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保没理会他的马屁,又道:“本官这回前来浙州,搜集镇远侯及其走狗罪证,若当真有所收获,将来论功行赏,少不了……”
“大人,大人!”话音未落,就见一个衙役狂奔进来,“大人,赵、赵晋来了,赵晋来了!”
关炳琛一悚,蹙眉道:“他来干什么?”
就听一个清朗的男声笑道:“怎么,旧同窗不欢迎赵某?”
赵晋一袭鹤氅,月色右衽袍服,衣摆上绣着蓝白二色螭蟠云海,随着走路的动作,隐约透出氅外。
周文保躲不及,给他撞个正着。
赵晋含笑拱手:“原来周司直也在,失敬、失敬。”
周文保眯眼打量着来人。
传说中那个恶贯满盈的州霸有张出色的脸。
眉浓如墨,直插鬓角。笑起来彷如春风迎面,张扬爽朗,这个人不同于儒士的内敛端沉,也不似武人的莽撞霸气,他的气息是炽烈不容忽视的,却也来的和缓,并不让人讨厌。
周文保启唇,道了声“客气”。
关炳琛负手上前,头颅微扬,“赵晋,见着大人,缘何不跪?私闯衙门内堂,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赵晋嗤笑一声,“鄙人与大人您为同科进士,大人许是忘了。甲子年三月殿试,大人说内里穿的衣裳破了,身畔无人缝补,还是赵某借了您几块银锭子买了新衣,才免叫大人殿试上出丑。看大人的模样,是当真不记得了。”
他微微颔首,抱了抱拳,“功名在身,虽无职衔,非触犯律法者,跪叩可免。看来大人贵人事忙,忘事颇多。”
几句话含笑而言,窘得关炳琛满脸通红。不想时至如今,竟被他拿微时之事取笑。
赵晋不再理他,朝周文保道:“叫大人见笑了。今儿赵晋急至,有一事不明,想请大人解惑。”
周文保端起杯盏饮了口茶,道:“你说。”
赵晋目视他案上那一叠账册,含笑道:“听闻鄙号账房薛庚犯事被捕,不知两位大人可有确准的罪证,可有亲眼目睹其参与祸乱的人证?抑或是,可有同谋指证?”
关炳琛怒道:“赵晋,大人行事,难道要向你交代不成?”
赵晋淡笑,“不敢。乱世之中,人为刍狗,人命一向不值钱,大人一句‘可疑’,屈打成招,落了字据,又有谁敢质疑官府。只是大人无凭无据,妄然抓人,百姓们不服。大人初入浙州,怕是不识此地风土,若因些微小事坏了大人英名,……罢了,晋念同窗之谊,好心提醒,言尽于此,若大人执意如此,晋自然也无话说,今日叨扰,为晋之过,这几本账册若是大人瞧完了,还请如数送还鄙号,否则乱了帐数,宫里今年脂粉珍珠的供应,就要乱了套了,届时朝廷治罪下来,想必……担待不起。”
他一抱拳,爽朗地笑笑,转身就要离去。
关炳琛上前一步,斥道:“赵晋,你威胁谁呢?你一介商贾,不过仗着镇远侯的面子,做了一笔朝廷生意,你还真拿自己当成什么人物了?这是府州衙门,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赵晋一笑:“不然,大人一并将赵某也锁了,施刑一番,说不定,赵某受不住刑罚,做了第二个姜无极呢。”
他这话意有所指,前头那位蒋天歌是怎么下台的,不就是拿几件冤案安在姜无极头上,趁势占了他女人,夺了他家财?
若在平时,关炳琛定然要跳起来骂人了,可他余光瞥见周文保的脸色,登时心道不好,“大人,您别听他胡言。”
周文保在意脸面,也在意官声,这桩案子,决定将来兴安侯能不能提拔重用于他,也关系到兴安侯能不能顺利扳倒镇远侯一系,容不得半点闪失。
赵晋施施然离去,不待一会儿,衙役就为难地又进来了一趟,“大人,衙门外头聚了许多人,那薛账房的亲眷大哭小号,说官府抓错人、冤枉了她们的丈夫和父亲。小的们驱赶了一回,谁知瞧热闹的越来越多,把衙门前的道都堵了。大人您瞧,这可怎么才好。”
平头百姓,手无寸铁,平时惧怕官府,轻易不敢凑上前,今日竟驱逐不去?关炳琛黑着脸道:“大人,此事明显是赵晋捣鬼,他怕大人细查,诱引百姓与大人作对。”
周文保不言语,起身负手踱到前院,阵阵声浪从墙外传进来,“放人,无凭无据,凭什么抓人?放人!”
