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363)

作者:饭团开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关一飞也记挂着这个事情,在结清货款的时候,又一次催问了王永珠。

看张大老板这么一次次的催促,想来京城中的他如今十分需要黄松菇。

王永珠也明白这个道理,想起前几日去看过山洞中的黄松菇,长势良好,如今已经有指头那么大了。

按照这个长势下去,没几天就可以采收了。

等到采收了这一批,再隔个十天半个月还能再采收一批。

两批一共应该能兑现承诺了。

沉吟了一下:“后天我先送过来一半,如今都是新鲜的黄松菇,如果要运送到京城的话,这几日就要准备好贮藏的物件,不然,恐怕送到京城,黄松菇已经坏了。”

关一飞终于听到了准信,高兴起来:“只要王姑娘你能准时送货就行,其余的交给我来办!”

王永珠跟关一飞敲定了送货时间,也就不多留,还要去采买礼品,告辞而去。

如今正是庄户人家手里有钱的时候,镇上也有不少外来的商人,一来是收山货,有那精明的,还带些外面的时兴货来,转手也能赚几个银子。

王永珠和宋重锦对着单子,买了点心、红糖、茶叶、干果,又打了两坛子一共十斤好酒。

又到吉祥布料坊扯了两样颜色适合姑娘家的尺头。

吴掌柜正好在吉祥布料坊,见到扯尺头,立刻就猜到王家有喜事。

一问,果然如此。

哪里还肯收银子,只说就当是自己的一点心意,还说改日一定要讨一杯喜酒喝。

没奈何,王永珠只得收下。

又去镇上最有名的银楼。

银楼名叫周记,也是镇上的老店了。

周记是祖传的手艺,一家子以打首饰为生。在镇上开了几十年你,名声不错,从来不克扣客人的材料,打出来的首饰也匀净。

镇上人家一般出嫁闺女,娶媳妇什么的,要打首饰,都会到周记。

一进周记,就有个年轻的后生迎了出来,脸上挂着让人看着就舒服的笑容:“两位里面请”

“请问两位是想要看点什么首饰?还是要打点什么首饰?”

王永珠说明来意后,那年轻后生将两人带到了一边,打开柜台,从里面拉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抽屉来。

抽屉被分成了很多小格,用软布包裹着。

每个小格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银镯子。

有麻花绞丝镯、桂花对珠镯、泥鳅背马蹄形的镯子,还有贵妃蒜头镯,老凤开口祥云镯……

看得王永珠眼花缭乱。

这些可都是纯手工的镯子,好多样式,都没见过。

先给柳小桥和江氏挑好了样式,按照张婆子的交代,老凤开口祥云镯子就挺合适的。

剩下的轮到给自己选样式,王永珠就挑花了眼。

年轻后生见多了这样的客人,一时拿不定主意,反倒上前建议:“这位姑娘,你要是拿不定主意,可以试戴一下,看哪个更合适。”

王永珠眼睛一亮,点了几款,在手腕上试戴。

宋重锦将那后生拉到一边,低声问了几句。

年轻后生眼睛没离开过王永珠,耳边听着宋重锦的要求,一心二用,也不见吃力。

听了宋重锦的话后,眼睛一亮,点点头。

然后冲里面招招手:“小妹,出来招待一下客人。”

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十五六岁,跟王永珠差不多的姑娘,眉目清秀,乌油油的头发上,插着一只簪子。

