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宁衍说:“……所以我也没有叫秦六去杀了冯源。”
宁衍说着凑近了些,略略压低了声音,轻声道:“暗杀之法总是不太光彩,这次怀瑾在战场上输了他一头不要紧,这笔账暂且记下,日后必定要他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还回来。”
宁衍话里话外泄露出的一点恨意宁怀瑾听得心惊,他下意识看向宁衍,生怕在对方脸上看到什么凶残暴戾的恶意。
但好在宁衍比他想象得冷静得多,面容精致的年轻人只是微微垂下眼睛,眼睫颤了颤,低头在宁怀瑾手上吻了吻。
“……你都不知道。”宁衍说:“我从来没有这么害怕过。”
“回来的路上我还在想,那时候你从安庆府赶回来,生怕我被阮茵害了,一路上是不是也这么害怕。”宁衍说着苦笑了一声,说道:“想着想着,就觉得又难过又高兴。”
“怎么?”宁怀瑾问。
“难过是觉得这样担惊受怕的滋味不好受,高兴则是因为——”宁衍停顿了一瞬,舔了舔唇,接着说道:“因为推己及人,又觉得你心里有我。”
宁怀瑾险些被他气笑了。
合着他当时自责又恼恨,恨不得以身代之的模样全没入了宁衍的眼,居然直到这时候才从这小陛下嘴里换来一句“心里有他”。
宁怀瑾登时不大乐意了,把手从宁衍手里抽了出来,轻飘飘地说道:“小没良心。”
宁衍偏偏被训也甘之如饴,笑眯眯地说道:“皇叔说得对,再多说两句。”
他这样神仙态度,宁怀瑾再大的脾气也被他磨没了,何况宁怀瑾又一向不忍心对他说什么重话,只能生硬地拉走话题,说道:“程沅说你不眠不休跑了几天了,不赶紧歇着,还有空跟我拌嘴。”
“先前累,又累又困,头昏脑涨的。”宁衍半撑着身子,歪着头笑道:“可后来看见怀瑾,就觉得周身轻松,也不觉着累。”
“那倒正好了。”宁怀瑾微微阖上眼,调笑道:“若是以后陛下再躲懒不想看折子,我也不必哄着劝着了,就把内阁的文书搬到陛下身边,让你看着我就完了。”
“那感情好。”宁衍笑眯眯地一拍手,说:“怀瑾可不能嘴上说说就完,等到回京,我非得叫人把你的内阁的那张书案抬到上书房不可。”
宁怀瑾这才发现自己挖了个坑给自己跳,不由得恼怒几分,抖开半张被子将宁衍一起拢了进去,懊恼道:“快睡!”
第153章 拼一拼
因为要收拾残局的缘故,谢珏比宁衍晚了两天回营地。
谢珏回来时,除了从九华山带回的三千残兵外,宁衍先前从南阳府带来的五万兵马正巧也到了,一并汇入了谢珏手里这支军中。
五万兵马不是小数目,放在哪都打眼,谢珏有心想要问问宁衍准备如何安置,却又怕自己来得不是时候。
谢珏在宁怀瑾的帐子门口转了两圈,搓着手犹豫了一会儿,还没等下定决心要不要进门,就听见宁怀瑾先在帐子里开了口。
“谁在外头?”宁怀瑾问。
“王爷醒了?”谢珏笑道:“是我,不知王爷现下方便吗?”
