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宠婢她跑了(121)

长卿忙唤了声,“福公公,拿过来与我吧。”

等得福公公上前,长卿这才见得他手中端着的那盘子翡翠珠子,已然些许沾了血迹。殿下抬手要挡,“污秽之极,你碰不得。让司物坊去办便好。”

长卿却笑了笑,“无妨。长卿拿回去,让她们清洗干净了,在与殿下重新穿好。改日再与殿下送回来。”

凌墨便也只好由着她。

长卿让福公公将那珠子交给门外舒嬷嬷装好,方才起身拉着殿下去软塌上落坐了下来,“听阿爹说,殿下昨日都未曾睡觉?长卿正好在此,守着殿下睡一会儿再走。”

凌墨几日来战事烦心,入了睡,却也时常惊醒。昨日夜里亦是通宵达旦。眼下,却被她扶着躺下了。她自落座在软塌前,与他揉着额角的穴位。那玉指娇娆,捏的他几分舒适,他方才放松了几分精神,渐渐入了睡。

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软塌前的人已经不见了。

凌墨这才传了福远进来,“娘娘何时走的?”

福远道,“娘娘陪了殿下好些时候,等得要用午膳了,方才被舒嬷嬷劝着回去了紫露院。不好饿着了小皇子。”

凌墨心疼得紧,又吩咐福远。“替孤传话与紫露院里,问娘娘吃食与睡眠可好。”

福远忙是一拜,“是,殿下。”

前朝战事吃紧,后宫之中,也跟着紧张起来。

长卿行动不便,自那日之后,便就没再去过勤政殿。只每日由得福远与卓小北给二人传着话。互问起居安好,如此一过也是小半个月。

这日晌午,邢姑姑却亲自来了紫露院里,传的是陛下的旨意,宣长卿去养心殿里,陛下有话说。

长卿让卓公公备了轿子,一路行来养心殿的路上,长卿便与邢姑姑好生打探了番,“姑姑可知道,陛下传召长卿是什么事情。”

长卿本想着邢姑姑平日里处事周正,不过是随口一问,向来邢姑姑直道一句,“娘娘到了便知道了”,或是,“圣上的意思奴婢也不好揣摩”云云。可不想邢姑姑今日倒是全没藏着掖着,还未行到养心殿,先与长卿交代了些背景。

“娘娘该是还不知道,今日晌午柔妃娘娘带着小皇孙来了养心殿里。本也是前几日便派人来请旨的,想让陛下给小皇孙取个名字。陛下近几日想好了几个字,今日才让奴婢来宣娘娘去,也让娘娘给腹中的小皇孙选一个名字。”

长卿这才明白,“柔妃娘娘也在?”

邢姑姑微微颔首,“柔妃娘娘带着秦王妃,都在养心殿内候着呢。不过陛下说,等着娘娘来了,再起身见人。”

轿子在养心殿门前停下,长卿方被舒嬷嬷扶着入了院子。

邢姑姑将她带进来偏殿的时候,长卿果真见得柔妃与连宝轩都在。柔妃还亲自抱着那小婴孩儿,正坐着椅子上等着陛下。

长卿自与柔妃作了礼,再与秦王妃问好,面上客套着寒暄了两句,她的目光便不自觉的落在了那襁褓中的小人儿身上。梦中那孩子可爱,是个乖巧可心儿的,只是这辈子,怕是该与她有缘无分了…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陛下便被邢姑姑扶着从外头进来。

柔妃带着秦王妃,齐齐作了跪礼。唯独长卿却是被陛下亲手扶了起来,“你身子重,不必多礼。”等得陛下上座了,方才与众人道,“今日是家事,你们也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

柔妃却不急着坐下,却与皇帝盈盈一福,“陛下可要看看您的皇长孙?”

皇帝抿了抿唇,只让邢姑姑去将那襁褓接了过来,方才观了一番孩子的眉目,赞叹了几句,“倒是与旭儿相像。”

柔妃笑着,看得出来是打心底里的高兴,“这眉目呀,便跟旭儿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旭儿也像陛下您,这孩子,自是也与陛下生得几分相似。”

柔妃话说得好听,便又拉着连宝轩与皇帝见过了礼。因的皇帝病重,秦王府纳妃的事情,也未曾参宴,这还是头一回见得新妇,便让邢姑姑将早准备好的凤钗珠宝取来,作了赏赐。

一番周旋纳礼之后,皇帝方宣了江弘入来。“这孙儿们的名字,朕便让江弘草拟了几个,叫了长卿来,便是让你们一同挑一挑。”

