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蕙又羞又冏,也不知道要怎么答应,只涨红了脸颊,顺着窗口,把自己的一条丝帕丢了出去。
那帕子被风一吹,正好就飘在了徐烈的脸上,那人忙就临风一抓,把那帕子牢牢就握在了掌心里。
何老太太笑了起来,问她道:“那咱还回不回扬州了?”
何佳蕙低着头不说话,过了片刻,头摇的拨浪鼓一样的。
老太太朗声笑了起来,对着外头的徐烈道:“请徐世子回去告诉老太君,我老太婆还想着早些回扬州去呢,让她赶紧挑个好日子,替你把新娘子娶进门。”
漪澜院里头,东西又一样一样的被摆回原位。
静姝抱着手炉看丫鬟们收拾,见有人抱了一摞的书进来,只忙站起来道:“这些书不要了,送到外头书房里去摆着吧。”
那些都是平常何佳蕙看的什么道书佛法,反正她是不会看的。
“哎……”何佳蕙还想拦着,静姝只拉着她的手道:“表姐还要那些做什么?难道要拿去当陪嫁吗?”
一句话说的何佳蕙又红了脸,静姝便又笑着道:“又或者是留给我看的,想让我看破这红尘?表姐如今有着落了,我却还是个孤家寡人呢?”
“你又贫嘴!”何佳蕙说不过她,只好任她胡说,想了想又道:“也不知道先生为什么不娶妻,难道真的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静姝见她提起了谢昭,倒是忍不住好奇了几分。
何佳蕙也是大家闺秀,这些话便是听见了也不敢乱说的,只是如今静姝既然问了起来,少不得悄悄的和她说道:“去年江苏布政司张大人家,想托人把他们家的大姑娘说给先生,得知我们家和谢家交好,便想让我父亲出面保媒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成,我便听见母亲和那张夫人悄悄议论,说谢先生年纪也大了,按理早就该儿女成群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静姝差点儿一口茶喷出来,谢昭有病没病,她最清楚不过了。
“你信?”静姝抬眸看着何佳蕙。
那人被她看的身上发毛,只蹙眉道:“我又不知真假,就是听说而已……”
静姝见何佳蕙这么说,想来她也觉得谢昭到了这个年纪不娶亲,确实有些不太寻常。
那些太太奶奶们,又是闲着最没事干的,就爱说这些八卦秘辛,谢昭被她们这样编派,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静姝垂下眉眼,心中说不出的难受,想当初她不想让赵品兰嫁给谢昭。
不过就是不想让他戴上绿帽子,可哪里知道,这样一来,竟害得谢昭至今未娶。
静姝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道:“表姐就不该听这些,这些话也千万不能传了出去,万一将来有姑娘喜欢上了先生,却因这话的缘故,不敢嫁了,那岂不是耽误了先生?”
何佳蕙只点头道:“我可从未向人提起过,也就是今天忽然想了起来,这才说的,咱们以后都不说了。”
第119章
何佳蕙的婚期定在了腊月初六。
正是十二月份头一个黄道吉日, 往年这月份嫁娶的人家并不多。
一来天冷张罗起事情来麻烦、二来靠近年关,大多数人家忙着过年, 也没空到处应酬,今年却是例外,十一月份便有和宋家交好的三四户人家办了喜事, 十二月份也有两家。
静姝还是在宋老太太那边听说的,说是今上的病情忽好忽坏, 大家因怕出什么意外。
到时候要守一年的国丧, 耽误了婚期,因此都赶着日子把亲事给办了。
静姝细细的回想了一下, 今上好像就是明年春天里头没的, 当时她正在扬州回京的船上,听见沿岸的百姓举哀,才知道皇帝驾崩了。
看来接下去的日子,谢昭会很忙碌了。
何佳蕙婚期将近,同何老太太一起搬回了何家别院去住,静姝这里一下子又冷清了起来。
好在宋老太太的身子骨好了不少,精神也比往日更长些, 只说到了初六那日,还要同静姝一起去镇国公府吃喜酒呢。
“给镇国公府的贺礼都备好了吗?”宋老太太只开口问道。
尤氏经了沈云薇的事情, 自知吃了个闷亏,老实了一阵子,可听见宋老太太问这话, 还是不由感到心口发堵。
若不是那何老太太连半句好话也不肯说, 沈云薇何至于沦落至此,可如今她却还要备上厚厚的贺礼,去庆祝她的孙女嫁入镇国公府,当镇国公夫人!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
沈云薇就算没有了生父,可沈家也是书香世家啊,比起何家这种满是铜臭的商贾人家,不知道要强多少。
可结果呢?何佳蕙失了清白,还能嫁过去当正头夫人,沈云薇却只能当个小妾,这叫尤氏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呢!
