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藏了一些在自己房间的地底下,有备无患,以防万一,空间里剩下的都是不能拿出来的东西了,不管是那些书,还是简小童在救人之前从以前家里搬走的私人物品,她都不准备留下,如果空间真的消失,就让这些只留在她的记忆里吧。
简小童将建筑连着屋子里的人一起送到了绿洲旁边,连以前装进空间现在还被那些人种着的泥土也一起运出来,她猜这栋楼出了空间自己对它就彻底失去了掌控力,那些被不知明力量带来的水电气肯定也不能用了。
沙漠不能没有水,这个绿洲也不算大,简小童还提前装了很多自来水,也一起放在旁边,反正她能想到的已经都想到了。希望他们都能好好的,最重要的就是,希望他们能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让国家和社会都因为他们的存在和这些物品的存在而受益。
没时间再多想,简小童想着如果空间真的会消失的话,自己必须趁最后一点时间感觉赶回家,不然她还不知道怎么穿越沙漠回家。
赶到家的简小童发现自己想多了,空间没有消失,不过确实也有影响,只有她一直单独屏蔽放东西的那小小一角还存在,其它地方就像一开始的空间一样,四周都是不能再往前的虚无。
轻吐一口气,简小童有些庆幸,空间其实帮助简小童很多,最开始的生存问题,到后来的救人计划,只要还在就好。她其实现在也没什么必须用到空间的地方了,不过上辈子那些东西能不消失,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没有太去想这些事,简小童觉得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于事情的后续发展会不会像自己想象那样,谁也不知道,没有人能强求,能做到问心无愧就很不容易了。
最后瞄了一眼空间,简小童选择躺下睡觉,第二天还要给学生上课,距离恢复高考也只有两个多月了,不能因为现在通知还没下来就不学习吧。
另外还得再找借口让简昭也跟着复习,虽然简小童一直借口不能读高中很遗憾经常拖着简昭学高中课本的内容,但那还是不够系统,得抽时间找些题给他做。
简小童就想着这些进入了睡眠,后来一段时间游说简昭和自己复习高中知识,简昭几乎从来不反对简小童的要求,他知道简小童一直喜欢学习,以前每年也会突然兴起自学那些高中的知识,他挺愿意简小童做什么事都拖着他一起的。
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随着成年,已经十九岁的简昭现在已经从一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明晰,他知道自己是简小童的童养婿,也知道童养婿这个身份真正的含义,更知道简小童至今还没开窍。
所以他对于简小童每一次主动找他都很珍惜,珍惜每一次独处,因为随着简小童和他年纪的增长,不管是他还是简家人都有意思的不怎么让他们单独在房间里待着,在外面独处的机会也变少。
当然,这也不是长辈有意针对,而是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作风问题大于天,即使是真的夫妻,也不能太亲近,更何况他们连未婚夫妻都算不上,在农村关系好的人家也经常串门,被看到对大家都不好,特别是简小童还是老师,更要注意影响。
能有光明正大的机会一起待着,即使只是各忙各的简昭也很满足,有时候简小童还会给他讲解题目,毕竟简昭是真的没学过,每天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再努力再聪明也比不上上辈子题海战术高压下堆出来的简小童。
等恢复高考的通知下来的时候,村里那些知青都疯了,当然,也包括简家村的一部分人,其实就算这么多年外界一直在说读书无用,简家村也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们村始终觉得自己村子是书香门第,耕读传家的家族。
哪怕这么多年不敢公然反对,也不敢乱说话,但他们确实是对知青最好的大队,也是最重视教育的村子,在别的大队都不让孩子读书的时候,只有他们因为村里初中的建立,小学的扩建,更方便送孩子上学。
这几年,简家村再穷的人家,家里的孩子都是进学校读了几年书的,只是有那实在偏心的人家,或者读不进去的小孩,只读了小学,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的。
现在这个高考一恢复,村里很多人年轻人都是有资格报考的,甚至很多像简父一样年纪的人都能去考,这届高考对考生的年纪是没有限制的。
简小童其实也问过简父要不要一起考一下,她听爷爷奶奶讲过,其实简父以前成绩不错的,她觉得只要想考,完全可以和他们一起复习。
简父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同意,一是他脱离学习很多年了,比简小童年纪还大,他对于自己的年龄倒是没有多考虑什么,考虑的更多的是家里的老人。
高考
按照简昭和简小童学习的进度和他们的能力,简父是相信他们一定能考上的,如果他们这样一直都没有放弃学习的人都考不上,那村里那些在学校混日子和不停干农活的知青一个都别想考上,这点,简父还是很为两个孩子骄傲的,他对他们有信心。
两孩子如果考上,肯定得去,要是自己再考上,那家里就妻子一个人照顾四个老人,虽然爹娘岳父外婆都还能干活,但是毕竟年纪都在那了,特别是外婆,快九十了,必须得好好注意着才行,这样妻子就太辛苦了,他可舍不得。
另一方面是简父聪明的大姐回来了一趟,又神秘兮兮的猜测连高考的重启了,其它的肯定也会慢慢恢复的,这话让简父有些蠢蠢欲动,他知道自己大姐以前一直有做一些小生意。
他也没什么太大的想法,只是近几年岳父做的东西那供销社和硝厂都不怎么买了,就算要买也会压价。他知道那些采购是想尽量收购自己或者领导熟人的东西,质量造型这些,根本不是他们的首要选择。
岳父现在又有些焦虑,如果真的像大姐说的那样,哪怕能赶集卖些出去也好啊,这几年他不敢自己借口出去换东西,悄悄找过路的司机也推销过,不过这竹编也不算稀奇,更不值钱,没什么人要。
有了这两个原因,简父思考之后,还是不打算高考了,他得顾着老人孩子,他可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男人,他们都得靠自己呢,简父悄悄挺了挺胸膛,男人真苦,自己可真重要。
这话要是被家里其他人知道了,包括简母,恐怕都会噎住,简父怎么好意思说得自己在养家似的,现在家里养了母猪,这都是几个女人负责的,田外公和简昭经常做些竹编和家具,哪怕换不来前,村里和外村托人做都会拿粮食换。
简小童也在教书,每天和简父的工分都是一样的,家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所以这几年简家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因为这个原因,简小童放东西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要不然她也不会把粮食悄悄送到别人家去。
简小童自认为自己也是凡人,也有私心,如果不是家里过得还不错,她也舍不得自己家人受苦挨饿去帮别人。正是因为简家日子好了,简小童就没怎么管了,她没怎么放东西,简父当然也不会经常出去,这也导致家里人认为他又恢复以前的懒散了。
简家人没嫌弃他就不错了,要是知道他还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家里所有人都得靠着他才能生活,不给他一个白眼都算好的了,幸好幸好,没人知道简父的内心想法。
因为学校很多老师都在备考,学校提前放了假,教师都留给准备高考的人复习,即使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人尤其是知青就像感受不到温度一样,连晚上都在教室里复习。
简小童和简昭没跟他们去,放假之后,他们就在家里复习,家里不仅可以烧炭盆,还能随时喝到热乎乎的汤水,简小童房间的书桌也比较适合她。
简昭当然是跟着简小童一起行动的,他还巴不得只有他们两人在家复习,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去了教室一天,因为人多,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有那不讲卫生又因为太冷而着凉的人。做题看书的时候就只听见他不同的发出吸鼻子的声音,恶心不说,吵得根本不能专注做自己的事。
还有一些自私不讲理的,本来他们很多人连整套书都凑不齐,大多都是借的书抄写一份,为了一本书谁先抄都能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