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生存手册(67)

不过此事若是继续拖下去的话,只会对裴熙更加不利。

裴熙哭笑不得地朝下方的萧宴使了个眼色。

裴熙的眼神并不明显,不过萧宴立即会意,站出来说:“众位大人息怒。大家都是为了朝廷做事,各抒己见罢了,无需大动肝火,当众争执。”

萧宴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品级并不高。他身子又不好,若是换成是别的翰林,恐怕压根儿没人会听得进他的话,甚至还要将他嘲笑一番,让他滚到一边去。

可萧宴是靖宁侯府这一辈唯一的公子,萧氏一族世代忠良,在大齐地位超然,没有人敢轻视于他。

不光姜豪,就连丁德惠、邹通等人也都暂时噤了声,聚精会神地去听萧宴要说什么。

“微臣虽人微言轻,却也要为皇上说上几句公道话。天降大旱,皇上忧心不已,近日以来顿顿清粥小菜。若论膳食精致贵重,尚且不及末等官员,更是远远不如在场的诸位大人。”

萧宴说着目光还在周遭的大臣们脸上转了一圈儿,最近没少吃大鱼大肉甚至还胖了一圈的大臣们纷纷垂下眼睛,躲开萧宴的视线。

“不仅如此,皇上贵为天子,连换季新衣都舍不得做。近日皇上清减了许多,穿着的却还是旧日的衣服,甚至都不够合体,诸位难道看不到吗?”

一开始众人由着萧宴说话还是看在靖宁侯府的面子上,可他说着说着,原本 * 处于摇摆之中的中立派还真是听进去了不少。

“还有,前些日子乾元殿宫婢为人所买通,行大逆不道之事被贬为罪奴,诸位大人都是知道的。皇上宫里因此而短了人,却不叫内务司添补,事事力求从简,只为省下些银钱用于救灾。”萧宴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这些日子以来,皇上已然多日未曾宴饮,后宫更无新人,可见皇上心系灾民,心系天下百姓!臣常伴皇上左右,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于萧宴而言,皇上就是臣的天道!无论外界如何言说,臣都只相信皇上一人!”

裴熙早就知道萧宴定会为自己说话,可她并不清楚萧宴要说什么。

如今听完他这番肺腑之言后,裴熙不由心生感动。

她真的没看错人!她的阿宴是懂她的,甚至裴熙觉得,萧宴眼中的她比实际上的自己还要好。

裴熙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

她用力地眨了眨,才把那点泪意赶了回去。

裴熙身为天子,占据着身份上的优势。除了萧宴之外,还有不少坚定的忠君派跟随着萧宴站了出来,比如钟昂、宁国公世子容陵、内阁大臣仰永年等。

他们都坚决反对将这场天灾归罪于裴熙一人身上。

再加上姜太后一系的支持,一时之间,丁德惠等人似乎落入了下风。

但他们好不容易才有机会叫裴熙下罪己诏,怎肯轻易放弃?

丁德惠怕自己功败垂成,他按捺不住,疯狂地给一旁的御史大夫韦浩言使眼色。

韦浩言与丁德惠向来私交甚密,两人说是至交好友都不为过。

只是韦浩言与丁德惠不同的是,他并没有一个长公主儿媳,并不似丁德惠一般死死地绑在了温太后一系的船上。

韦浩言心中更看重的是大齐的江山、祖宗的家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老臣,一个直臣,还是一个忠臣。

不然的话,他先前也不会费力不讨好地拿别人不愿意管的各种事情去劝谏裴熙。

丁德惠与韦浩言相交多年,自然十分了解好友。在今日大朝会之前,丁德惠费了好些功夫才说服韦浩言,让他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考虑让当今皇帝下罪己诏。

只有如此,皇上才能痛改前非,做一个心系百姓的明君。

韦浩言想到裴熙先前的荒唐,一开始的确是答应了的。

只是方才听萧宴说了那么多裴熙近日以来的改变,韦浩言又有些犹豫了。

见好友一直看向自己、给自己使眼色,韦浩言长叹一声,心一横,站出来说:“老臣以为,小萧大人所言有几分道理。”

