柳腰间挂了几样配饰,他定睛细瞧,有一件与香囊类似的荷包挂在他腰上,上面绣了两个字“御守”。流复不知这御守是何意,但他认出这是倭缎材质,必定是与云平斋的有关。

“无妨,没拿稳罢了,你去换身衣裳再来。”流复冷冷看着那御守,不动声色道。

“奴才这就去。”说罢杜聘小步出了堂中。流复看着他的背影,蹙了眉,心下又酸又涩,但真要他闹开来把杜聘留下,流复也做不出来,既然他生了那样的心,自个何必去管?流复闷闷地坐了回去,看着窗上的镂空木纹出神。

这时日到了四月孟夏,流复与几位亲信的朝臣商议定了商贸政策的方略,流复牵头在朝会上提及此事。

“启禀皇兄,自开国以来推行重农抑商,以稳百姓安定。而时至今日民情早有不同,民间商贾往来日益密切,许多无田产的民众借贸易货物维持生计,可政策严苛,走卒商贩在各地行走困难,且地方‘栏头’收税混乱缺少管束,常有欺压百姓贪污腐败之事。所以臣弟以为民间商贾之道应有变革,多多藏富于民,若放宽经商之路,于国家征税也有裨益。”流复一一禀告。

彼薪站在龙椅前,背了手来回踱步,并不答话。

吏部尚书柳江晓出列行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玄亲王之策可行,战事刚歇,国库空虚,各地又时常遭遇天灾需要朝廷救济,现下朝廷正是缺银子的时候。放宽商贾,国家可增收赋税,又不用去打土地的主意,让农家多歇几口气,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些。”

户部钱侍郎也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柳大人的话欠妥当,如今国库确实空虚,可不能为了增加赋税就动了民之根本,前段时日移民入川之事已经在地方上实施,待百姓入川开垦荒地将增收不少,何必杀鸡取卵?”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