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朵/达尔文与玫瑰(34)

作者:南郭梓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密城最有名的是羲岐山,山上有个琉璃寺。你生病那晚突然下起暴雨,所有人都被困在山里。你爸爸急得在寺里跪了半夜,第二天老天爷总算转晴,才及时把你送到医院。”

董陈突然想起书房里的老照片:“奇怪了,那年暑假发生的事,我怎么没一点印象?”

“你那时才十四、五岁,脑子烧到39度,好不容易病好了,就把那次糟糕的旅行给忘得七七八八了。后来我跟你爸爸打算再去一趟琉璃寺还愿,谁知一直忙就搁置了。”

董陈也笑了:“可见,那确实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

母女俩其乐融融,时间仿佛流逝得格外快。

晚上,白珺宁的电话打进来。

“董陈,你还在乐行吗?”

“嗯。”她敷衍道。

“我过两天休息,可以去看看董老师吗?”

“我一个人在这里就够了。”董陈强调,“白珺宁,她是我的妈妈。”

电话那头很热闹,不像是在医院。董陈想起每年的八月中旬,白家人都要北上去为老太爷贺寿,帝都那位是名副其实的杏林泰斗。

白珺宁想再说些什么,里面传来一道轻柔的女声,似乎是在呼唤“老公”。他急忙捂住听筒,绕开几步。

“回去吧。”董陈声音冷硬。

白珺宁急忙道:“我是想提醒你,月底最后一天,记得来一附院体检。”

“谢谢,我没忘。”

董陈挂断电话,回到董爱玲的房间。

小余正在浴室照顾董爱玲洗澡。董陈敲开门想进去搭把手,一只玻璃瓶突然砸出来,她堪堪躲过,瓶子碎了一地。

董爱玲穿着睡衣,老顽童一般,跌坐在浴缸外的地砖上。

“怎么了?”董陈急忙跑过去扶她起来。

“她要淹死我!”董爱玲甩开董陈的手,指着护工骂。

小余快吓哭了:“不是的董姐,我刚放好热水,正要扶董老师去洗澡,董老师突然坐在地上说不洗了。”

董爱玲是胡院长特别交代过的VVIP客户,董陈相信,这里的护工应该不会说谎。

她耐着性子问董爱玲:“为什么不洗澡?”

“不想洗,就不洗!”董爱玲向董陈投去陌生的、不信任的眼光,“你是谁?关你什么事!”

董陈愣住了。她知道董爱玲患病后记性糊涂、脾气无常。但今晚,母亲第一次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了。

小余去清理残渣,董陈重新调整了水温,亲自劝董爱玲洗澡。

董爱玲拍着水花继续挑刺:“你想烫死我?”

董陈知道现在不能惯着她,故意板着脸:“不想洗就脏兮兮地去睡觉。”

董爱玲年轻的时候有洁癖,瞧见桌子落灰都要皱半天眉,不洗澡更是寝食难安。她犹豫了一下,松开了浴缸檐。

洗澡的时候,喷洒不小心碰到眼睛,董爱玲又发脾气:“你服务态度不好,等元元来了我要投诉你!”

不错,还记得自家闺女小名。董陈好笑:“我等着您把靠山搬来。”

救兵没请到,董爱玲的精神状况反而越来越差。

她常常在半夜惊醒,埋怨丈夫陈健平为何早去,丢下她们孤儿寡母。驻院医生说要来打针,却被她误会成来“打人”,事后还要反复控诉一百遍。

董陈也被折腾得彻夜失眠,经此一月,她更加体会到了照顾一个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辛苦。

后来,她和护工们总结出规律,董爱玲喜欢听经,尤其和那帮平均年龄超过80岁的“道友”同聚时,心态更容易平和……大概还是因为太孤单了吧。

恰逢这个月初一,东坪山小庙有居士集会。董爱玲提前在日历上做过标记,这天一大早,就闹着要上山。

董陈由她去,自己则和工作人员随行,跟在这群老伙伴后面做挑山工。

老头老太太们上完香,开始陆续进庙,听经许愿。

董陈跟在董爱玲身后,看着母亲虔诚地走进庙堂,双手合十。

片刻后,董陈坐在堂外高高的门槛上,随意问:“我们人美心善的董老师都许了什么愿呀?”

