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江山+番外(4)

作者:顾言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宁衍一说起这事儿就头疼,他拧紧了眉,为难地揉了揉额角。

景湛说得诚恳,也确实是个好办法。天意这个东西,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流年冲撞这种话要是景湛说出来,满朝文武也说不出个不是。但这事儿宁衍已经拖了有两三年了,满朝文武不死心,总要拿出来试探一二,他也烦躁得很。

“先不必。”宁衍说:“治标不治本的法子,没什么大用。若是说流年冲撞,他们必定会上奏说可以先行选秀,纳妾不算在姻缘内,于此无碍云云。”

宁衍驳了这个办法,景湛也没再说什么。臣子的本分是要替君王分忧,但若宁衍心里有自己的盘算,那自然用不上他了。

“只是陛下因何如此抵触此事。”这问题不光是外头的朝臣,连景湛偶尔也会不解,向来帝王后宫都是佳丽三千,还从没见过这样对姑娘们敬谢不敏的皇帝。景湛沉思了片刻,试探地问道:“可是因为不喜欢舒家女儿?”

“倒也不是。”宁衍大大方方地笑了笑,说道:“不光是他家的,谁家的女儿朕都不喜欢。”

景湛:“……”

他心说您一天到晚待在宫里,满京城的贵女们一个也没见过,能有什么喜欢不喜欢。

但这话景湛到底也没说出口,他可不像外头那些朝臣一样将宁衍看做个单纯的皇帝,他了解宁衍的脾性。这位少年天子年岁虽轻,主意却正,心里实在装得住事。什么事若是他不想说,论你怎么使出十八般武艺,也别想窥探其心意。

选秀这事儿不知道又触到了他哪片逆鳞,还是躲远点为妙。

宁衍瞥了一眼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这位发小心里又在猜些什么。他与景湛幼年相识,从小几乎是一起长大,感情也比旁人亲厚些,有些话自然愿意多说两句。

“朕只是不想任他们拿捏罢了。”宁衍将腕子上的珠子取下来,随手丢在桌上,又从桌旁翻开一封奏折,取了只玉管毫笔沾饱了墨,继续说道:“朝臣们总有托大的,仗着言官的职责对朕指手画脚。他们口中处处都是圣贤道理,哪怕人人都明白他们心中有私心,但一句大义下来,无论如何,还是他们有理。”

“但朕不想如此,也不想以后要跟朝臣们靠博弈和妥协来过日子。”宁衍说:“朕若想要往后几十年的安静,就不能开这个任人拿捏的头。”

景湛内心暗暗赞同。

现在宁衍正是在亲政初期,确实是立威的好时候,何况选秀这种事儿也不是什么板上钉钉的朝政要事,用来表明态度最好不过。

只是这念头在景湛心里还未转上半圈,就见宁衍在奏折上批了几行字,又轻描淡写地说:“何况,朕有心上人了。”

他这话说得像是“朕看今日天气不错”一样随意,景湛被噎了个正着,下意识看了一圈屋内的内侍宫女。

只是御前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人精,一个个听了这话皆面色不动,安安分分地站在原地,一眼望去,屋里活像是站了一群泥塑的人,仿佛谁也没听见宁衍这句惊天动地的剖白。

景湛:“……”

景湛不想再问了。

既然让宁衍如此抵触选秀,那说明他那位心上人莫说是皇后,恐怕连选秀的门槛都进不来,说不准是什么小门小户的女子,问也白问。

宁衍身为帝王,他的皇后必定要母仪天下,若是选一位身份地位不过关的,别说朝臣了,宗亲那关就过不去。

景湛轻轻叹了口气,觉得没必要再劝了。说到底,从古到今也没有一位帝王为了心上人“守身如玉”,宁衍还年轻,一时新鲜也是有的,等时间久了,他自然就会有所退让了。

“那陛下准备怎么办?”景湛问。

“朕有打算。”宁衍说。

“既然陛下有打算,那臣就不多问了。”景湛说着站起身,理了理袖子,说道:“如此,臣就先告退了。”

宁衍一愣,问道:“你不留下用午膳?”

“不了。”景湛笑道:“今日京中的春秋酒楼出新菜,臣准备去试试。”

春秋酒楼一手椒盐饼做得极好,鱼也一向做得不错,景湛挺喜欢他家这口,宁衍也知道。

“那去吧。”宁衍说。

景湛略一颔首,刚想走人,却忽然想起了什么,脚步一顿,以一种唠家常的语气随意问道。

“对了,今日朝上,恭亲王怎么不在?”

