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仵+番外(496)

可惜,他们弄晕了何田将他丢在冰窖里问过他意见后就勒死了。

让宋宁联想到了冰窖。

“那倒不是,本官听袁成桥说这个利民政策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事有问题。”宋宁道。

“你怎么会知道?”贺喜登不敢置信,“这种方式是我想了一夜想到的,亘古未有。”

我见的多了,宋宁笑而不语:“你的通威银庄想活吗?”

“想!”贺喜登道,“小人活不了,可这个招牌想要它活下去。”

宋宁盯着他,道:“你心愿会达成的。”

贺喜登明白了,跌坐在地上望着宋宁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气。总归……祖宗的东西能继续下去啊。

不然通威银庄也至多还能撑个两三年。

贺喜登想到了贺英,忙去后院,喊了半天贺英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他吼道:“贺英,快来人请大夫!”

大家自顾不暇,没有人理会他。

“我去吧。”鲁苗苗道,“你等着。”

鲁苗苗去喊大夫来,救了半天贺英才从鬼门关拉回来……

县衙前后,六七百人席地而坐吃晚饭。

终于活过来了,吃过饭大家都原地待命,夜半,宋宁带着人去出海。

这一夜的后半夜,是莱县相隔七八天后第一个安静的夜晚。

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太阳第一缕光线从海平面上出现的时候,大家都醒了,按照前半夜大家商量好选出的代表,去九号码头去领钱。

有人带着驴车、马车,有人空手而来。

阮超空着手站在九号码头上,望着停在岸边高大的船只,站在船头上的宋宁,心里最后一块大石落地了。

“所有人都守规矩,排队,一个一个来!”鲁苗苗敲锣,吼道。

宋宁将霍三等倒卖的人放在最前一排坐着,除去衙门正常卖的份股外,其他的人都是通过这些人的手买到个份股。

而这些人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账册。

上面记录着他们卖给了哪些人。

包括顾琛在内,一共有二十六条队伍分开,一个一个核对,领钱。

有六百护卫在就方便很多。

从日出到日落。

所有卖出去的份股的钱都退了回去。

每个人领到钱,拿到实实在在的银子在手里,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最后一位领走了银票,九号码头上安静下来。

赵熠安排六百护卫将剩余的银子重新送到通威银庄的库房里,由阑风带着人看守。

“大人。”何莲对宋宁道,“我家的钱刚才保长给我了。”

何莲打开自己的包袱给宋宁看。

“好好背着,别弄丢了。我最近很忙可没办法给你照看银子。”宋宁笑着道。

何莲点头,怯生生地问道:“大人、那……那杀我哥哥的凶手,还、还查吗?”

“当然要查!”宋宁道,“给大家缓一口气,明天我们二次升堂!”

何莲顿时笑了起来。

“大人,大人呐。”马三通喜滋滋跑过来,亮出自己的一万两银票,“这银票真的能要?”

宋宁白他一眼,道:“你要银子吗?”

“不要,傻子才带那么重的银子回家。”

宋宁白他一眼:“放心吧,银庄不会倒的。”

马三通不解:“为什么?”

“因为通威银庄总店在济南。”

“啊?”马三通挠着头,“贫道怎么记得在京城呢?”

“你记错了。”赵熠道。

马三通指着赵熠,焕然大悟:“哎呀呀,王爷太坏了。”

第二日早上,王福贤和汪玫带着一千兵赶到莱县,还没进城就看到人们相携着脚步匆匆,看见他们仿佛没有看见。

就听到一位妇人道:“没关系,肯定是宋大人的手下,我们赶紧走快点,已经听到鼓声了。”

汪玫和王福贤互相看着对方,王福贤咕哝着,他们怎么成宋世安手下了?

汪玫问道:“王大人,不是说百姓暴乱了吗?”

