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太太到这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一脸不可置信的道:“真有此事???”
“还有,云歌那丫头???”
来禀报的小丫头,把头压的低低的道:“听说,大好了。”
老太太捻着佛珠的手一下子顿住了,随后脸色阴沉的可怕,再然后挥了挥手,小丫头赶忙退了出去。
而其他各房自然也听到了消息,一个个都被震惊住了,脸上的神色别提多精彩。
而侧门外,吴张氏与众人眼见一个面色有些憔悴,长的美貌却面露寒霜的贺氏,抬着下巴,随后从她手中飞出一张庚帖和一个锦盒。
吴张氏本能的接住了两样东西,还没等她从震惊中回过神儿来,六夫人贺氏就张口道:“还你,哼,要退亲,那也是我们退,你听好了,张玉倩,从此以后,我们桥归桥路归路,我女儿和你们吴家在无任何瓜葛。”
六夫人贺氏的话一落下,周边之人都狠狠的吸了一口凉气。
这柳少卿的娘子是不是傻?这么好的亲事,说退就给退了?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跟吴家这个新贵攀亲,奈何来晚了一步,可如今
吴张氏听着周围的议论声,脸色铁青,咬牙切齿的道:“贺嘉慧,你凭什么退亲?”
“就冲你家柳少卿干的那些个破事儿,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有什么脸跟我说退亲?”
“我能忍你到今日已经是够厚道的了,都说结亲乃是结两姓之好,可是你们不顾我吴家劝阻,一意孤行,闹到今日一发不可收拾,既然道不同,那就一拍两散,岂不各自安好?”
“可你今天居然如此羞辱于我,我张玉倩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人物,但是,我身上可是有皇家亲封的三品诰命郡夫人,你才几品?”
“是,趁着你女儿病重前来退亲,是有失道义,可是,你也要想一想,我也是当母亲的,我家宏哥那么好的孩子,年纪轻轻,难道就让他背上克妻之名吗?还有,你家云歌那丫头,这大冷天落水,得了寒症对未来子嗣不利,难不成你想断了我吴家的香火?”
“纵然我再如何,也不是你对我不敬的借口,今日你们伯府要是不拿出让我满意的结果,我也豁出去了,咱们就去皇后娘娘那儿评理去。”
吴张氏说的那叫一个声情并茂,有理有据,情有可原,完全站在了一个受害者的道德制高点,指责的贺氏脸色发白,嘴唇颤抖,不知如何作答。
六夫人贺氏也只是空有一副暴脾气,自小书读的少,让她动手行,但是,耍嘴皮子,那可就差远了,不然,也不能被柳正泽给迷成这样。
周围的人也一副觉得在理的表情,恰就在这时,忽然传来啪啪啪---三下击掌之声。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就见一个脸色有些发白,确是非常貌美的小娘子,拍手而至。
一双如墨石一般的眸子,耀耀生辉,板着脸,一副上位者的气势全开,嘴角上挑,不屑的张口就道:“张夫人,真真是好口才。”
“竟不知吴府还有这般能言善辩之人,屈于后宅,真是可惜了,要是让家父知晓,定然心生欢喜,或禀报圣上,有这般大才,不为国分忧,岂不是‘不忠?’”
柳云歌这话一落,所有人的脸色刷的都变了,而吴张氏更是气的脸色铁青,要是被扣上‘不忠’的帽子,那离满门抄斩还远吗?
可是,不等她开口,柳云歌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刚才听张夫人言,小女有一事不明,劳烦张夫人解惑。”
“家父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破事儿’了?为何没脸面退亲?”
吴张氏闻言,双目通红的道:“他干了什么,你们心里没数吗?那一坐坐的城池拱手让人,割地赔款,那都是我大周的土地,那都是我大周的金银,他让所有百姓唾骂,让家中长辈担忧,如此不忠不孝,卖国求荣,贪生怕死之人,你们有何脸面张口退亲?”
吴张氏骂的那叫一个痛快淋漓,反正已经撕破脸了,何必还扯着一张遮羞布?
而六夫人贺氏一听,眼睛刷就红了,眼泪直接就掉了下来,指着吴张氏咬牙切齿的辩驳道:“你胡说,六郎根本就没有。”
吴张氏一听,马上冷着脸开口道:“怎么没有?难道那契约书上签的不是你家柳少卿的名字不成?”
