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父打断简爷爷的话:“爹,不用哥哥们给粮食,既然你们跟我过,那我和红妹就养得起你们,房子是我占了便宜。”
“好好好,我们幺儿果然是最孝顺的。”简奶奶一直有些不高兴,但也没出声,听见自己宠着的幺儿这么说,别提多高兴了,老人就怕子女不孝顺,也不是真的图什么,听听也高兴。
“爹娘,你们放心,我们每年都会给五十斤粮食,还有五块养老钱。”
“对对对,爹娘我和大哥一样。”
“嗯,我们兄弟三也是你们儿子,不会只让老幺给你们养老的。”
简老大赶紧表态,简老二和简老三紧随其后,表示不会让小弟一个人养爹娘,至于房子,他们早就有预感爹娘不会给自己,闹也没用,谁让爹娘就是幺房继承老宅的呢。
“好,好。你们都是孝顺孩子,我知道,不过既然老幺都说了,那你们也不用给粮食了,每年过年一家给十块钱就好。知道你们人多困难,粮食就留着自家吃,我和你娘还能动。”简爷爷面色红润,激动不已,看着儿子们的顿时觉得自己几个儿子生得好,没一个不孝子,这辈子值了。
其实家里需要分的东西不多,房子现在各家还得住着,粮食按人头分,至于钱,村里有果林,每年按公分发。最近几年太干了,果林也没什么收入,家里的钱大多都在黑市买粮去了,剩下的钱不多。不过立新房也不是说立就立的,先得找大队批地基,村里倒是有个小砖窑,但是也得预定,其他的建材也没准备好,起码的一年半载才能真正的立起来。
不过简爷爷本来也没想过让一家人这么快分开,他之所以一过灾年就提分家,是想减少矛盾,大家相安无事,客客气气的,以后还能当亲戚处。要是跟别家一样等几兄弟闹矛盾在分家,和平共处简直是妄想,老死不相往来是常态,更有甚者互相仇视。
特别是他们家前面几个兄弟和老幺年龄相差太多,他们当父母的虽然偏向老幺,但也没想过一直让他几个兄长养着他,老幺媳妇没生孩子前干活一个顶俩,生了孩子后反而经常没办法上工,他们总不能等兄弟间真生出隔阂。
“除了老幺那边有个小厨房,其余各家另外起一个厨房,或者来借大厨房用,东西自己准备,时间你们自己商量好就行,行了,散了吧,明天开始你们就分开做饭吧。”简爷爷虽然很高兴儿子们的孝顺,但还是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亲兄弟明算账,让他们几兄弟都各自心里有数才好。
几个男人各自回房后,把情况一说,除了简母,其余无一列外,都有些怨言,日子刚刚好过就要分家,特别是房子还不是自己家的,还得闹饥荒起房子。特别是老大媳妇文氏,她一直以为房子是自家的,所以两老偏心老幺一点她虽然不太开心,但也没做什么,相反对他们那一房还挺好。
“你说谁家分家老人不是跟着老大的,哪有把老大撵出去立房子的。”越想越气,文氏忍不住跟简老大抱怨。
“我们爷奶当初就是跟的爹娘,你忘了我爹也是老幺了?我还以为你这么多年早看清了,爹娘要不是为了把房子给老幺,怎么可能我们都当爷奶还不分家。你别给我在其他人面前带脸色啊,我警告你,当初大伯二伯他们闹不也没用吗?消停点过日子。”简老大看的很清楚,因为他也是当年幺房承祖宅的受益者,所以爹娘偏心他也能理解,心底那点难受也能控制住。
简老二简老三房里也有些喧闹了一会,不过他们接受的更快,自家不占长不占宠,房子本来没想过,现在能住到孙子出生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其他家早在儿子出生后,爷奶就会主持分家,因为跟旧社会不一样了,多一个户口,还多一份自留地呢。
简父回房也跟简母说了分家的事:“爹娘果然最疼我,这样也好,以后我们拿东西出来更方便一点。”经过这么长时间,他们两口子也发现箱子里的东西并不是祖上存的,因为隔一段时间,箱子里又会出现新的食物。
虽然现在新时代破除封建迷信,但是这么神奇的事情谁也解释不了,刚开始他们也很担心,有些害怕,但在饿肚子面前,其他的都不重要。特别是那些精米,每天偷偷给女儿煮一小把就把女儿养的健健康康的。
