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回现代前那些年(71)

作者:阿来来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最终,她还是道:“起来吧。你们都在这里,若真犯了国法自有官差前去拿人。”

女童战战兢兢地起身,转身就想走。

“等等。”云绮叫住了她。

女童有些惊惶地转身,声音都在发抖:“管事娘子,您还,还有什么吩咐吗。”

云绮按着自己发痛的太阳穴,努力像平时一样和颜悦色地道:“你应是那边信得过,又死而无悔、不得不挺身而出的人。与你家大人说,没人会为难一个稚童,都卸下防着人的心安心住下吧。他愿为难你,我们却无意为难普通百姓。”

女童不再惊惶无措,神色莫名地道:“是我们心思狭隘,误了贵人的好意。我会与他说的。”

在这女童走前,云绮对她道:“别再做这些事了。我们这边也有人手,好在我那手帕交脸没坏,不然有你们好果子吃。”

女童没说话,一步步走远。

回到住处,名为花依的女童走到那独眼老者身边。她跪在草席旁,将红糖水与溏心蛋拌好,想给长辈进补。

花依对老者道:“爷爷,收手吧。若此时收手还来得及。”

老者声音嘶哑地笑了起来:“哈,哈。收手?我孙儿饿死在陶缸里时,这些贵人、世家子弟,可有真的收手?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有那时……”接下来的话,他却没说半个字。

第 109 章

瑞雪兆丰年。安阳县下都囤足良种,想开春便好生伺候土地,到秋收时将过冬多耗的银钱加倍挣回来。

云绮边敲着桌子边角发呆,脑子里想得多,连面前多了一碗馄饨都没注意到。

自那日油铺与文老汉家的争执起,已有数日。云屏山只是这一脉山峰之中的小山,好东西多得是,只是若想将野果野籽榨油,耗费的人力可不小。

农耕为本,自然无人敢去耗这个力气专做这些。到哪年收成不好,拿素油之类的精致东西去换米粮,怕是温饱都得不着。大庸车马慢,将素油等物卖至别处不仅耗时,更消耗人力物力。在路上遇着匪寇,更是连命同货物一齐搭进去。

她喃喃道:“我们都能想通的事,他们身处其中怎么会想不到呢。先开几亩薄田以防万一,明日里多补些安阳县与羊汤镇缺的东西,这些好了再做打算吧。”

璎珞用力敲了敲桌子,边敲还边问云绮:“你吃不吃了?不吃就回去睡一觉。我们歇息用的竹屋也已搭好,回去养神总比在这食铺里发呆强。”

云绮回过神后,斩钉截铁地道:“吃。不止要吃,我还想就着冻梨一起吃。”

英姑随手去炊房拿了只冻梨,拿清水泡得半化后才递给她:“承蒙惠顾,一文一个。”

“怎么比你卖给旁人贵呢,”云绮撕开一块梨皮,“羊汤镇的人吃这个,你都是随杂碎汤送的。”她抬头看向英姑。

英姑指着店门外道:“看着了没?我们羊汤镇上虽有穿红着绿、遍身罗绮之人,可那都是有喜事才去典当行租衣来穿的。阔绰些的平日里穿身鲜艳便宜、不爱掉色的靛蓝,便是穿些贵色用细棉粗绢就顶天了。冻梨在冬日也不难做,谁会出来买。难得有人愿花钱单买这个,不收你的铜钱收谁的去。”

云绮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们不宽裕,可这和我多付一文有什么关系呢?你总得让我知道,这多出的一文花到哪去才好。”

“呃,”英姑没想到会听她这么说,“其实我给你们做的与给镇上的不一样。你们几位不赊账、银钱也给得足,所以同样的价钱怎么吃着舒服怎么来。就像你昨日吃的山药糕,里头加过开胃的山楂,就更容易饿。换旁人我就不会加那个,指不定人家觉得糕点不顶饿,之后的日子就不来了。”

“你说得有道理。”云绮沉思着递给她一文钱。

璎珞心不在焉地道:“这天可真冷。吴夫人正是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偏在南屏山与柴姐姐以乐舞会友呢。”

云绮颇有兴致,劝她们与自己同去:“之前柴乐师向我借了条靛蓝的头须,应不是那种华美的乐舞,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英姑十分意动,但还是狠心拒了:“唉。我在这里看店走不开,你们同去吧。”

