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不想承认,可是面对如此了解她的母亲,华阳只能咬紧牙关点了下头。
“你,你糊涂啊!”温太后甩开女儿的手,气愤地说:“贸然给皇帝下药,你可知这是怎样的罪过?!”
华阳长公主不以为意:“不就是个催眠的药嘛,又不是毒-药,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又没想弑君,不过是想要让裴熙当众丢了颜面罢了。”
温太后摇头道:“你、你实在是太鲁莽了!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都不同哀家商量?”
华阳委屈道:“因为我知道母后定然不依啊!您总是这样畏手畏脚,我们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将裴熙拉下皇位?”
温太后神色凝重:“你还想借着这件事将裴熙拉 * 下皇位?”
“如果不是慕水寒出面搅局,完全有这个可能啊!”华阳解释道:“母后您想啊,华北大旱导致饥荒,可不就是裴熙这个昏君无道所致吗?现在大齐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若是他还在大朝会上当众睡着,就会点燃群臣对他的不满之心。到时候再让公公和韦大人他们逼迫裴熙下罪己诏……裴熙母子还如何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温太后不赞同地摇头道:“你公公也就罢了,可那韦浩言向来是个老古董,不会帮着我们逼迫皇帝退位的。”
华阳不服气:“就算韦大人不肯帮忙,还有堂兄愿意帮助我们啊。”
温太后皱眉:“你说睿王?”
睿王是先帝兄弟的儿子,只比华阳大一岁。华阳没有亲生的兄长,向来与睿王交好。
只不过和骄纵任性的华阳长公主比起来,睿王为人要低调内敛的多,所以许多人都不知道二人之间还有往来。
华阳点头道:“嗯,堂兄这些年来都在吏部做事,暗中结交了不少大臣。这回的事情若是没有堂兄的暗中支持,女儿也不敢贸然行动啊。”
比起容易冲动任性的女儿,睿王看起来的确是要靠得住一些,可温太后还是有些不放心,无法说出赞同他们的话来。
华阳见自己得不到母亲的认可,不免有些着急:“您前些日子说裴熙现在长进了不少,那可不行,咱们怎么能看着姜氏母子得意呢?您瞧着吧,就算这回不成,以后我也定要让裴熙一辈子都在前朝抬不起头来,让他没脸当这个皇帝才是!”
温太后斥责道:“胡闹!远的不说,就说这回吧,万一你被人发现了可怎么办?母后可就只有你这一个孩子了啊!”
华阳信心满满地说:“不会的,母后您放心,这事儿我压根儿就没沾手,是堂兄找人替我做的。下手那人极得裴熙信任,断不会想到是她所为。”
第四十三章 父皇
温太后听说是睿王安排的人动的手, 这才多少放下心来。
若有万一,大不了将睿王顶了出去,也不至于叫华阳丢了性命。
只是想起对自己十分恭顺的睿王,温太后也不想叫睿王就这么折了。
她不无担心地问:“现在永寿宫那边让皇后彻查此事, 你们可有主意了?”
温太后没有将话挑明, 但华阳听得出来温太后是在问她和睿王可想好了让谁来替他们顶罪。
“母后放心, 我和堂兄一早就想好了。齐嫔无子, 不足为惧, 但她一直做那姜氏的爪牙,实在是碍眼得很。既然没能整成裴熙,那这回便叫姜氏痛失羽翼, 也算是没有白忙活了一场了。若是运气好的话, 还能叫永寿宫的侄女跟着受罚呢。”
温太后见他们已经想好了退路, 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
享受完冯姑姑的按摩之后, 裴熙将高奇叫到身边来,细述自己昏 * 迷后发生的事情。
听说慕水寒雷厉风行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后, 裴熙不由地怔忪起来。
看慕水寒所作所为,倒像是在护着她的……
高奇也道:“皇上出事之后,殿帅不顾他人非议立即就封锁了宣政殿, 还在最短时间内查明情况, 让百官知晓皇上并非贪睡,而是被人下了药,及时维护了皇上的清誉。而且殿帅让奴才去宣政殿说明情况时, 只说了皇上性命无忧, 却未言明具体情形。在稳定人心之际,又能引蛇出洞,让心怀鬼胎之人显出原形……”
自打裴熙苏醒以来, 高奇算是最得她信任之人了。此时听高奇这样说,裴熙忍不住进一步问道:“高奇,你同朕说句老实话,你觉得慕水寒究竟是忠是奸?如果他并非奸佞,那母后岂不是一直都在骗我?”