“这薛账房天生不良于行视力不佳,好容易寻到个坐馆营生,记记账打打算盘,从来没跟谁红过脸,没得罪过谁,官府无凭无据,指着他就说他是乱党?见过这样的乱党吗?”
“父老乡亲们,我丈夫的为人我最知道,他平时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胆子小的什么似的,连他这份坐馆的差事,还是我儿出面,求到青山楼掌柜,人家瞧我们可怜,才应允了。今日说他是乱党,不若把我们全家都抓了,都打成乱党罢了!大老爷,里头的大老爷们,我夫不是乱党,若你们非要冤死个人,不若把老婆子的命拿去,换我丈夫出来吧。求您们了,求您们了!”
妇人伏在衙门阶前石上,重重叩首。
衙役们呼喝着,要上前制止,却被人群拦着,不能靠近。
那妇人哭了一阵,状若心死,哀声道:“早知官不为民,无处伸冤,只可怜我那老实本分的丈夫,不知在里头给折磨成什么样子,我为人妻房,本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夫受难,我没脸在外逍遥。今日大伙儿见证,不是我们自寻死路,实在是天道不仁,官心不正,要逼死了我们这些可怜人呐。”
她忽然咬紧牙关,狠狠撞上了石阶边角,她儿女大呼亲娘,只见那妇人直挺挺倒下去,额上鲜血直流,竟是惨死。
人群静了一息,不知谁高喊道:“狗官冤枉好人,逼死人了!”
跟着有无数哀痛的声音附和:“逼死人了,逼死人了!”
周文保在内听着,不由心寒,他忙道:“快,吩咐衙差,不得与百姓冲突。”
他心道棘手,原想借着这个账房先生,顺藤摸瓜查探赵晋的罪证,至于冤不冤枉,只要落了字据画了签押,谁又能查出什么。可赵晋反应太快,他们都还来不及屈打成招,外头就闹成这样,若是此事传回京城,不知兴安侯如何作想。
外头声浪阵阵,儿子抱着母亲的尸身,不容任何人靠近。闺女声泪俱下,倾诉着庸官是如何乱抓好人如何逼死她母亲。关炳琛这回才深深明白,赵晋说他不解浙州风土,原来指的就是这个。
这些人不怕官府,不怕衙门,围堵长街,激愤声讨。
衙差进来禀道:“大人,拦不住了,那些百姓要冲进来了!”
关炳琛没了主意,周大人说不准伤害百姓,衙差们不敢动手,现在怎么办?任由那些刁民冲进来?
——
“太太,太太!”
一声急急忙忙的呼喝,扰乱了上院的平静。
卢氏睁开眼,不耐地蹙了蹙眉。
她从蒲团上站起身,理了理袖口。外头脚步声越来越近,有人推开门,不等她应答,就闯了进来。
卢氏板起脸斥道:“什么事慌慌张张?”
来人是个小厮,甚至等不及侍婢传话,就直闯进来,这等事若在从前,绝不可能发生。
卢氏最厌恶人家无礼,脸上写满不耐。
那小厮道:“官人吩咐,叫太太立即收拾行装,跟几个姨娘一块儿,去清溪别庄避避风头。”
卢氏道:“避什么风头?出了何事?”
她第一个直觉就是赵晋出事了,甚至隐隐觉得有点畅快。
小厮瞧她脸上瞬时有了光彩,哪里想到她心绪如何,急道:“镇远侯出了事,爷怕牵连家里,郭二爷一家已出了城,太太您也快收拾收拾,趁着官府的人没来,快上路吧。”
卢氏默了片刻,走近几步,道:“赵晋在哪儿?”
此人恶贯满盈,做尽坏事,进了官府,绝对无法全身而退。
小厮道:“官人去了青山楼,正跟管事商议营救薛先生。叫小人先回来知会太太,免得牵涉了太太。您快、快些吧?车已备好,停在门口了,小人还要去知会大姨娘跟四姨娘,太太,您只管拿紧要的,庄子上什么都有。”
他慌慌张张知会完,忙转身去了四姨娘的院子。
卢氏立在门前,怔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