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重锦理智再告诉自己,宋弘不是好人,宋弘对他别有所图,宋弘对他不过是利用。
可从来没有感受过父爱的他,即使,即使是这种虚假的,带着利用的一点好,也忍不住会沉溺其中。
宋重锦苦笑:“我本以为自己心性坚定,会不为所动,没想到,我其实没自己想的那么真的释然。尤其是被立为世子后,我几乎都动摇过——”
“直到你点醒了我!前晚我在书房一夜,都在回想来到京城发生的一切。才发现,处处都不能深想。先前,在秦府,秦大人一番话,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终于知道那些不对劲,那些不能深想的违和之处了。”
“我让自己站在局外去看,才发现,这不过都是宋弘的手段。”
“或者,从更早的时候,他也许有意,也许无意间,就已经布下了这个棋局。当年为什么派那两个人去,一个教我习武,一个教我学文,偏偏又被人收买,对我也不过是敷衍行事。”
“后来,派了许由前去!许由本是齐家门生,后来投靠了宋弘,成为他的门客。我当初还相信他,因着齐家的关系,对我是真心一片,如今想来,也不过是听从了宋弘的安排。”
“若他真为我好,要我将来有个好前途,则应该督促我一心考举,这才是正道。而不是让我学习什么情报之术。”
“当初我跟着学习刺探情报,打听消息,贩卖消息,和那些人打交道多年,这个行当,见不得光,行事时有诡谲之处。我浸润其间也有几年,又因年少受得那些苦楚,倒是性格中沾染了一些,行事也有偏激之处。”
“也被影响到了眼光和格局,看人看事,为人行事终不成大道。我的文章中也带了一些这种习气。可叹我当初殿试后,还心中略有不服,觉得自己当日发挥不错,进入一甲没有问题。”
“被点为二甲传胪,还觉得自己委屈了,直到今日秦大人,给我分析了我当日卷子中的问题后,我才知道,差距在哪里。”
“被点为二甲传胪,恐怕也皇帝另有打算的缘故!”
“如今想来,我若是没有你提醒,没有秦大人,只怕会越走越偏,被宋弘一步一步的彻底的培养成一个眼中只有利益,只有家族的人。”
“到时候我说不定会一心一意,如同他一样,放弃自己更重要的,去维护宋家,维护宋家百年的基业!”
“若真如此,我与宋弘有何区别?十年后,二十年后,我就是另外一个宋弘!”
说到此处,宋重锦忍不住目露恐惧之色。
真若他成了另外一个宋弘,他会不会放弃永珠?会不会他和永珠之间,就如同当年的宋弘和齐欢一样?
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红袖添香
宋重锦拉着王永珠,将心中这两日的反思一吐为快。
到了最后,才道:“说来,今日秦大人说的外放之事,我初闻虽然惊讶,可回来的路上,倒是慢慢想明白过来了。先不说圣意难违,虽然不知道皇帝到底所图,可说不准到了齐家流放之地,还能有一些线索,能探寻当年的真相也未可知。”
“再来,暂时离开京城也好,这也算机缘巧合,脱离了宋弘的安排和谋算。只是流放之地艰苦,我却不忍心让你跟我一起去受苦——”
王永珠一笑:“再苦能有多苦?你我本都是乡下出生长大的,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城里的公子小姐?更何况,就算去了流放之地,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不至于去下地干活,养家糊口吧?”
“顶多也就像在荆县一般,咱们到时候或者带上几个人,或者到了当地雇上几个婆子也就是了,反而清净。”
“这事你不用说了,我肯定是要跟你一起去的,留在这京城也没什么意思。天天闷在这府里,看着这一亩三分地,看一群人就为了那么点子东西,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有什么趣?”
“就这样,还一堆人跟在你后头,天天念叨这也不能干,那也不合规矩,生生憋死个人了!”