丁德惠见韦浩言似乎有临阵倒戈的意思,不由面露惊讶之色。

好在接下来韦浩言话锋一转:“只是皇上有所改变,也只是近来几月的事情,能否保持下去犹未可知。先前华北灾情刚起的时候,皇上行事的确还很荒唐,派去救灾的钦差也都是只知谄媚君主、昏聩无能、中饱 * 私囊之辈,致使华北地区的灾情进一步加重,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韦浩言总结:“所以老臣以为,皇上为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颁下罪己诏、平息民怨并不为过。”

韦浩言是大齐的三朝元老,向来德高望重。

他一开口,局势瞬间又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许多追随韦浩言的大臣们纷纷倒向了丁德惠这边。

虽说现下的情形和丁德惠预想当中的颇有几分不同,不过见自己这边再次占据了上风,丁德惠暗暗松了一口气,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韦浩言并不知晓让裴熙颁下罪己诏的下一步便是逼皇帝退位让贤,不过那又如何呢?

成王败寇。等大皇子登基为帝,温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他丁德惠就是大齐第一权臣!等到了那个时候,他就再也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包括他最好的朋友韦浩言。

第六十七章 反转

虽说韦浩言为人古板, 还爱管闲事,但裴熙一直认为他是一个耿直的谏臣,而非奸臣,与丁德惠等温太后的爪牙并不能归为同党。

不过裴熙也知道, 韦浩言与丁德惠的私交很是不错, 再加上裴熙这个皇帝原先的确比较荒唐的缘故, 韦浩言如今会站出来说这样的话, 裴熙心里并不感到特别奇怪。

只是有一点无语。

毕竟她现在心里已经几乎可以认定过去的自己并不是皇帝了, 现在叫她平白地做重光的替罪羊,裴熙感觉自己很是冤枉,却又完全没有办法叫屈。

所以说这个天大的罪名, 裴熙是绝对不会认的。

这锅若是背了, 可就再也拿不下来了。

就在裴熙打算使出杀手锏宣公孙止上殿之时, 宣政殿的门口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吸引了众人的视线。

裴熙同样顺着声响望了过去,只见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

老者虽然年纪大了, 腿脚又不方便,可他精神矍铄,眼神坚定, 气度超凡, 一看便非池中物,年轻时定然是个人物。

就在裴熙想要叫汪俊杰过来问问他此人是谁的时候,萧宴大步迎了上去, 一把扶住了老者, 同时恭敬地叫了一声“祖父”。

裴熙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人是谁了。

原来是大齐的老将,靖宁侯萧蠡。

据说裴熙小的时候老靖宁侯刚从前线退下来,还曾做过裴熙的武功师父。后来老侯爷的身子实在是支撑不住了, 这才退回侯府静养,已经许久都未在人前出现过了。

所以不光是裴熙,在场许多年轻的官员都没有见过这位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老侯爷。

他们此前虽未见过靖宁侯,却都听说过老侯爷的功绩。

在萧宴叫出这声“祖父”之后,所有人看向老靖宁侯的目光都变得肃穆起来。还有人对老侯爷崇敬至极,也不管老侯爷能不能看见,忍不住默默地 * 朝他行了个礼。

靖宁侯却是目不斜视,在萧宴的搀扶下一步一步走到大殿正前方,缓缓朝裴熙下拜。

裴熙见了连忙抬手道:“老侯爷快免礼!今日之事惊动了您,是朕叫您老操心了。”

靖宁侯摇摇头,虽没有朝裴熙下跪,却还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后,这才直起身道:“老臣深蒙皇恩多年,如今朝中发生此等大事,老臣自然不能再置若罔闻,偏安一隅。”

靖宁侯说着缓缓转过身来,先是看了看面色阴沉的丁德惠,又是看向一旁刚刚赞同让裴熙颁布罪己诏的韦浩言,沉声说道:“韦大人,你糊涂啊!”

韦浩言与老靖宁侯年纪相差不多,两人同朝为官时并无私交,但也不曾结怨,甚至韦浩言心底还很崇敬这位为国厮杀多年的老侯爷。

此时听老靖宁侯这么说,韦浩言肃着张脸,施礼道:“还请老侯爷赐教。”

“你以为皇上颁下罪己诏,便能得民心、平民怨了吗?已经违反朝廷律例,烧杀抢掠、占山为王的歹人们就会归顺于朝廷了吗?不!”老靖宁侯掷地有声地说道:“他们只会利用皇上的罪己诏,将其视为自己的护身宝典,从而打着正义的旗号行尽不义之事,最终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