景湛这些年也承蒙宁怀瑾不少照顾,见他不在朝上,少不得要问一句。

“皇叔半月前不慎着了风寒,卧床养了两天,这几日虽然好了,但到底朝上没什么大事,于是也没来上朝。”宁衍说:“……天寒地冻的,不折腾也罢。”

景湛闻言点了点头,倒没怎么在意,听过便罢了。

景湛前脚刚出上书房的门,宁衍就停下了手里的笔。

他方才与景湛说的缘由只是其中之一,其实早在前几年,宁衍就隐隐约约有种感觉……觉得宁怀瑾近几年在逐渐放权给他。

今年更是如此,若非有什么大事,宁怀瑾连朝都不怎么上了,十天半个月才来一趟,就算来也甚少在朝上发表意见,活像个只是镇场子的吉祥物。

宁衍当然明白这是因为他的岁数一日日长起来了,原本的辅政之臣得慢慢地还政给他,留着余地来让他在朝堂上立威。

不光是宁怀瑾,连教了他多年的老师都寻了个由头,暂且回家休沐去了。

而宁怀瑾身为宗亲,又曾在幼年时期对宁衍有庇护之恩,要避的嫌比旁人只会多不会少。

按理来说,宁怀瑾这样识趣,谁都得夸一句懂分寸,可宁衍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他若有所思地盯着手里的奏折看了一会儿,手腕翻转,用笔杆敲了敲桌面。

最近宁衍忙着抓那些朝臣的把柄,天天都忙乱得很,方才若是景湛不提,他也差点没想起来。

——他确实也有半个月没见到宁怀瑾了。

第4章 “本王去看看陛下”

恭亲王府原本在东外城,宁衍登基后不到三年,便做主将宁怀瑾的宅子从外头迁了进来。他也不走远,干脆就在宫城前头替宁怀瑾划了一大片地方。

王府修了好几年,期间恰好有几位老臣告老还乡,要变卖宅子。于是宁衍便将那旁边的两栋宅子一并接手,一起划在了宁怀瑾的名下,凑了个百亩的整。

宁衍手笔这样大,其他没怎么沾上光的嫡系宗亲或多或少有些不满,明里暗里闲话过宁怀瑾,言语里阴阳怪气地说不知这位旁支的恭亲王祖坟上冒了什么青烟,怎么就让先帝一眼看中,封了王不说,还赶上一位恩怨分明又不多疑的好陛下,从此飞黄腾达。

但外面眼红归眼红,宁衍倒是一直很看重这位曾对他有过短暂“养育之恩”的皇叔,王府的修缮要亲自过问进程,衣食起居也都要最好的,偶尔宫中有了什么贡品,也都是叫着宁怀瑾去一起挑。他心里是怎样想的暂且不论,起码表面上是做足了对宁怀瑾的态度。

新王府离宫城甚近,坐着马车过去也就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

说来也巧,当初新王府落成入宅那一日正赶上休沐,宁怀瑾身为唯一辅政的宗亲,在京中炙手可热,他搬家这样大的事,自然有的是人赶着由头上门道贺。

这一波一波的,哪怕吩咐人一个个打发都累嗓子,何况其中还有那么零星几位官职不低的大人,宁怀瑾确实也要给给面子,留人喝杯茶。

结果那一日从晨起忙到中午,宁怀瑾刚刚歇了口气,还未来得及喝口水的功夫,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宅子后门处从刚刚就停了一顶精致的软布小马车,在那呆了有一会儿了,既不叩门,也不送贴,不知道里面坐着谁。

宁怀瑾刚刚送走一位太仆寺少卿,脑子正木着,闻言愣神了一会儿,才骤然反应过来什么,匆匆领着仆人去了后门。

比起前门,下人走的后门就要冷清多了,只有下人说的那辆马车停在后门外一棵柳树下,除了轿夫之外,轿外就只站了个二十来岁的男人。

那男人宁怀瑾可太眼熟了——那是宁衍的贴身内侍,是从宁衍住在恭亲王府时就跟着他的。

宁怀瑾见状,匆匆撩起衣袍走下台阶来迎宁衍。何文庭见他出来,抻着脖子凑近车窗旁,对着里头说了句什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