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大佬[快穿]+番外(106)

两个人一个教一个学,态度都很认真。

苗桂花看见了,连忙道,“小姝,你别耽误哥哥念书。”

在晏卿进学后,终于找机会给妹妹取了名字,并且让父母以后叫她小姝,不要再叫四丫了。

小姝听着比四丫好听多了,于是苗桂花两口子就答应了。还说晏卿有学问了,取得名字都这么好听。

“娘,哥哥在教我认字!”

“女孩子家家的认啥字啊,还不如跟娘学做饭做女红呢。晏卿,你也别随着她胡闹,好好读你的书。”

自从知道晏卿在读书一道上很有天分后,苗桂花和宋池高兴坏了,同时也更加重视他的学习了。一点活也不让他干,生怕会影响到他学习。

“娘,我这是在复习呢。先生说了,教别人的时候就相当于自己深入复习了一遍,而且更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如果能把自己学到的教会给别人,那肯定会记得更牢固,理解的更透彻。”晏卿解释道。

反正他得藏拙,总不能今年就去参加考试,闲着也是闲着,教教小姝也挺好的。

苗桂花将信将疑,“那怎么没见晏昌这样复习呢?”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我给妹妹讲了一遍后,我就记的特别牢固。”晏卿表情无辜的说道。

苗桂花信了,“那行,你们好好学,小姝,不能给哥哥捣乱啊。”

晏姝绷着脸,用力点着脑袋,“娘,我知道了,我肯定不给哥哥捣乱!”

苗桂花被她一脸严肃的小大人样给逗笑了,“鬼灵精怪的,先过来吃饭吧,吃了饭再跟哥哥学。”

苗桂花和宋池只有一儿一女,虽然他们更看重晏卿一些,但对晏姝也很宝贝,不像宋李氏那样,严重的重男轻女。

“我琢磨着得找个其他活来干了,自从王家的活干完,已经半个月没接到活了。”吃饭时,宋池说起了他的工作。

自从来到县城,他也接到了几个木工活计,不过都是些小活,一两天就能干完的那种。工钱不高,一天能赚个一二十文。最开始的时候还因为手生,做的不太像样,连工钱也没拿到。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多是吃老本,还没有什么进项。

“我今天听人说飘香楼要招个伙计,要不你明天去看看?”

“也行,在酒楼干也不错,说不定还可以偶尔带点剩菜回来打打牙祭。”

晏卿听着他们谈论,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是时候把他的赚钱计划提上日程了。

之所以没有在最开始就给父母支招,那是因为他一个农村娃,也不可能知道这些事,而且不能在朝夕相处的父母面前太出格。现在他已经进学半年了,时机也差不多了。

赚钱的主意,晏卿有很多。但他不仅仅想赚钱,还想截胡原著中女主的发财路。

原著中,宋福宝的锦绣之路,和大多数穿越女的发家之路相差无几,主要是香皂、玻璃、香水、火锅、美食……

大房走的是科举入仕的路子,二房的孩子学习不行,就走上了从商这条路。他们所有的生意都是福宝在背后指挥的,当然,赚的钱也是她拿大头。

从大房到二房这些人都像吃了降头似的,对她忠心不二。

这些人与其说是她的亲戚,不如说是她的忠实手下。大房步步高升,给她提高身世地位;二房打造商业帝国,给她赚取财富。

而她最后被封为郡主,则是因为她献上了一个技术——印刷术。

是的,在这个科举大行其道的朝代,竟然没有印刷术!

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按照正常情况来说,科举的出现,会使天下读书人剧增,对书本的需求也会急剧增加,所以印刷术会应运而生。

总会有人嫌抄书太累,想到取巧的办法。所以这个世界,科举都出现四五百年了,还没有出现印刷术,这在晏卿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但,小说世界,就是有这种可能。因为小说是作者说了算,作者为了给女主增加一个金手指,所以没有印刷术也就不奇怪了。

晏卿想着,既然要截胡那就截最大的。干脆把印刷术提前搞出来吧。正好这个跟他的读书有关,可以解释说是他抄书时琢磨出来的,也不算突兀。

于是,晏卿吃了饭,就找了一块光滑的木板,把写了千字文的一张纸,粘贴上去。他特意选了一张薄纸,字迹从背面也可以看到。

“爹,你帮我把这些字刻上去吧。刻成字体凸出来的阳文。”

宋池不识字,但他有一手好雕工。

当初学木工的时候,他就不爱干那些重活累活,总是偷懒抢着干雕花的活。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最轻松。

也或许他在这方面还比较有天赋,所以一手雕工很是不错。

这也是晏卿打算做印刷术的原因之一——专业对口。

宋池好奇问,“你刻这个干什么?”

