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杜亚芳有什么弱点呢?这还真让黎颖想出了一个。
只有黎颖这个看书之人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杜亚芳下乡之前其实是有一个对象的。而她的对象也是一个知青,叫潘大海,据说他们俩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只不过他们两人没有分在同一个地方,这才使得自己村子的人,以为杜亚芳是一个单身的女知青。
黎颖相信,只要找到杜亚芳原来的对象,把杜亚芳和潘大海交往过密这些证据交给黎建青和万秀珍,他们俩一定会知道杜亚芳是一个贪图享乐的女人。
只有打破杜亚芳完美无缺的假象,那么黎建青和万秀珍才会真正的看清杜亚芳的为人。
黎颖琢磨着,一会儿就回屋,给那个潘大海去一封信。
说起来,潘大海还以为杜亚芳是迫不得已才会嫁在了村子里,此时的潘大海想必还心疼着杜亚芳的遭遇呢?
她得早早的去信,让潘大海知道真相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不长,大概写20万字左右。顺利的话,预计下个月可以完结。
希望各位小天使多多支持呀!
第7章
正月十五过了几天之后,在家里的黎颖没有收到潘大海的回信,但是在部队的黎建青却是收到了来自杜亚芳的信件。
“二排长,你家人给你写信了。”
黎建青那边心里十分纳闷,他嘀嘀咕咕的说道,“是吗?怎么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给我来信了?真是有点奇怪。”
“你快别磨叽了,说不定是家里有啥急事呢。”那个穿着军装的壮小伙催促着说道。
听他那么一说,黎建青心里顿时咯噔一跳,他脸色霎时间就变了,连忙小跑着过去伸手接信。
黎建青看了下信封,写信人是杜亚芳,她的字迹黎建青很熟悉,毕竟过去一年里他们交往过程中没少通信。
黎建青心里焦急的拆开信封,开始阅读信件的内容。
杜亚芳刚开始在信里表达了对黎建青的思念之情,然后又委婉的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她做错了什么,黎颖似乎对她有意见,在家里拐弯抹角的和她不对付。最后又抱歉的说道,她身为他的媳妇,没做到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心中很是惭愧,特此来向他说对不起。
这封信在谁看来,都是一个新进门的受委屈的小媳妇被她的小姑子欺负的事儿。
黎建青心里怎么也想不明白,过年他在家的时候,明明相处的很融洽的媳妇和妹妹,怎么会在短短几天之中变得针锋相对起来。
黎建青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二排长,家里出什么事儿了,怎么还叹气了?”送信的那人是黎建青的战友,他刚才没走,看见黎建青脸色不对,于是关心的问道。
黎建青烦躁的摸了摸头发,然后对着眼前的人诉苦说道,“你说这家里的女人怎么就不能安安分分的和谐相处呢?”
“怎么?你新娶进门的媳妇和家里的老娘吵起来了?”那人一脸同情的看着黎建青,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劝说道,“二排长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都说婆媳是天敌,你怎么能指望着婆婆和媳妇能友好相处呢?那个呀,太不现实了!”
黎建青转头看着身旁的人,一脸惊讶的问道,“诶,你这话说的好像是很有经验似的,怎么,你家里也不安宁?可是,战友们都说你家媳妇特别的孝顺懂事啊!”
那人也叹了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解释道,“我媳妇是孝顺,但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总有牙齿碰到舌头的时候。”
黎建青追问道,“能给我具体说说嘛?”
“哎,好吧,看在同病相怜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吧。”那人接着说道,“我们家里兄弟三个,我是老大,这些年都靠着我的津贴生活。老二和老三这几年大了,能在老家挣工分了,本来我还挺高兴的,但是他们岁数大了,就意味着要娶媳妇,家里穷,只能我拿津贴补贴。这样一来,我媳妇就感觉委屈了,说是靠着我养活一大家子人,她在家里伺候老人,养育孩子,一年到头竟然连一件新衣服也穿不上,总是闹着要分家。我爹娘不同意,这不,总是闹矛盾呢……”
他说到这里,摇着头叹了口气。
他说完之后,好一会儿黎建青才说道,“我家里到是没像你家那样闹分家,你也知道,我家就我一个男娃,我下边就一个妹妹……”
黎建青的话还没说完,那人就抢先说道,“你家里人少,照理说比我家的情况要好很多啊,你心烦什么呢?”
