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副本(52)

作者:林海潮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赵妈妈生怕之后连调料都买不到,盐都抢了两箱,副驾驶座下面还塞着醋和干辣椒。后备箱、后座都塞满了,赵妈妈坐在一堆东西中间,连系个安全带都难。

赵玲:“后备箱都有印儿了,我哥回来还不杀了我。”

她说,“妈,我可不会开面包车啊,我驾照下来几年都没碰了,这还是自动挡,手动挡都忘得差不多了,回去路上还有个大上坡呢……你说这路怎么也不修一修,说的建筑群我看就是城乡结合部……”

后面一直没有出声,赵玲摆弄好后视镜,赵妈妈正歪着头打呼呢。

……

“西北还安全吗?”

赵妈妈正在包饺子,她看见孙芳芳独自带孩子总是有些不忍,经常做些包子、饺子这些方便的冻好让赵玲送上去,有时候还让赵玲开车带着去市中心逛逛超市,在公园转转,总闷在家会生病的。

她说,“西北不安全了还能逃到哪里去?藏区?珠峰?”

赵玲穿着睡衣正瘫在沙发上看电视,她撅嘴道,“又不是我说的,专家!”

赵妈妈冷哼一声,“一天天净搞这些没用的,你说这两年情景不好,不工作我也就依你了,现在西北大基建,大家都忙的脚朝天,你呢?”

赵玲狡辩道,“不是还有我哥嘛……他肯定不会让我饿死的。”

“妈,要不咱再朝西边走走?我哥上次不是说Q省也在建房子吗?”

赵妈妈捏着饺子皮封口,指肚一揉一捏,一个胖乎乎的元宝就出来了,她手上都是面粉,没心思跟赵玲磨嘴皮子,她说,“烧水,一会儿煮一碗你端上去。”

赵玲放下遥控器就去了厨房,电视新闻频道,专家还在继续说,“……大规模迁移高地还是不现实的,即使在我们这个基建大国,藏区至今仍旧只成功营建一条公路,养护花费高昂,交通仍不便利……根据最新的卫星地图,沙漠路段地基已经被掩埋……”

“也许大家很难想象,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藏民人均寿命仍旧不及69岁,部分地区人与牲畜同饮水……对广大群众来说还要考虑老年人、幼儿的身体承受能力,高原反应难以克服,人不能一直背着氧气管吧?这时候怎么办?没有过硬的医疗条件支撑,贸然转移就是送命。”

“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参照L国的防洪疏导系统,创造隔离区,等待洪水退去……”

“等洪水退下去,人也死光了。”同事指着屏幕里的专家,“听听这都说的什么人话,救灾不见人,说辞一大堆。”

“咱们好歹还有骨干在一线呢,他们呢?上下动动嘴皮子?南方都涝成那样了还不让人走?”

王洁正坐在工位上吃面条,今天是她做饭,大家一起兑钱买够一月份的菜肉冻在冰箱里,她今天扒拉出一点肉骨头熬汤做浇头,臊子面又快又方便,再把青菜烫熟,配上面条就是一顿了。

男同事前两天就因为人手不够被领导召唤到工地帮忙。现在整个资料室只有四个女的,大家熟悉起来说话也没了顾忌

王洁说,“现在不也卡着名额?说是第一批先送这里,等人满了就往Q省送,好多人还不乐意留在西北呢。”

洪水未退,优先转移的都是行政要员、科研人才、巨富大商,连学生都在第二梯队,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保持最基本的整洁了,精神状态也不太好,很多都要在医院接受治疗。

反复无常的洪涝灾害已经把人吓怕了,人们争相朝着高地走,即使运输线不通,也有瞅准商机开着面包车拉客送人的司机,一个七座面包车能塞十几个人,一趟进藏路就要一个月工资。

人们闷着头朝高地走,有没有想过到了那里该怎么办呢?

现在西北物价虽有上涨,但有中央坐镇,总是还能撑的过去,他们一窝蜂的跑到高原,吃的喝的住的,哪一项不花钱?

