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香+番外(202)

知晚笑了:“她气力这么大,若是在村子里,可是把好劳力呢!真的是被村子里的后生们争抢的!像你这样的,光好看了,下地不出活,白白浪费米饭。”

凝烟觉得小姐这是变相夸她好看,一时也美滋滋的。

小姐人好厚道,已经找过她家人说,允诺了再转年就让她出去嫁人,嫁妆都由小姐来出。

这两天家里来话了,说是媒婆相看将来要给她找个做小生意的。

她这样伺候未婚县主的使女将来嫁人,足足的风光体面,又没有做过府里爷们的通房,才不会嫁到乡野里去呢。

进宝的本事,随后两天便得了验证。

因为卢医县主准备招赘婿的消息传扬出去之后,县主偶尔出街,总是“意外”频频。

若是去茶楼饮茶,时不时会遇上自认为风流才子的公子在隔壁高声朗诵诗词歌赋,然后在长廊楼梯处,跟县主走了一个顶头碰。

可惜还没等公子们含情脉脉传情达意,便看见一个粗黑丫鬟绷着脸顶了过来,粗声询问是不是没长眼睛,明明看见女眷下楼,也不回避,直愣愣地往前撞,是赶着投胎吗?

又或者出外游船,赶上河埠头栈道积水,有人急匆匆地赶到县主面前,准备脱衣铺路,献一献殷勤。

结果还没等衣扣子全解开呢,人家娇滴滴的县主已经被黑粗丫头搂腰提腿抱起,大踏步地过了积水的栈道,全然不给男人们发挥的余地。

几次之后,凝烟觉得黑丫头进宝已经成京城一半未婚男子的眼中钉了。

事实证明,陛下和夫人们的担忧多余了。若是别的女子招赘婿,可能会有些难度。

一个貌美倾城的聪慧女子,爱慕者本就趋之若鹜,单单一个招婿岂能吓退一众追求者?

京城里都知道,柳县主是在盛家长大的,敬重秦老太君如亲生的祖母,所以这婚姻大事,最好从盛家祖母那里着手。

起初毛遂自荐的都是些想要捡便宜的各府庶子。

结果老太君都懒得过话,直接跟前来谈话的夫人们说:“我家柳丫头自小就是在家里当嫡亲孙女养的,脾气眼界都养娇了。她父亲是当年三甲探花,母亲是神医世家,家学渊源,又是陛下亲封的卢医县主,医术精湛,模样更是出挑。哎,这样的女孩也是让家里发愁。你们说说,又不是乡野里没儿子的老爷急着招婿生儿子接续香火,也不能骡马不分,是个男人就行啊?那些才学平庸碌碌无为之辈,但凡有些自知之明的,也估计不好意思到我家柳丫头跟前提亲……我那柳丫头不愁嫁,总不能找个样样不如自己的男人吧!”

这下子,老太君将话堵得死死。那些个想拿庶子来占便宜的夫人们也讪讪闭了嘴。

人家祖孙两个都不是傻子,更言明了自己眼光高,别是个男人就拿来凑数!

有人出了盛家时,觉得不够脸,还狠狠唾了一口道:“啊呸!真拿自己当碟子菜了!我们还没嫌弃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呢!这般挑拣,可别就耽搁,将来撂成了老姑娘!”

可惜她们的骂声还未散去,第二波才俊又纷至沓来。

这次多了些恩科高中的寒门子弟,有几个已经身有功名,甚至长得仪表堂堂,只是他们出身贫寒,在京城里更无可以引荐的恩师,光拿了恩科的门牌,并不能就此一跃龙门。

就此,有些公子甘愿自降身段,入赘到柳家去。

一来这位柳小姐实在是貌美如花,在街市或者诗社上一见便能让人倾心不忘。如此如花少女,本就让人爱恋,又是陛下的义女,更是秦家愿意扶持的晚辈,若是得此美眷,以后在京城里也算是有了人脉门路,从此便可轻松一筹壮志,足足少苦熬二十年。

这些公子里,有不少还是秦家的远亲介绍来的,老太太冲着秦家的面子也不能不见。

挑来挑去,公子中有几个还真是不错,模样生得好,又有真才实学,就连秦家的长辈都来说和,说这样没有根基的招入府里,将来也能一起安心过日子,免得他生了外心。

所以秦祖母便拿了这些公子的画像问知晚。

可是知晚看都没看便说:“祖母,我现在真不想嫁人,当初跟陛下这般提,也是怕陛下再乱点鸳鸯谱,您就辛苦些,替我回绝了吧,我既然不想嫁人,再好也跟我无缘。”

祖母看着她,意味深长地问:“是不想嫁人,还是不想嫁给这些人?”

