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田有点闲(1337)

作者:饭团开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毕竟小九也占了一个嫡不是吗?

到时候,大皇子他们,只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她们母子了。

皇后也能明白皇帝的计划,快到最后收尾关键的时候,自然是不能出一点岔子。

用这个事情,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他好暗地里便宜行事。

这暗中肯定是有人保护她们母子,可这宫里太多手段计谋,防不胜防,若有个万一,她和小九只怕就是那牺牲的棋子了。

可就算她心中再不甘愿,也没法子。

事到如今,她若执意跟皇帝对着来,这么些年的谋划和心血都要白费了,等皇帝收拾完外头那些人,腾出手来,她这个皇后还有九皇子只怕就真的要失宠了。

倒不如索性再拼上一把,交上一份让皇帝满意的试卷,若是上天眷顾,等事了之后,她这皇后之位,还有小九的地位,在皇帝心中就是独一份了。

这些谋算,在皇后心中翻滚了半日,又都被她缓缓的压制了下去。

即使是对着几个心腹,她也没吐露半分。

只叹口气道:“陛下一片慈父之心,只是本宫想着,如今宫中事多,九皇子还小,怕太大动静折了他的福气。”

红绯和一旁的绿翠劝了一箩筐的好话,什么九皇子本就是天潢贵胄,最是尊贵不过,天底下能有几人有这样的福气?和该大办才配得上九皇子的身份。

再者,若是不大办,岂不是让人背地里说三道四,猜测九皇子不受宠,失了体统?

万一有那一等小人,趁机在外头说些混话,坏了九皇子的名声,岂不是如了某些人的意了?

如此这番劝说,倒是将皇后一腔恼意给消散了不少。

气一消,皇后也冷静理智了,知道红绯和绿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九皇子周岁真不大办,说不得其他嫔妃将来还有话说。

这在深宫里,有些时候,争得就是那个脸面,只能进不能退,她先前倒是想左了,若是连这一关都过不去,还谈什么以后?

这么一想,皇后打叠起精神来,先笑着赏了红绯和绿翠一人一根嵌红宝的金簪子,然后才吩咐让怀才进来。

怀才这些日子也是过得憋屈,本是后宫除了苏老狐狸外的第一人,苏老狐狸在皇帝身边,多是负责前头和陛下身边的事物。

而他是皇后身边的大总管,负责后宫事物,两人共事多年,也还算有几分面子情。

这一段时日,皇后吩咐低调,加上苏老狐狸那边透露的那点意思,和他多年宫廷浸润出来的直觉,让他最近都夹紧了尾巴,只将长春宫守得严实。

因着贤妃抖了起来,她宫里的管事太监总管如今也上窜下跳的,那架势赫然是想取代他的位置!

对怀才这样的太监来说,人生在世,后代子孙是不指望了,唯一的目标就是金钱和权力。

这想要他的位置,岂不是要他的命?活生生的不共戴天之仇!

若是往日里,不用他吩咐,只一个眼神,恐怕就有人将贤妃身边的那个王八羔子给套了麻袋。

不过如今他低调,也吩咐自己手下那一干人,个个谨慎,拿贤妃身边那个王八羔子当个笑话看。

但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早就憋着一股火,琢磨着等皇后发威的那一日,他好生收拾收拾这般兔崽子,也让他们瞧瞧,他怀爷爷的厉害。

这听皇后召见,忙不迭地就进来听吩咐。

听皇后一说,要吩咐下去,准备九皇子的周岁宴,顿时一惊。

要知道,先前皇后连年宴都只吩咐内务府按照往日的例子去办,这九皇子的周岁宴可是大年初一,这是要?

怀才的一双老眼顿时亮了起来,腰杆子也挺得直了一些,宏亮的答应了一声,就利落的转身出去了。

没一会子,绿翠捂着嘴偷笑着进来道:“娘娘,怀大总管这憋了一个月,说话都不精神了,方才可算是扬眉吐气了,偌大把年纪了,出去还一路小跑带风呢——”

逗得皇后也忍不住拿帕子捂着嘴乐了一会,半日,才叹了一声:“这些日子,倒是让你们也跟着本宫委屈了!”