这簪子造型别致,竟然是虫草的模样,鎏金的蜜蜂宛如真的一样,趴在发间,让人眼前一亮。

小姑娘也是笑容满面,上前一边帮王永珠试戴镯子,还能提点建议,倒让王永珠找回一点以前逛商场,柜员全程微笑服务的感觉。

第四百九十四章 首饰

这边宋重锦被那个年轻后生,带到了隔壁的一间小一点的屋子里。

请宋重锦坐下后,才小心的掏出钥匙,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小的匣子来。

打开匣子,里面用红色的丝绸缎子包裹着,年轻后生轻轻揭开缎子,露出一套银鎏金的首饰来。

一对虾须镯,上面镶嵌着小小的细碎的宝石,一对葫芦耳坠,两支虫草造型的簪子,一支蜻蜓,一支蝴蝶样式的。

翅膀触须栩栩如生,一口气吹大些,那蝴蝶就颤巍巍的展翅欲飞一般,煞是精巧,正适合小姑娘们佩戴。

宋重锦即使不懂首饰,也觉得这一套好看,想着这簪子戴在永珠头上,一定好看。

年轻后生眼尖,看宋重锦的脸色就知道他极满意,小心的介绍:“这套是我家新学了省城的花样才打出来的,不敢保证整个荆县就这独一份,但是咱们石桥镇就这么一套。这银子是上好的雪花银,那镯子上的宝石珠子虽然小些,可是品相好,颜色正,客人要是喜欢,这一套只需要十五两银子,价格再实惠没有的。”

宋重锦顿时嘴角一翘:“这套给我留着,我先下定金,明儿来取。”十五两银子不是问题,可今儿个不是送这个的日子。

不能抢了未来岳母的风头,再等几日吧。

年轻后生喜出望外。

这套首饰是他大伯那边的铺子在省城那边的新式花样,极受客人的喜欢。他前些日子去省城,一眼就看中这个系列,自己掏私房钱买了这一套回来,本是打算让自家学习一番的。

没想到回来就被小妹看中,硬磨去了两只簪子。

剩下的这大半套,他摆放在店里好几个月了,喊价二十两银子,看的人不少,可愿意掏钱买的却没有。

这首饰适合小姑娘带,可镇上谁家愿意花二十两银子买首饰哄自家闺女开心?

那些买得起的,也都年岁大些,戴这个不合适,因此这一套首饰也就无人问津。

家里人笑话他看走了眼,他心里也憋着气。

所以今儿个,看到两个年轻的客人进店,本来是没报期望的,那女客人开始就直接说了要定做银镯子,看衣着打扮,想来也没多余的银子买这套首饰。

没想到那个年轻的男客人,居然偷偷的问他,有没有适合姑娘家戴的首饰,他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带到了小间,因为看宋重锦衣着普通,加上这首饰这么多天没卖出去,他也没喊价,直接给了个实在价格。

想着实在不行,这套首饰拆开了卖,把自己那私房钱先补点回来也行啊。

没想到,这男客人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全要了!

年轻后生大喜,忙不迭地答应了,又将首饰原样包好放回去,收了宋重锦一两银子的定金,给了个签子,明日来取就行。

出了隔间,王永珠也挑好了样式,选了一款麻花绞丝的镯子。

这些款式,店里都有现货,婚嫁一般都会要这些款式,周记也有存货,直接取出三对手镯,当着面称重。

最后加上手工费,三对手镯,抹了领头,一共花了八两半银子。

那年轻后生还做主,送了王永珠一对小小的银丁香耳钉。

其中那款麻花绞丝的镯子,戴在王永珠的手腕上,越发显得她手腕如玉,肤如凝脂。

先前招待的那个小姑娘,一边给另外两对镯子包起来,一边夸王永珠眼光好,皮肤好,这镯子戴着好看。

王永珠一笑,多看了一眼小姑娘发间的发簪,这种虫草的簪子,在她以前所处的时代,恐怕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宛如工艺品一般。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普通人家的女孩子就能戴上,心中感慨了一下。

倒是她这一眼,落入宋重锦眼里,心中暗自猜度,永珠想来也是喜欢这种漂亮的首饰的吧?

只可惜王家如今大部分的银钱都要留着做山货生意的周转,而且以王家如今的境况,她就算想买这些,也要顾忌着家里哥嫂的心情。

他不仅暗自责怪自己,往日怎么没多留心。

永珠当着家,看起来风光,实际对她来说,反而顾忌更多,为了家里平衡安稳,她反倒要克制自己。

不然就以永珠自己的本事,想买多少漂亮的首饰不行?

哪里至于羡慕一个银楼小姑娘?

宋重锦眼神一暗,心中有了计较,面上却什么都看不出来。

出了银楼,王永珠看看天色,也该回去了。

宋重锦却开口:“永珠,今儿个我就不陪着你回去了,马老大他们一伙还在那宅子里,我得去看看,好做计较。你后日不是要送黄松菇来么,我到时候再和你一起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