尤氏捂着发疼的心口,缓缓道:“东西都准备好了,除了之前给老太太看过的,我又另添了两箱苏绣、一套红宝石头面,一副和田玉镯。”
宋老太太上回看了单子,直呼太寒酸了些,如今听尤氏又添了这三样,这才点头道:“这样就不失了礼数了,虽然四丫头的生母去了,但如今你是她的嫡母,你不该让她在外祖家跟前丢脸的。
我们宋家虽比不得老太爷在的时候,但也不至于连一份像样的贺礼都拿不出来。”
尤氏听了便觉得来气,若不是因为分家了,这种礼尚往来的应酬,原该由官中出份子,怎么也落不到他们二房头上来,现在倒好,拿着他们二房的东西去长脸,她还没处说理去!
尤氏只陪笑道:“老太太说的是。”
宋老太太又问:“薇丫头的事如今怎么说了?康定侯府那边可定了日子来接人?我这里也给她准备了一份嫁妆。”
不提沈云薇也就罢了,提了尤氏更心塞,康定侯府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情摆在心上,又说正房还没进门呢,怎么能先让妾进门。
因此一直没定下日子来,说要等安以臣再定了人家了,等那边进了门,才能再商议着把沈云薇给接进去。
这不是活生生的就把沈云薇给耽误了吗?
“那边说想等少奶奶进了门,再考虑薇丫头的事情。”尤氏几乎是咬牙切齿道。
只是到底人家这要求也不过分,没有哪户人家愿意先纳妾再娶妻的,若是这样做了,明摆着就是家风不正了。
安以臣的名声已经很不好了,如果再加上这一条,只怕更难说亲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沈云薇等到什么时候。
“那就等到时候再说吧,反正东西我已经都备下了。”宋老太太也懒得管她们的烂事儿,摆在她眼前的如今可是有两件大事情,一件是静姝的婚事;另一件便是宋景坤的亲事了。
宋景坤今年十八了,宋老太太的意思是,先把他的亲事定下来,等明年秋闱过后,不拘中没中举人,先把婚事办了,这样也就不耽误什么了。
她看了一眼尤氏,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宋景坤的终身大事还是不能交给她张罗。
静姝原本想的是,初五就住到何家别院去,初六一早便可以跟着何老太太一起送何佳蕙出门。
但何老太太却道:“送嫁的时候难免哭哭泣泣的,少不得伤心一场,这样大喜的日子,原不该这样的,你也别过来了,索性陪着你家老太太去那镇国公府,好好乐一日岂不便宜。”
静姝这才答应了下来,只不去何家别院送嫁,陪着宋老太太往镇国公府去。
镇国公府一家十几年不在京城,如今一回来便办喜事,自是惊动了不少京城的达官贵人。
有不知道内情的,只暗地里议论何佳蕙命好;退了平安侯府的亲事,立马就攀上镇国公府了。
也有一些知道内情的,只笑话那平安侯府如今是人财两空,还结下了镇国公府这样的对头。
这些传言静姝多少也听到一些,只是如今何佳蕙已经得到了幸福,这些流言蜚语也变得不重要了。
静姝一想到等会儿就能见到成为镇国公夫人的何佳蕙,心里便忍不住高兴。
“你这丫头,傻笑个什么,今儿是你表姐的大喜事日,怎么倒像是你自己似的。”宋老太太见静姝笑的春光满面,忍不住玩笑道。
静姝又如何能不高兴呢,细数起来,这可是她重生之后,第一次凭借自己前世知道的事情,来改变今生命运,并且真正成功的头一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