同事叹道,“我这工资也就够糊弄肚子了,要不是家里还有个住的地方,这日子怎么过的下去,我的小车停车库多少天了,都没舍得加油。”

说实话,工地现在能开出工资都是吃老本呢,除了医院大概没一个能谈得上盈利的机构了。

晚上下班回宿舍,楼里连供暖都停了,屋子里冷的跟冰窟窿一样,王洁压了两层被子都没用,最后翻箱倒柜拿出电热毯,她刚铺好床铺,赵旭的消息又过来了。

赵旭:“洪水开始下降了!从昨夜三点到现在退了十五厘米!这两天没吃上鲜菜,嘴角长了两个大疮,说话都疼。”说着还拍了一张图片,山脊之下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放大看还能发现水中飘扬的树枝。

这场景实在太奇幻了,王洁也珍惜这一次两人同时在线的机会,回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什么时候回来?”

消息略有延迟,她捧着手机等了半个小时,还没等到消息,最后睡着了,第二天起来才看见赵旭说,“刚开始没想到洪水这么厉害,大家都是转移到高地,洪水水位不断抬升,就困在孤岛上了,还好信号塔没有全部被毁,我们还能保持联系。”

“伤亡损失还没统计出来,你没发现今年都没灾情拯救新闻吗?我们来的路上都……牺牲了好几个战士,救灾真是拿人命在填啊,他们先是拿沙包挡,沙包跟阻水器都挡不住就扯一条绳子,拿身体去挡……”

“我们路上还帮老乡赶过猪,人都走不了了,老乡还抱着猪不放……水流急的时候连货船都不敢跑,打个水漂人就不见了。”

赵旭说,“长期潮湿的环境,很多人都得了皮肤病,像身体癣,但是吃抗生素都没用,指甲发黑,每天一搓都是皮屑……我不该说这个,吓到了吧?”

他说,“来这里一场比我活这么多年见识的都多,姐,人活一场真的太不容易了,刚看到水位下降你不知道我有多开心。”通讯站好几次进水,有次水都到大腿根了,通讯员汇报完最后消息带着他们赶往山脊,通讯员穿上军装,帮战友整理肩章,还破例让他们打电话回去跟家里人说话。

赵旭那时候就想,打给谁呢?

妈妈?让她一把年纪还为自己担心?

打给王洁?他先追人家,恋情还没开始,自己就要死了,打电话干嘛呢,体体面面离开不好吗?

——就是不甘心。

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我还没听到她同意,我还没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

“我夺回了一条命,等救灾工作告一段落,我们就能回去了,姐,你等着我啊。”赵旭想起自己刚毕业的时候,他投了五家公司,两个都伸出橄榄枝。

其中一个还是国企,他都考虑签合同了。

——王洁来学校宣讲,她穿着裤装,站在高台上侃侃而谈,很耀眼,很漂亮。

第52章 进展

南方在第三次气象警报之前,水位不断下降,最后降至海平面以上二十米,萦绕在华国心头的最大一块阴云终于转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千千万万个像赵旭一样的志愿者背着登山包返回西北,他们抛弃两条腿,乘坐特殊航班,穿越满面疮痍的陆地,降落到安全区。

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多时,所有从疫区返回的志愿者都要接受为期二十天的医学观察,西北第三区领导人前往一线慰问,穿着防护服和他们拥抱。

此次盛事全网直播,赵妈妈一早就打开电视跟赵玲守在那里,西北时间晚七时,赵旭顶着一头肆意生长的头发向领导人伸出了自己的双手,疲惫而又真诚,镜头一闪而过,随后是秘书为他们颁布奖章。

赵玲已经捂着嘴哽咽了,她又哭又笑,“哥哥终于回来啦!”

水位下降之后,丘陵地区部分军工研究所是最重要的抢救目标。

原建于西南山区的钢铁厂和船舶制造公司跟随军队迁移至海拔四千米的山脉附近,已完工、初检过关的大型船舶全部下水投入使用。

从西南到南部沿海、途径东部沿海,停靠在渤海湾的五艘中型航母满员承载难以营救地区的灾民,经首都至西北航班成功脱离洪水威胁。

“武器出生的使命就是保护国土、保护人民……”李院士在线上发布会汇报道,“新型特种钢材材料正在攻坚阶段,理论屈服强度高达两千兆帕,完全可以满足海水侵蚀等自然损耗,营建成功后可保证船舰至少五十年的使用寿命……”

上一篇:GRAGON下一篇:总有妖怪打扰我学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