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代他们赔了银线。”武媚娘仅仅是陈述这个事实,李初问道:“赔钱就行?”
武媚娘同样反问地道:“不然?”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们这些皇孙贵胄竟不如他?”李初仅仅只是将问题提出来,武媚娘终于站起来,一步一步的走向李初,“所以?”
就是想让李初把话说出来,李初道:“大唐律法怎么规定的,他们接受惩罚即可。无规不成方圆。”
没有当着宰相的面问起武媚娘,那都是给武媚娘留颜面。当然,宰相们一个个都是聪明人,不该他们掺和事,他们全都当作不知道,反正最重要的事已经办完,有了李初出手,往后要是碰上同样的事,李初定然不会放任不管,再敢犯到李初手里的人,那是妥妥的找死。
武媚娘与李初对视,“你一直唤我太后。”
“你是太后。”李初的语气平静无波的回答,萧太后:“武后算是终于发现我们群主的不对劲?这反应也太慢。”
吕太后:“不,是我们群主一直表现得太好,好得让武后以为我们群主是个没脾气的人,所以可劲的欺负。”
宣太后:“上回我们群主不是和她冷战半年,完全无视她,这是记吃不记打?”
孝庄太后:“冷战半年,发火不想理人,这还是在乎,不觉得现在群主一声声的太后听起来更让人瘆得慌?”
……非常同意,李初现在的态度要怎么说,客客气气的,我也不和你冷战,也不说什么无视你的话,可是那种自骨子里发出来的疏离,一声声的太后,怎么觉得比臣子都要疏远?
“你打算要一直这么和我说话?”武媚娘何其敏锐的人,李初这样的情况,她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虽然心里有气,依然要压下心中的怒火。
李初迎视武媚娘,“太后认为我哪里失了礼数?”
并没有失什么礼数,只是这样的生疏,生疏得让武媚娘不乐意。
“好,你是真好,竟然和我生起气来。”武媚娘想逼李初把话说出来,李初道:“一个我愿意相信的人,却扎了我最深的一刀,难道你觉得我会像以前一样?”
想听,好啊,告诉你吧,愿意听的就听着,她既然敢做,也不怕武媚娘知道。
“还有,容我提醒太后一句,父亲去世不过才两年,你就那么迫不及待?”李初问起武媚娘,这样的话,没有人敢和武媚娘提,但李初一直都压抑着,再听到武媚娘指责她的话,心里的气一下子控制不住,想说,好啊,那就说。
“放肆。”武媚娘喝斥一声,李初道:“瞧,你不是想让我说,我说出来你就不高兴。敢做何畏人言,太后想要掩耳盗铃,却也该管管他,敢在街道行凶打砸,无法无天。偏偏还无人敢管,换句话来说,你与他之间的事,天下皆知。”
武媚娘看着李初,眼中尽是怒意,一旁的人吓得颤抖,就是李旦都急急地走下来,“母亲息怒,姐姐只是一时失言。”
“失言,你几时见过你姐姐失言。”武媚娘并不理会李旦的和稀泥,李初拉在李旦在身后,不让他面对武媚娘的怒火。
“不错,太后所言不虚,我确实不是失言,我对太后,既是对太后失望,更多是因为你连自己的男宠都管不好,你凭什么想要这天下?”李初提醒武媚娘,想当皇帝,放任身边的人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这是何其愚蠢的问题,武媚娘果真不知?
知,只是武媚娘总想把事情往简单里想,只是一个男宠罢了,不足为虑,可是看到李初现在这个样子,武媚娘不确定。
“这个人,你要如何处置?”李初再一次提出问题。
第143章 我有数
“太后。”李初的话不避于人,最是叫李初打得重的薛怀义唤一声,生怕武媚娘真听李初的话,对他处罚。
武媚娘望着李初,李初道:“闹到明面上,我都心生不满,究竟还有多少人为此事而不满,太后心里有数,一个男宠,不过一个玩物。”
话点明至此,李初完全不担心武媚娘会不知道怎么决定。
薛怀义,就连臣子都要守规矩,一个男宠被武媚娘自己纵得无法无天,她确定自己可以收场?