宁怀瑾闻言放下手里的军报,双手撑着床往上挪了挪,说道:“方便,昭明有事儿便进来说吧。”
他话音刚落,谢珏便不见外地掀开门帘走了进来。
谢珏的目光在帐子里转了一圈,意外地发现宁衍竟然不在宁怀瑾身边,整个帐子里只有宁怀瑾一个人,床头的小几上隔着只小巧的熏香炉,里面的安神香燃得正旺。
宁衍不在,谢珏也随意许多,他搓了搓手,在门口散了散身上的寒气,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到床边坐下,顺手从宁怀瑾那沓军报里抽出一本,自己翻了翻。
“陛下不在啊。”谢珏说。
“他刚出去没一会儿。”宁怀瑾语气亲昵地道:“听说你们回来了,就说是要去看看兵籍录,清点一下此次伤亡人数,省得之后手忙脚乱。”
“王爷可不知道,陛下气势汹汹赶到前线的时候,心火都快从嗓子里冒出来了。”谢珏笑着说:“这好容易把王爷盼回来,我还以为陛下会守着王爷不走呢。”
“总是有正事的。”宁怀瑾笑道。
谢珏也跟着笑了笑,自然地换了个话题,说道:“九华山那边的残局收拢完毕,但金寨县附近的几城守军有所增强,这次打草惊蛇之后,恐怕阵线不容易推进了。”
“本王也想过这件事了。”宁怀瑾说:“原本看重金寨县,不过是因为宁铮现在常驻顺昌府,于是想避开他的精锐之师先取两城,往安庆府里扎个钉子。但现在看来,宁铮明显是早有准备,才会在金寨县附近放那么多守军。”
“其实再往里走,本身就是步步艰难。”谢珏说:“顺昌府方向现在有宁铮坐镇,安庆府又是他的腹地,加上金寨县附近刻意增添的守军,恐怕接下来的仗不会像之前那样好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宁怀瑾说:“自古以来,平叛哪有那么简单,虽说宁铮现在不过是负隅顽抗,但破船还有三千钉,想吃下来,咱们也得伤点筋动点骨。”
“就看陛下怎么想了。”谢珏说:“是要徐徐图之,还是要乘胜追击,免得夜长梦多。”
他正说着,正巧宁衍掀开帘子进来,拍了拍袖子上的灰土,随口问:“想什么?”
“陛下。”谢珏忙站起身来,将床沿处那一亩三分地让给宁衍,笑着说:“臣是想来问问,陛下带来的五万兵马要如何安置。”
“若是陛下想要徐徐图之,那臣就将这五万人打散编入各个城守军之中,以待日后调用。”谢珏说:“若是陛下想要尽早了却这桩心事,臣就把这五万人留下。”
宁衍在铜盆里洗了洗手,然后走回来,自然地在宁怀瑾床边坐下,将他身上的被子往上拉了拉。
做完这一切,他才沉默了片刻,说道:“朕本来是想着,这仗慢慢打也无妨,一是给三哥个机会,二来也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朝堂上到底有多少人心思有异。可现在……”
宁衍说着看了一眼宁怀瑾,转过头继续道:“……现在看来,这仗还是尽早打完尽早清净得好。”
宁怀瑾皱了皱眉,生怕他是因为自己受伤才要临时改变主意,不由得背着谢珏,偷偷从身后拽了拽宁衍的衣服。
“也不完全是因为皇叔。”宁衍安抚似地拍了拍他,说道:“该落的棋子都已经落好,再拖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三哥这次起兵,本就是朕有意纵容的结果。”宁衍挺直了腰背,将话说得很明白:“兵力也好,粮草储备也好,三哥皆不如我,若是真的不计后果地拼起来,他输是迟早的事儿。”
“确实。”谢珏道:“到现在为止,宁铮已经是相形见绌了,他手中可用将领不多,哪怕是兵力还有个几十万,也难以调度——我先前听说,宁铮的大儿子也已经上了战场,似乎是替宁铮守着顺昌府的前关。”
宁衍略略愣了愣,对自己这位便宜侄子没什么印象。
“宁铮的大儿子宁成益今年二十刚出头,比陛下还大几岁。”宁怀瑾提醒他:“前两年他及冠时,陛下还往安庆府封了贺礼。”
“……想起来了。”宁衍捏了捏鼻梁,说道:“我记得,身为嫡子,却在及冠之后还没被请封世子,满宗亲里也就是这独一家了。”
“现在想想,从那时候起,宁铮大约就已经动了心思,要在这个小的身上做些名堂。”宁怀瑾说:“不请封世子,大约就是许了新王妃什么约定。”
“都是口头约定罢了。”宁衍笑着说:“这世上有几个皇帝像父皇一样,敢把江山真的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垂髫幼童。”
“这几天,前线的军报陆陆续续也送来过几茬。”宁衍说着,将宁怀瑾手边的那沓军报拿在手里,从里面挑挑拣拣,捡出了两三封,说道:“咱们在这边打得热闹,三哥那边也没闲着,郑绍辉被人打过两次奇袭,好在他反应迅速,没让对方吃到什么亏。”
“郑绍辉战场经验不足,直面宁铮的精锐之军,一次两次尚能应付,若宁铮攻城,他便不好应对了。”谢珏说:“依臣看,既然这边暂且打不开突破口,不如先行回撤,先帮着郑将军稳住局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