“嗯,以后让娘在家看着小童,我也去地里忙活,我现在身体没什么问题了,赚满公分不成问题。”简母本来就事一个能干的女人,虽然简父简母是这个年代少有的自由恋爱,但简奶奶能同意,还是得归公简母的能干。
要知道,简父很少干农活,简奶奶本来就准备给他找一个能干的妻子,只是自由恋爱感情好,而且简母小时候干活太多,有点伤了身子,几年没生孩子,简奶奶一直都有点不喜欢简母。不过现在房子是自己家的,算是占了大便宜,简母也不去想那么多,反正自己丈夫心疼自己,女儿也乖巧伶俐,简母并不是一个不知足的人,相反,她特别享受现在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心里舒坦。
“到不用那么幸苦,干多干少公分相差又不大,自留地好好种就行,我可不希望你为了干活又伤了身子。”简父自有他的一番道理,他可不认为拼命干活就是好的,要知道在拼,那田里的粮食又不是自己一家的。
前几年之所以会那么困难,主要是天灾,还不是有人祸的原因,要不是这样,按理他们这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所以简父对给队里干活都是能偷懒就偷懒。
“你放心,我绝对不会让你们娘俩饿肚子。”简父是真的不喜欢也不擅长在队里干农活赚工分,但现在家里分家了,有父母妻子和女儿需要养,他得想些其他的法子。
“嗯,我相信你。”简母对简父是百分百相信的,她想着既然不能干满公分的活计,那就把他们现在住的小院子里也种些粮食。
可别小看那小小的天井,摆满箩筐差不多能有一分地大小。而且天井在房子里面,外人一般进不来,过道上也摆些箩筐,轮换着搬进天井里晒太阳,可以多收很多粮食。这几年这个天井就种了好几茬作物,就只是挑水浇灌麻烦了点,现在天好了,都不需要再浇水,肯定能产更多的粮食。
而且分家之后,每家还能多得一份自留地,每家还可以养一只鸡,其实因为这些规定,前几年很多人家在儿子都结婚后就会分家,除非是那种掌控欲特别强的家长才会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自家也算是分家比较晚的。
不过不管是分家还是不分家,自家都是占了便宜的,现在主要就是让一家人吃饱肚子,特别是自己家的小童,生下来就没吃过好的。
简小童静静的坐在父母旁边,看似乖巧的玩着简母的衣角,其实在暗暗的听着父母的谈话。看来爷爷奶奶真的很偏心自己家,不过作为被偏心的那一方,她又感到很庆幸,自己运气挺好的,没有遇见常见的种田文里的诸多极品,就算遇到偏心的爷奶,偏的也是自己。
这样自己以后隔三岔五的往箱子里放些东西,肯定够自己一家用,不过也不能放的太频繁,救急不救穷,免得养成一家子坐享其成的坏习惯。反正自己还是个小孩子,这些事也不用自己太过操心。
三年后
又是一年双枪丰收季,村里在组织交了公粮以后,每家每户也按照公分和人数分了粮食。最近几年天气还算好,即使像简家这样劳动力不足的人家,分的粮食也足够果腹。
当然,简家自家自留地和小院子里种的食物简省着也足够一家人吃了。等把粮食全部搬回家放好,一家子看着满当当的半粮仓粮食,心里也感觉满当当的。
“这段时间大家的幸苦了,今天晚饭煮一顿白米饭,干的。”简爷爷也很满意今年的收成,转头向简奶奶交代,现在家里还是由简奶奶当家,吃什么也全看简奶奶的想法,不过只要不是太奢侈,简奶奶一般也不会拒绝家里人说要吃的东西。
特别是今天还分了这么多粮食,简奶奶也不扣,真的蒸了满满一烝白米饭,还蒸了一小块腊肉,现在的肉可不好买,一般农村人是没有肉票的,卖一头猪给公社可以有自己家猪十分之一重的肉票。前几年是附近几个公社都没人养猪,简家养的都是去简母娘家那边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