王福贤回道:“不知道啊。”

真不知道。

第446章 审案结案

王福贤和汪玫将两千兵留在了城外,他二人带着几名护卫进的城。

一到城内,原以为人山人海,鬼哭狼嚎一片狼藉都没有看到。

迎接他们的是空城。

沿着主街走着,店铺关着,包子铺冒着热气却没有人守着,巷子里衣服晾了一半还有一半搁在盆里。

狗趴在一间卤菜摊子前焦虑地守着,一副也想要去干什么的急迫表情。

王福贤猜到了什么,汪玫是头一次接触宋宁,所以完全不了解她的行事风格。

“变成了空城?”汪玫奇怪地问道。

王福贤回道:“去县衙看看,刚才那位妇人不是说鼓声响过了吗?”

“这么说事情都解决了?”汪玫不敢置信,“怎么解决的?”

他们还没有得到消息。

两个人不急不慢地往县衙门口走,才了半条街就走不动了,两个人惊呆了。

只见前面的街上摩肩接踵密密麻麻的人。

而这里离县衙还有距离,莫说看就是听也听不到。

“现在升堂都有这么多人观看了吗?”汪玫一直在军中,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场面。

王福贤道:“别人没有,他有!”说着指了指前面,“想办法挤进去吧。”

汪玫推了推挡着的百姓,两人穿着官服,大家看见了都给他们让了道,两人也算是顺利地到了县衙外。

被拆掉的门还没装好,推倒的围墙也没来得及修葺。

从里面的院子到外面,但凡能站人的地方,就没有落脚的地。

“让一让,让一让。”汪玫走在前面开路,王福贤跟在后面,两人终于进到内院,这才看到了衙堂上的情景,也听到了宋宁的说话声。

袁成桥和苏永站在一侧,地上跪着不少人。

就听宋宁拍了惊堂木,对贺喜登道:“……你都说通威银庄历经几代人,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可你更应该明白,不管是买卖人还是我们官员,靠的、守的都是百姓。你若难可以缩小规模,可以变卖产业,可以重头再来,你有很多的办法,可你却选择一条不归路。”

“你骗的钱是谁的?不是家有万贯给你一文的人,而是穷苦百姓,他们将全部身家给你们,是对你们的信任,你却来骗他们,这会害了多少家庭毁了多少人的人生?”

“你可曾想过,这件事发酵过后,会是什么样子的惨烈结局?”

“谁能挽回,挽回这些要付出多少代价?”

贺喜登想过,对于他来说,这件事中最大的意外是宋宁的出现。

如果她没有出现,他后续还有安排……比如,六百万两银子他不会独吞,他会救世还上一半的钱,这样既能平息民愤又能救活他的银庄。

至于韩玉和袁成桥,韩玉必死,袁成桥是官,从他急功近利的第一天开始,他的结局就注定了,和他没有关系。

贺喜登垂着头,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小人输的心服口服,大人判吧。”

“那就如你所愿!”宋宁拍了惊堂木,喝斥道,“今罪犯贺喜登,设局骗财涉及金额近三百万两、人数之多达四千,依《周律.户律.钱债》判主犯贺喜登斩刑,从犯贺英同罪斩刑。”

“另,黄县人士何田、通威银庄莱县分号四名店中伙计共五人丧命,皆乃贺喜登授意他人杀害,两罪并罚,今判贺喜登、贺英父子二人斩立决!”

贺英病重未到场,贺喜登垂着头没有领罪,半趴在地上没有动作。

“从犯韩玉可在?!”宋宁喝问道。

韩玉哭着道:“草民在!”

“整起案件你是主犯,纵然落入贺喜登圈套,可你主观并不比贺喜登罪罚轻省,今判你斩刑罚没家产,你可认?!”

韩玉磕头应道:“草民认罪。”

“霍三,乔东宝、顾琛等二十六人,偷奸耍滑合谋骗钱,实属从犯,今判定将所得不法财物一律退还,结清后每月受笞三十,三年为期,未结清前每月杖三十。”

霍三等人领罪。

宋宁颔首,视线投向外面观看着的百姓,她走到门口道:“此番案件,各位虽历经了苦险,但结果好在是有惊无险的,把投出去的钱拿回来,但,这是并不是应该的,下一次,或许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所以,本官奉劝各位,莫要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做事前一定要三思而行,莫要跟风也不要以为法不责众,法就是法,你做错了就一定要承担责任。”

莫风流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