红绯和绿翠忙跪下道:“娘娘这些日子才是受了委屈,咱们做奴婢的,有娘娘护着,哪里会有委屈——”

一时长春宫倒是主仆相得,十分感人。

到了晚上,皇帝的寝宫,一道黑影从暗处走出来,轻声将长春宫的动静在皇帝耳边小声的一一禀告了。

皇帝听完,挥挥手示意那黑影下去,那紧绷的肩头才缓缓放松了下来。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居然还是个慈父?

一旁伺候的苏总管,眼观鼻,鼻观心,将自己当作一个木桩一般,连大气都不敢出。

好半日,才听到皇帝开口:“那事情处理的如何了?”

这话问得无头无尾,旁人听不明白,可苏总管却是知道的,立刻躬身低头,从木桩状态活了过来,恭恭敬敬的回禀:“启禀陛下慎刑司的人已经在昨天,将那些人的嘴都撬开了。如今已经安排人手根据他们交代的,去抓人了,想来不出明日,就该回话了。”

皇帝听了这话,才勉强点了点头:“告诉慎刑司,抓紧些办,朕可不养废人!让这些逆贼混入宫中多年,已然是他们失职,若是再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他们也就别干了!朕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只记住一条,这些逆贼一个都不能走脱!不然流入民间,只怕又要为祸一方。”

这话轻飘飘的,里头的意思,却让人不敢深想。

苏总管到底伺候皇帝多年,见的世面多了,听了这话,也只恭敬的点头应是。

回头,这话就会一字不漏的被他转达给慎刑司去。

恐怕这京城里,又有多少今夜无眠。

又有多少人,这几日过后就会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上了。

皇帝交代完事情,揉揉眉心,才问:“卫国公府怎么样?”

苏总管低眉顺眼的回禀:“卫国公府那边一切如常,大家如今都知道卫国公宋大人抱病在家,也约束了卫国公府的人,一概不许外出。就连采买,都是由外头庄子送进府里,每日里大门紧闭,不见外客。”

“倒是齐国公隔房的五公子,也不知道听了谁的鼓动,这几日每日都带着一干人马,故意到卫国公府门口停下歇脚,满嘴污言秽语很不成个体统——”

说到这里,苏总管都忍不住脸上露出鄙夷之色来,好歹还是国公府,就这副嘴脸。

打量着大家都是傻子不成?既然要脸面,就别干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来,还非要推出一个隔房的子弟来。

真是那句话,又当又立!

就这样的,不说陛下看不得看得上,就是他这个无根之人,都懒得多看一眼。

果不其然,听了苏总管的话,皇帝也忍不住眉头一皱,冷哼了一声:“就这样的货色,老大还当主心骨一般,也是个蠢的!”

这话苏总管就不敢接了,低下头去。

好在皇帝也没多说,毕竟那个蠢货是自己的儿子,只换了话题,“宋弘那边情况呢?”

苏总管小心翼翼地道:“宋大人那边已经派人来传了口信,说一切都已经布置妥当,就等陛下一声令下了。”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示意苏总管出去。

苏总管忙躬身退了出去,自去慎刑司传皇帝的口喻。

皇帝坐在案前,好一会,才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一个卫国公府,一个齐国公府。

盯着这纸半日,才嘴角噙起一抹冷笑,提起朱笔,在齐国公府这四个字上,大大的打了个红叉。

然后红笔在卫国公府几个字旁边停顿了好一会,终究还是没划上去,将笔重重的顿在一边。

眼中神色莫测,好半天,才将这张纸揉成一团,丢在了一旁的火盆里。

看着那张纸被火苗化成一片灰,这才吐出了一口长气。

对于宋弘这个臣子,皇帝的心情很复杂。

宋弘对他的忠诚毋庸置疑,而且十分识实务,当初将他从边疆调回,他回京后立马就将手中的军权尽数上交,半点不见迟疑,一点都没让皇帝操心。

这么些年来,只要交代宋弘的事情,绝对给办得妥妥当当的,十分让人放心。

按理说这样的臣子,最让皇帝喜欢和省心不过了,彼此这般君臣相得几十年,也是一段佳话。

可古语有云,功高震主,宋弘这些年立下的功劳,尤其是大败草原,让他即使上交军权至今,北疆那边的声望二十来年不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