六夫人贺氏被怼的脸红脖子粗的,却怎么都张不开口,周围的人也是摇头叹息,更多的则是投来一双愤恨的眼神。
有什么仇恨,比卖国贼更让人愤恨的?
这样不忠不孝之人,很可能会给家族招来祸端,难怪吴家这么急着退亲,这是怕受牵连啊。
不过也是,诶,谁家都一大口子人,谁能赌得起?
就在这时,忽然所有人的耳中都传来冷笑之声,再一看,站在身前的翩翩少女,漆黑的眸子带着点点煞气。
声音冰冷至极的道:“不忠不孝,卖国求荣,贪生怕死???”
“呵,既然张夫人和令府吴大人如此忠君爱国,宁折不屈,为何不去前线与敌人一决胜负?扬我大周威名?收复我大周河山?”
第7章 为父正名
吴张氏被问的一愣,脸色涨红,咬着牙道:“我家夫君是文官,如何跟武夫一般上阵杀敌?”
这话一落下来,柳云歌就笑了,满脸嘲讽之色道:“你也知道吴大人是文官,那我父亲呢?”
“我父亲是两榜进士出身,圣上钦点的探花郎,难道就不是文官了吗?”
“家父与吴大人相比,文采学问如何?如果我没有记错,当年吴大人跟家父乃同一批考生,圣上赐其同进士出身。”
柳云歌这话一出,吴张氏瞬间脸色铁青,虽然同为进士,可是,同进士最为尴尬,就仿佛一个正房一个小妾一般。
吴德福这辈子最恨别人提起此事,张玉倩又怎会不知,可是,眼前这个臭丫头非要揭人伤疤。
柳云歌见她脸色铁青,嘴角依然带笑的道:“照张夫人所言,文官入不得前线,那家父为何去得?”
“难道家父人傻到都不及吴大人吗?不知道此次前去,会有怎样的影响?”
“还是你们觉得,我们建安伯府已经穷途末路到一点银子和人脉都没有的地步,非要送‘嫡子’去不招人待见的鸿胪寺当一少卿?”
噗
柳云歌不仅要揭伤疤,还要在伤疤上狠狠的撒盐呢。
柳正泽近些年来虽然被骂的狗血喷头,要不是有圣上偏袒,估计早就入狱了,可是,年轻那会儿,那也是风采卓然一少年郎,多少闺阁小姐梦寐以求的夫婿人选。
要不是因为长相太好,另两位年岁较大,被点成金科状元也不为过,不论是才情还是学问,那都甩吴德福八条街。
就这么说吧,柳正泽要相貌有相貌,要才情有才情,要学问有学问,要出身有出身,那吴德福一个旁门子弟,以前是跟着柳正泽屁股后头当小弟的,这如何比得?
如果柳正泽不是蹉跎这几年,别说正三品,更上一层楼也不是使不得,所有人心里头都跟明镜似的。
柳云歌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呢。
建安伯府就算在落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点人脉关系和银钱又怎会没有???
柳六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多么大气,多么有风骨的事儿?
大周虽然生在乱世,且危机四伏,然而,国内却依然醉生梦死,读书人尤甚,常常感怀于盛世之巅,然后长篇大论一番,可就算这样,却对风骨和风度极其推崇。
而柳正泽这样的行径,那是让人敬佩到骨子里去的,至此,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虽然他们大多是下人,可是,不能阻止他们对柳六郎的敬仰。
况且此时正值春闱期间,过往不少书生学子,听完之后顿时双眼冒光。
张玉倩被柳云歌问的满脸通红,又看周围的神色之后,双眼喷火的道:“鬼知道你父亲怎么想的?你少来胡诌。”
柳云歌撇了她一眼道:“我胡诌?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呵,家父一腔热血,远去边陲,在他国受尽苦难,只愿为国尽一份力,身为臣子,为圣上尽一份忠,费劲口舌周旋于列强,而你们呢?”
“同为读书人,不但不支持他,鼓励他,在老百姓误解他的时候,不为他辩解,居然还跟着一起,在这里嘲笑他,污蔑他,责骂他,唾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