高奇沉默了一瞬后方道:“依奴才看,殿帅还是忠于皇上的。只是方式霸道了一些,才叫太后误会,怀疑起殿帅的忠心。”
“误会?”想起姜太后痛恨慕水寒的样子,实在不像是因为误会才会如此。
裴熙想了想,又问:“尹夫人那边调查的如何了?”
“回皇上的话,尹夫人这几日并未出府,不过重阳节就要到了,奴才的人看到尹夫人派人往许多世家大族的府邸都送去了节礼。”
高奇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册子,上面详细记录着尹家都给哪几家送去了节礼,以及尹家和这些家族之间的关系。
裴熙看了看后,不由微微挑眉:“乜家、汝家、左丘家……这些都是与永寿宫交好的内阁大臣吧?”
高奇颔首道:“乜肃乜大人身为内阁次辅,力主改革,支持者甚众。与慈安宫交好的韦浩言韦大人、丁德惠丁大人等老臣较为保守,不肯支持改革,因此乜肃等人便逐渐向永寿宫和姜家靠拢。”
裴熙不由地叹了口气。
她虽然失去了大部分记忆,但这些日子读史也能看出,党争向来是一个王朝的大忌。
大齐王朝延续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祖宗留给她的锦绣河山已经摇摇欲坠,裴熙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想要彻底拨乱反正,简直难如登天。
如果说还有一线生机的话……
裴熙心中忽然咯噔一声,一个极为重要的念头在脑中闪过,如同一道惊雷在裴熙脑海中炸开。
如果还想要延续裴氏王朝的话,似乎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集中全力,平息党争。
这……不就是慕水寒正在走的路吗?
平心而论,裴熙这个皇帝目前是没有这个实力与两宫太后及其背后的势力做斗争的。
然而慕水寒手握重兵,集权于一身,倒是可以与老臣、两宫太后一争。
如果他赢了……再将权力归还给裴熙,那大齐就还有救。
如果他赢了……再将裴熙从皇位上踹下去,那大齐就要易主。
如果他输了……
裴熙脑中闪过千万个念头的同时,目光忽然落 * 在册子上的一个名字上面:“睿王府?尹家和睿王府还有交集吗?”
高奇肃容道:“皇上果然十分敏锐,依奴才所见,这份名册上最为奇怪的就是睿王府了。奴才调查过尹家与睿王府,两家并无姻亲。尹大人和小尹大人在明面上和睿王殿下也没有什么往来。”
裴熙思索了一阵儿后,继续问道:“那睿王平日里同谁交好?”
高奇难得露出为难的神色来:“皇上您是见过睿王的,睿王殿下为人八面玲珑,与好些人的关系都很不错。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奴才记得很多年前,睿王殿下还小的时候曾经到宫里读过书,那时候他似乎与华阳长公主的关系很是不错。”
“华阳长公主?慈安宫?”裴熙忍不住轻笑一声,“有意思。这么说来,尹家是既和母后交好,又暗中与睿王府有所往来。而睿王又与华阳关系亲密……”
裴熙觉得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高奇,你说这个尹家会不会是两面讨好,又或者是哪一宫太后派去另一边的细作呢?”
想到尹柔妃的嫡母尹夫人明明与姜太后交好,却并不站在姜太后的那一边,裴熙觉得自己的猜测非常有可能是真。
高奇思索一番后,轻轻点了点头:“皇上英明,的确非常有这个可能。”
若是这会儿和裴熙说话的人换成了冯姑姑,定然会问裴熙可要将此事和姜太后通个气儿。可高奇是先帝留给裴熙的,并不是姜太后的人,所以他并没有多说一个字。
裴熙想到与姜家交好的那些个大臣,觉得她这个母后绝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哪怕她们是亲生母女,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考虑,裴熙也不能放任姜太后的势力继续扩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