好言提醒仅仅只会是提醒,选择权在武媚娘的手里。
“来人,将他们送入洛阳县衙,让洛阳县令秉公办理。”武媚娘知道怎么样做出利于自己的选择。
“太后,太后。”薛怀义本以为自己可以逃过一劫,事实证明他想美了,犯到李初的手里,李初有的是办法让武媚娘亲自给他一个教训,终生难忘的教训。
其实这样的事,只是太多的人都要避讳,所以是万万不敢和武媚娘提起此事的,也正因为如此,薛怀义才敢肆意妄为,无人管束。
武媚娘走了过去,站在薛怀义的面前,“你要懂事,这件事是你有错在先,错,就得要罚,谁都不例外。带下去。”
薛怀义亲耳听到武媚娘的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武媚娘不站在他这一边,那么他就绝不可能脱罪。这一切,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初。
充满恨意的目光看向李初,李初敏锐的察觉,抬起头与之对视,武媚娘伸出手挡住薛怀义的目光,“不要再做蠢事,否则……”
突然的杀意让薛怀义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武媚娘发觉薛怀义一下子变得乖觉,满意地道:“很好,乖乖去领罚。”
萧太后:“武后还真是让人不知道怎么说她才好。”
现在这个样子的武媚娘,着实让人看不透。
李初发了一个信息:“她知道,如果薛怀义犯到我手里,下一次只有一死。”
不错,要是薛怀义对李初生恨,想对付李初,那么李初反击之时,必不会顾及武媚娘的颜面,定然让人死。
薛怀义被人押下去,其他的和尚没有一个敢开口的,乖乖的被人押下去。一群都不过是街头的小混混,因为薛怀义鸡犬升天,有机会到武媚娘和李初的面前。然而武媚娘刚刚那令薛怀义都发抖的杀意,其他人更是畏惧如虎。
这下再也没有其他人,只剩下他们母子三个。
李旦松了一口气,怕极刚刚李初和武媚娘要是起争执,武媚娘勃然大怒,对李初出手,李初可如何是好?
现在算是雨过天晴,作为皇帝的人,却万万不敢夹在武媚娘和李初之间。
李旦刚想和武媚娘说话,武媚娘却道:“既然回来了,你和敏之的婚事,我打算昭告天下,来日三年孝期一满便为你们择定婚期,成婚。你没有意见?”
这件事,早年武媚娘就已经和李初达成了一定的协议,现在不过是把事情如何进行定下来罢了。
可是李旦听的大惊失色,不可置信的看向武媚娘,“母亲,这件事不可行。”
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竟然会是李旦,就连武媚娘都顿住了。
“有何不可行?武氏和李氏联姻总是需要的。再没有比你姐姐更合适的人选。”武媚娘决定的事就连李初都无法改变,更别说李旦。
“母亲,姐姐和姐夫鹣鲽情深。姐姐伤心尚未平复,这个时候提婚事不妥。”李旦关心的是李初的心情。他很清楚李初心情无法平复,就凭她身上依然穿着的孝服,就能够看出来。
可是李初却伸手握住李旦的手,“这件事我已经答应太后,太后想什么时候昭告天下就什么时候昭告天下我没有意见。三年孝期,少一天都不行。”
三年,不仅是为李治,也是为裴观。
李旦担忧地看着李初,李初摇了摇头,“此事不必再议。”
李初都已经决定,武媚娘也定然不会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件事情,那么就不需要李旦在开口为她说其他的话。
可是李旦看着李初平静的神色,却感受到李初内心的痛苦和压抑。
反握住李初的手,李初道:“陛下放心,我是心甘情愿的。”
李初和武媚娘之间的事不需要太多的人知道,让人知道不过是徒添烦恼,并不能改变任何事情。
“太后,陛下,周国公觐见。”宫人来报,周国公觐见,周国公正是武敏之。
“看来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定下你们的婚事,本来告假在家,知道你回来了,所以才会急急忙忙地进宫,又或者他担心你今天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惹我动怒,所以特意前来为你求情。”此时的武媚娘不断地为武敏之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