璎珞二话不说就与云绮去找柴乐师,在路上才想起要紧事:“我知道她们一个抚琴一个跳舞,只是不知她们究竟在何处。”

残雪夹着冷风往云绮身上扑,现在回去倒是白挨冻了。她想了半天,还是打算凭直觉去云屏山民开荒的地方。

走了不到一刻的工夫,她们果然听到七弦琴古朴浑厚的弦乐声。

云绮远远地就望着柴盼儿跳舞,发如银丝的吴老夫人在一块石台上端坐抚琴。半冻半化的溪水潺潺流动,劳作的山民早在冬日拾碎石、拔枯枝时,就已疲累不堪,此时便在此歇息。他们喝着放姜片的热茶驱寒,不时为这名义上的二位忘年交、实为祖孙的二人喝彩。

柴盼儿穿得素淡又暖和,乌衣蓝裳都是粗棉夹棉絮的防寒衣物,与头上扎着的蓝头须也算颜色相配。

之前在吴老夫人身边的女童道:“怎么能跳得这么好啊。”

身边的山民摸了摸她的头,又把手伸回去接着打拍子:“我们这些后人放下乐舞多年,却也知道能令人动情、看得手舞足蹈,才是舞者乐者的真本事才对啊。乐舞乃贱业,可若自己都避开前人艰辛,怎么配当后人呢?”

女童点头点头,“嗯”了一声又坐正看乐舞了。

不远处传来马蹄声。是卫瑜。

璎珞冲云绮眨眨眼,自己跑到吴老夫人旁边听琴去。

卫瑜下马后径直向她走来:“看来这边一切顺利,无事比什么都好。”

久别重逢就憋出这么句话,云绮忍不住笑话他:“想这么久说出一句话,可是累了?不如陪我去看看土质,忙着忙着就能说些别的了。”

卫瑜一言不发,随她去了荒地那里。

荒地的碎石、细荆之类难以除净,放火烧山又怕误伤到别村的田地,故而这些日子只空出这么几片来。

“不能将荒地开垦得太多,”卫瑜拈起些碎土,“总也要留些树木固土。各地土质不能一概而论,出事也麻烦。”

云绮也弯腰看那些碎土:“即便你不说,我也会告诉吴夫人这边多留些草木。开些薄田够吃就好,至于树木……留下能充做油料的就可以,还是该先拿这个进项补田地不足的空缺。”

她随意找块干净平滑的地方坐下,盯着地面褐色的土壤。

卫瑜说起这些天长公主府出的事,最后对云绮说道:“只要春分播种,在秋收前不出差错,今上也说不出什么。绮娘不必忧心了。”

云绮听他说的都是生人的事,也没再多问。江月影倒是没事,长公主倒是放心不下。她还向执掌后宫、女眷封诰命的太后进言,太后竟还真应下了。

她有些困惑地道:“虽能防觊觎之人近身,可月影也不算宗女。也不知会给什么封号。能封为乡君都不错了,又不是话本。”

云绮不住地拿石子往溪水里扔,水花迸起,落在脸上凉得发痛。她脑中闪过个猜测,又觉得拿神怪话本硬套不妥,还是没说什么。

卫瑜咳了一声:“绮娘别担心小姨,她好着呢。也不知脑子里都在想什么,突然就有主意却不愿说了。还是先想想施肥的事。”

第 110 章

云屏山一带的土壤不算肥沃,开荒出的薄田自然更应施肥沃土。不知不觉间,从播种到菽豆将熟,已有足足数月。

云绮又一次与卫瑜来当初那片荒地:“种菽豆肥地,论收成也比稻米出数。如今豆荚已结好,过了立秋就能收一部分煮毛豆吃。”

璎珞扒拉着那豆荚道:“也就这一株豆蔓是你种的,换了他们才不敢这么糟蹋新粮。”

“呵,”云绮冷哼一声,“那明日的盐水煮豆,你吃还是不吃。不吃我就请旁人替你。”

璎珞也起了玩心,忍辱负重似的道:“姐姐,我当然吃啦。”

她想起些什么,偷瞅着卫瑜,扯住云绮袖子问:“你在哪给卫先生买了这么身衣裳?这种间道纹多用在汗巾子上,你做成衣服显瘦是显瘦。可卫先生那身板本身也不壮实啊,越发像个杆子了。就是画在画上的美人图,那小腹也没这么平坦。”

云绮觉得自己有发言权:“哪有你想得那么吓人,他腹腰上都有肌肉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