黎建青甩了甩手里头的信件,无奈的说道,“这不,我媳妇来信说,我妹妹不知道为什么看她不顺眼,她心里委屈,找我抱怨来了。”
那人想了一会儿,问道,“你妹妹多大年纪了?是不是岁数小不懂事啊?”
黎建青摇摇头,回道,“我妹妹是个大姑娘了,今年都快要高中毕业了。”
“哦,这样啊……”那人这样说了一句,之后没再说些什么,他似乎也想不到能怎么解释,只能沉默了下来。
又过了一会儿,那人说道,“行了,别想了,我们该去训练了。”
“好。”黎建青回答完,俩人肩并肩走了。
在家里待着的黎颖可不知道女主写信给男主抱怨她了,此时的她正准备着去县城里上学。
原本的黎颖还没意见她是一个高中生的身份,但是她娘万秀珍的一句话,让她瞬间想起了这一茬。
“幺儿啊,你过两天就要开学了,这是这学期的学费和第一周的生活费,你收好了啊。”
黎颖瞳孔震惊的表示道,“什么?开学了?”
万秀珍摸着黎颖的脑袋,笑得十分的慈祥的样子,说道,“是啊,你忘啦,你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这学期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可惜现在不能高考了,要不然你肯定能考上一个大学。”
这时黎颖似乎也反应了过来,原来原主还是一个高中生。她这些天心里计较着女主杜亚芳和潘大海的事情,就忘记了这件事,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她这个上辈子大学毕业的人就又要上学去了。
万秀珍说完上面的话,接着又笑着说道,“不过就算是高中毕业,我的女儿也是咱们村子里最厉害的。”
这话倒是实话,现如今七十年代的农村,不要说高中毕业生了,就是初中毕业生也没有多少人。很多农村娃在村子里上了几年小学,更有甚者有些女娃子一天学都没上过,就下地挣工分去了。
像原主这样,一直念到高中毕业的女学生在他们村子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其中不仅是万秀珍宠爱原主的缘故,更重要的一点是原主的爹是为了抢救部队上运输的重要物资而死的,死了之后部队给了补贴金,靠着这个钱,万秀珍养大了儿子和女儿,并且才有钱供原主念书。
黎颖脑子里回忆起了这些事儿,很快十分感动的对着万秀珍说道,“娘,等我毕业了,我一定会孝顺你的。”
最起码不会让你沦落到一个人生活在乡下,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
第8章
万秀珍听了黎颖的话之后,心里很是感动,她摸了摸黎颖的头发,然后说道,“娘知道你孝顺,但是幺儿,娘以后有你哥养老呢。你一个姑娘家,只要嫁个好人家,生儿育女,幸福的过完一生,娘呀,就心满意足了。”
万秀珍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她对于女儿的要求很简单,没有过多的奢望。
黎颖对于万秀珍的心意虽然懂,但是却不是很赞同。她虽然嘴上笑呵呵的应着,但其实心里却在吐槽。
伟人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一个有学识有文化的大好女青年,何必要把自己拴在家庭上呢?黎颖还想着要完成原主去文工团唱歌的梦想呢!
是的,原主的梦想不是进厂当一名光荣的工人,而是去文工团唱歌。原主以前在学校里参加过几次文宣队的活动,所以有过表演经验。她十分喜欢这种在台上的感觉,感觉得万众瞩目,让人特别的着迷。
正巧黎颖上一辈子也是干这行的,所谓熟能生巧,这辈子黎颖也准备继续唱歌。
就在黎颖和万秀珍说说笑笑的时候,穿着一身红棉袄的杜亚芳推开门走了进来。
“娘,妹妹,你们俩说什么呢?笑的这么开心。”杜亚芳眨巴着眼睛,温柔的笑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