“咱们到了外头,天高皇帝远,那日子才逍遥自在呢!倒是我娘,她年纪大了,不能再跟着咱们奔波受苦,况且如今也找到了亲人,倒是要留她在京城里享几天清福才好。”
听了王永珠这话,宋重锦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好半天才道:“永珠,谢谢——”
“咱们之间不必说谢——”王永珠捂着宋重锦的嘴,他能清醒过来,自己也松了一口气,不然,要是再这般下去,说不得她就得出绝招了。
自家男人往偏路上走,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好,一日三顿的打!总能打过来的。
夫妻两人自从这日谈话后,彼此心意更加贴近。
宋重锦心态摆正后,先是打听到了齐家当年的流放之地,名叫赤城,乃是北方边陲重镇。
距离边境线倒是有些距离,约有两百多里,三面丘陵,土地稀少,粮食出产不多。
朝廷在赤城县外,倒是有两处养马场,专门蓄养骡马。
骡马虽不及骏马奔跑速度快,可耐力足,能负重,倒是转运粮草辎重的重要工具。
赤城本地人,倒是大多靠养骡马为生。
宋重锦心中有了底,正式入职后,身为翰林检讨,刚进入翰林院,上司丢给他的也不过就是整理些旧书籍,誊抄之类的事宜。
宋重锦也不推辞,并不露不服之色,倒是十分爽快的接过,每日里,就钻在翰林院的书库中,不喊苦也不喊累。
开始的时候,在翰林院,除了跟新科状元谢朗、还有顾子楷他们能说上几句话,同屋的同僚是一日都不见能跟他搭腔。
开始宋重锦以为都是这般,也不以为意,还是顾子楷偶尔见了,倒是急了眼,就要跟人理论,这不是排挤他么?
宋重锦这才明白,自己是卫国公世子,在这些翰林同僚眼中,只怕是自己借了卫国公的光,才能进入翰林院。
读书人都傲气,自觉跟宋重锦这种豪门权贵不是一路人,那当然就敬而远之。
宋重锦想明白之后,却也没大放在心上,若是秦博涵的消息没错,他在这翰林院中也不过呆上几个月,有何好计较的?
再者,上司分派给他的事情,正合他意,翰林院里藏书众多,还有各地方的旧日的不涉及到机密的旧折子。
他每日细细的将关于赤城那边的折子,还有书籍都翻找出来,整理一番,归纳出重点来,心里对赤城那边也就慢慢有了印象。
倒是他这般勤勉,每日里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从来不抱怨,也不偷懒。
不管何时见他,都在认真工作,并不见半点国公府世子的骄矜之气。
此刻大家再回想起他的身世,倒觉得他虽然言语不多,看起来不太近人情,可倒是个实在的性子,慢慢的也就不排斥他。
偶尔还有同僚能空闲邀请他喝上一杯茶,说上两句话,关系倒是大为改善不提。
宋重锦每日按部就班的去点卯上班,不曾懈怠。
这边,等顾家的认亲会结束后没两日,历九少就着人送来帖子,他的胭脂铺子红袖添香要开张了。
酝酿了这么久,如今京城里,豪门权贵女眷,对红袖添香里的胭脂水粉那真是期盼已久。
这红袖添香的名字,还是历九少借着王永珠到顾家的时候,跑去见了一面,非要让王永珠取个好听的名字。
说要是王永珠不取,那就叫珠粉阁算了。
王永珠一脸黑线,是跟珠过不去了是吧?偷懒偷到历九少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当初那茶叶,让他想个名字,他说叫珠茶。
如今开个胭脂铺子,叫珠光阁。
改明儿要个合伙开个点心铺子,是不是得叫珠食啊?
真是猪队友!
没奈何,她倒是想给这胭脂铺子,取个洋气点的名字,比如来个X蔻?X黛?X雅?X尔?
可这个时空的人也不知道这个梗啊!
倒是老老实实的想了半天,想出这么个名字来,她倒是想叫什么国色天香、什么红颜不老,可惜都被否决了。
倒是这个名字给留了下来。
历九少得了名字,乐颠颠的就吩咐人赶快去做牌匾去,一定要做得豪气一些,最好金光闪闪,晃瞎人眼最好。
被王永珠给瞪回去了,做高端品牌的,弄这么个土豪金,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