知晚微微一笑道:“祖母,您比我看事还通透,也该知道,这些愿意入赘的,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地因为爱慕我而来求娶?若是我荣华不再,更无皇宠,这些男人难道只因为我样子生得好,就愿意舍弃了男儿的自尊入赘柳家吗?所以,他们都是有所求,未见真心,如何能成为夫妻?”

秦老太君叹了一口气:“你说得都有道理。可你当初为何偏偏要走这条路,提起什么招赘婿。难道不知这样,招来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知晚不想隐瞒祖母,便老实道:“这……是表哥的提议,我觉得怪省事的,便用了。”

秦老太君一皱眉:“表哥?哪个表哥?”

她见知晚不说话,一下子明白了:“你……说是你成家表哥给你出了这主意?”

知晚点了点头。

老太君的身子往后一仰,瞪眼沉默了一会,气得骂道:“这个混账东西又在打你什么鬼主意?”

秦老太君原本还真以为是柳知晚想要为柳家开枝散叶,才走了这种艰难姻缘之路。闹了半天,竟然是成天复那小子引得小丫头招赘婿的。

他这是要干什么?自己娶不到,便立意让表妹的姻缘也从此命运多舛,嫁不出去?还是他又在盘算着什么不着调的鬼主意?

不过知晚却觉得祖母多想了,表哥哪里会有祖母想得那般阴险,他就是本着为兄的立场,替她考量而已。

秦祖母不爱听知晚维护成天复的话,干脆将手一挥,懒得惯他们这对小儿女了,可嘴里还是嘟囔道:“贼精的丫头,看别人的算盘一看一个准,偏到你成家表哥身上,就跟鬼打墙一般,愣是看不出他的鬼门道!”

知晚看祖母动了气,赶紧跪在软榻上给祖母捏腿,

秦老太君看着她的殷勤样子,也是无奈地捏着她的脸儿:“我养出来的姑娘,将来也不知便宜了哪个小子,左右都不是好东西!”

不是好东西的表哥这两日也有了消息,迎州军情紧急,朝中无可用之臣。

陛下虽然立意让成天复吃一辈子井盐,但是眼下文武全才之人满朝也就只他一个。

第106章

当年成天复在边疆立下的战功斐然,现在那些普化教众日益猖獗,唯有赶紧启用当年的骠骑大将军才能镇得住局势。

于是成天复从七品知县再次擢升将军,军从盐水关的陈家军,辅佐陈玄上将军,不日开拔迎州。

成天复再上前线,又让桂娘的心高高悬起。家里的狐仙已经不管用了,干脆每日早早出门入庙庵祈福,找高僧开解。

有时,也拉着知晚陪她去祈福,结果知晚不知觉里,也积攒了一堆的平安福,却不知要求给谁戴。

知晚心挂着两个表哥,成家的那个远在天边,她只能私下着急,京城这个章家的可要赶紧去劝。

当她亲自前往药行的时候,郑太医恰好就在,看见了卢医县主亲自前来,连忙笑着迎出来道:“县主大驾光临,真是有失远迎。”

当柳知晚表明来意之后,郑太医有些诧异道:“原来章郎中是县主的表哥,哎呀先前真是失敬。”

说着他便连忙叫来了章锡文,然后笑着让他们先聊,而他则出了茶室去检验新到的一匹药材去了。

柳知晚今日特意前来,就是两层意思,一是劝解表哥,二是跟章太医过话。

章锡文乃家中独子。按照大西律例,他这样家中的独苗苗完全可以不必奔赴前线战场。章表哥若是表示不去,也符合律法。若是章表哥还倔,她就直接给郑太医递话,将表哥放回去就是了。

当知晚说了眼下的局势,让章锡文顾念着家里的父母,赶紧回叶城的时候。章锡文闷声道:“敢问表妹,可曾劝过成家表哥也赶紧回家?”

知晚一愣,有些摸不着章锡文说话的思路。

章锡文接着道:“成天复也是家里的独子,若是像表妹说得这般瞻前顾后,如何能立下斐然战功?”

狂上加狂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