董爱玲瞪她:“第一,希望我闺女找到像小白一样好的男朋友。”

董陈面无表情:“下一题。”

“第二,希望她今年就把自己嫁出去。”董爱玲补充,“如果愿望实现,我就去密城的琉璃寺还愿!”

董陈微笑:“佛祖不包办婚姻,如果有第三个愿望,您还是留给自己吧。”

董爱玲指指身侧的蒲团:“没大没小,快过来磕头。”

董陈轻步走进去,佛堂香灰萦绕极其安静,仿佛有股神奇的力量,令万物沉淀不得造次。

她乖乖跪坐蒲团之上,一抬头便看见案上的佛牌——“琉璃光如来”。

原来座上供奉的是药师佛,董陈顿觉有眼不识泰山。

她闭上眼睛,脑海闪过病床上的母亲、凌小豪……还有那些在医院见过的陌生面孔,一时悲悯丛生。

许过心愿,董陈往功德箱塞进两张随喜。敲木鱼的老居士为她请出一张平安符。

董陈打开,符上印着八个字:“众病悉除,无诸疾苦。”

字字是她心中所想,竟有千钧般重。

仿佛有种预感,她握着平安符,逆着晨光回头,看见庙殿门槛外,立着一个挺拔、熟悉的身影。

周正觉跨过高槛,走到母女俩身边,先弯腰扶起董爱玲,“董老师。”

“你是谁,来做什么?”董爱玲已经完全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个年轻人。

周正觉知道董爱玲病情加重,他神色如常,重新介绍自己:“我是周正觉,来这里寻找元元,带她回家。”

“你是元元的男朋友?”

“现在还不是。”

什么叫现在还不是?董陈急忙站起来,把他拉到一边。

她才发现,周正觉的黑眼圈很重,袖口还残留着消毒水漂白的斑痕,看上去邋遢又疲惫。

“你刚从研究所过来吗,凌小豪的临床试验结果怎么样了?”相比之下,董陈更关心这个。

“他很好。”周正觉给她一颗定心丸。

“几天前,我们正式将基因编辑后、提炼出来的溶瘤病毒试剂,注入了凌小豪的大脑。凌晨一附院传来的首期试验结果显示,他的脑胶质瘤病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癌细胞也在缩小。虽然预后情况还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一点——”

周正觉有绝对信心:“凌小豪脑袋里的定时炸/弹会慢慢消除,不再具有任何威胁。因为你,他会平安健康地活着。”

“真的吗,太神奇了!”董陈为凌小豪开心,激动地拍拍他的肩膀,“你们GV也不是浪得虚名嘛!”

其实,按照原定试验计划,GV早在八月中旬就应该提供首支试剂,作用于临床。但周正觉一直对小鼠实验结果不满意,坚持不肯签字。要求大家再坚持几天,继续调整实验比例,不断优化预后数据。

团队成员被折腾得身心俱疲,汪其然教授气得闯进他的办公室拍桌子:“正觉,对Pandora进行编辑后的溶瘤病毒,在小鼠身上的抗癌效果已经毋庸置疑。一附院也一直在催,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假如未来预后不好,我们还有备用方案,可以请志愿者再捐献造血干细胞嘛!”

周正觉紧紧盯着病毒影像,他无法在师兄面前承认,如此精益求精,是因为他内心深处不希望启动预备方案。董陈体内的病毒基因序列太过特殊,存在变异风险,万一……周正觉不知道自己在担心什么。

好在,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他是对的。清除率更高的试剂,让凌小豪预后非常稳定。后续恢复顺利的话,董陈不需要再为那孩子捐献任何东西。

凌晨接到实验报告,周正觉来不及复检,就驱车来赶来养老院,只为把这个好消息亲口告诉她。

而这一刻,看着她的笑容,周正觉更加确定,所有努力和坚持换来的成果,都不及眼前人的万无一失重要。

董爱玲在两个年轻人之间来回打量。

董陈急忙解释:“妈,这是我新老板,每个月给我发工资养家糊口的那种!”

周正觉承认:“今天是八月的最后一天,我来带她去……”

董陈突然想起协议约定,每月最后一天要去一附院做体检。她急忙冲周正觉使眼色,不愿自己参加生化实验的事被董爱玲知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