晏卿跟他解释了一下雕版印刷的原理,宋池也没听太明白,但是有一句话他听懂了,雕好之后可以印书卖钱。

反正闲着也没事,所以他一口答应下来,“行,我给你刻。”

这一刻,刻了半个月才刻完整本《千字文》。

因为晏卿的要求比较高,笔画错一点都不行,一版上刻坏一点,就得重新再刻。

“可把老子累死了,以后打死也不干这事了。”

一共二十页,刻完最后一页后,宋池东西一扔就瘫在了床上。

他本来就不是勤快之人,要不是因为这是儿子的请求,他肯定坚持不下来。

但当晏卿在雕版上刷了墨,覆上纸,印出第一本书后,宋池一下子就从床上跳了下来。

“这、这就完了?!”

一本书这样简单就印完了?儿子刷墨、覆纸拓印,整理好后,媳妇儿用针线缝好,一本书就成型了。

“一本千字文书店卖八百五十文,他们也收手抄书,收的时候是一本七百文,爹娘,按这个速度你们一天可以印几本?”晏卿笑问。

宋池夫妻二人惊呆了!

别说印几本了,一天就算只印一本,一个月也能挣21两银子了!

这可是过去他们全家一年也攒不到的钱啊!

第91章 状元哥哥7

“怎么样?人家收了没有?”

晏卿和宋池一回来, 苗桂花就连忙迎上来问。

“收了,七百文一本。那老板还夸晏卿字写的工整,大小一致, 着墨均匀, 还说以后抄的书都可以卖给他!喏,这是四本书的钱,你收好。”

苗桂花惊喜的接过去,二两八钱银子, 她数了好几遍。比当初卖人参得到的两百六十两数的还要仔细。

“这可真是一条发财的好门路!去掉纸、墨后,也有二两银子的利润呢!难怪人家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看这哪是黄金屋啊,这分明是下金蛋的金鸡!一天就印了四本,这还是咱们手生,如果快的话, 估计十来本也是有可能的!对了他爹,你没跟人说咱们是印的吧?”

“我又不傻, 这么好的发财机会,我能告诉别人?”

“没说就行,咱们再多印些, 把晏卿读书的钱赚回来后, 再赚些钱在买座宅子, 再给晏卿存点娶媳妇的钱……”苗桂花幻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不由激动起来, 恨不得现在就去继续印书。

晏卿开口打断了她的幻想, “爹, 娘, 你们也别太激动, 先听我给你们分析一下。这本书叫千字文,是学生的启蒙教材,咱们青山县不算大,需要这种书的也不太多。而且书是不能积压太久的,容易受潮发霉蛀虫,所以我觉得你们卖上百八十本估计就饱和了,书店可能就不收了。”

“那怎么办?”宋池连忙问。虽然百八十本也不少了,卖出去能赚上一大笔。但只得到一个金蛋,跟得到一个下金蛋的母鸡那能一样吗?

“所以,爹你再刻一套四书五经吧,这几本书的需求量更大。”

宋池:“……”

说了半天原来是想让他干活。

“……行吧,这点活算啥?辛苦半个月,能赚上千两银子,上哪找这么划算的事啊!”

有银子在前面诱惑着,宋池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然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雕刻生涯。《大学》刻完刻《中庸》,《中庸》刻完刻《论语》,《论语》还没刻完,宋池撑着的那股气就松懈了。

“太累了,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一边刻一边抱怨着,手上动作一重,又刻坏了。

上一篇:琴瑟和鸣下一篇:八零之美人如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