长卿见得江弘手里端着个檀木置物的盘子,上头几张小纸,每张纸上各写着一个独字。长卿倒也不紧不慢,肚子里小人儿却是几分活泼,好似想要给自己选名儿似的。长卿忙抬手放在肚皮上,好生安抚了一番。

柔妃已然跃跃欲试,跳着眼角,瞄着江弘手中纸张上的字来。

却听得皇帝对江弘道,“便让太子那边先选。”

长卿已然察觉,柔妃心中该有所腹诽,便忙与皇帝道,“长卿腹中的还不定是皇子或是皇女。还是先让秦王妃选吧。”

柔妃听得,心中几分悦然,只觉这丫头还是有些分寸的。

可皇帝却道,“太子是嫡长,你月份小些也不影响这孩子的尊贵。”皇帝说着,便又强调了一声,“这是圣旨。”

长卿听得这话不由分说,方起身作了作福礼,“那长卿便与秦王妃一道儿看看吧。”

皇帝也算是默许了。

柔妃听得,便忙凑着连宝轩旁侧来,一同看看。

江弘这才将那些小字送来二人跟前儿。长卿一眼看过去,便看中了“翊”字,上辈子她与翊儿是母子,相伴三年。可她无意间扫了一眼柔妃的目色,也是流连在那“翊”字上的。

长卿这才定了主意,抿着唇,抬着袖口去了一张红纸过来,望向上座,“陛下,您觉着‘誉’字好不好?”

还未等皇帝开口,柔妃便忙着将“誉”字夸赞了一番,道是袭承自太子盛誉,那是多好的福荫。

柔妃那般小心思,皇帝自是看在眼里,江弘拟定的那些字,他也都一一看过,意头最好又最独到的,便是这个翊字。敏捷而渊博,又有新生之物滕然勃发的态势。皇帝本以为长卿会选这个字,不想她却是选了另一个。

皇帝却道,“誉字简,名美也。长卿目光不错。”

长卿忙与陛下谦让了一声,又与秦王妃道,“长卿觉着秦王这小皇孙生得乖巧,将来定是敏捷的,秦王妃不如就选这个?”她说着抬袖将那个红色字帖儿取了过来,递过去连宝轩眼前。

柔妃未做多想,忙帮着接了过来,似是寻得了期待已久的宝贝,又望向上座的人,“皇上,臣妾也觉得,翊字颇好。”

皇帝看了看长卿,便也明白她是在与他说,秦王之子为长孙,她理应谦让。“既然如此,那便由得长卿的意思。”

柔妃面色大喜,一旁连宝轩也跟着与皇帝作了谢礼。

皇帝却道,“等得长卿孩儿出世,朕,再与你想几个好的。”

柔妃和连宝轩听得这话,方才还欣喜的面色,忽的就沉了下去。长卿却忙与皇帝道了谢。

三人又与皇帝说了一会儿话,方才没再打扰皇帝养病。先后从偏殿里出来了,正往外头去。

柔妃得来了孙儿的新名字,正抱着孩子乐着,“翊儿”“翊儿”地哄得没停,好似是与长卿说来听似的。

连宝轩却是行来长卿身边,与她寒暄了两句。

长卿到没什么好与她说的,不过是连宝轩说着,她答着。又想起连将军战死沙场的事情,与连宝轩问候了一声。连宝轩听得这话,面色顿时不大好看。

等行来养心院外头,长卿正要上轿往东宫里回了。连宝轩方与长卿道,“太子殿下不日便要领兵亲征瓦剌,也请娘娘,帮宝轩与殿下问安,愿他早日凯旋而归。”

第72章 . 君远行(3) 走水

这是长卿头一回听到这个消息, 面色上的惊讶,全然被对面连宝轩收入眼底。“娘娘看似还不知道?这也难怪,殿下该是不想让娘娘担心。”连宝轩捻着帕子掩了掩嘴角的笑意。

长卿方才回神过来,“长卿替殿下多谢了秦王妃的好意。”

她无暇与连宝轩斗嘴争胜, 只扶着舒嬷嬷上了轿子, 吩咐起了轿, 方与一旁跟着的卓小北道, “你先行去勤政殿中通传一声,便说我去探探殿下。”

卓小北依着吩咐先行开了。

小轿一路往勤政殿里去,今日艳阳高照,长卿却全没了心情。梦中与瓦剌大战的景象一一在眼前飘过,她不觉手心都发了寒。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