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主和皇后闹成这样,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人上门去看笑话,愁的人想弄清楚这一对母女到底是怎么闹成的这样,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应该的啊!
可是上门的人都叫李初拒之门外了,想到李初的面前,数落李初的不是,或是看李初的笑话,李初都不欢迎。
李初不说是李治最宠爱的女儿,于大唐也是有威严的人,朝中,军中,百姓,都有一定的威望,寻常人根本不敢犯她。
她道了不见客,谁想上门,谁想见她,都是两个字,不见!
一来二去,外面的风言风语开始变了,只道李初过于骄纵,若不是因为过于骄纵,怎么会惹得天后动怒。
任风言风语的传着,李初都当作没有听见,裴观现在准备新一个县的开渠引水工作,李初正忙着配合,外面的事传得再难听,她听不到就只当作没有这回事。
不过,闭门数日,李贤上门来,算是自李初出宫第一个进门的人,但没有想到李贤还带了另外一个客人,一个李初并不想见到的客人,常乐大长公主。
“姑祖母亲自亲来,晚辈不曾远迎,失礼了。”一身素缟的常乐大长公主,脸上尽是狠戾,面对李初的客气话,她只是一声冷笑,“怕是你若知道我来了,第一个急急的关上门吧。我往你这公主府送了几回的帖子,你都只当作没有这回事。”
李初面色如常地道:“姑祖母府上有丧事,我却是新嫁之妇,喜丧不宜相撞,这样的规矩原以为姑祖母明白的,终是我小看了姑祖母?”
一通话落下,并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常乐大长公主没有想到一照面李初竟然教训起她来,脸色更显得难看了。
李贤一看情况不对,赶紧的出言劝道:“姐姐,姑祖母前来确实是有要事寻姐姐的,凡事还请姐姐和姑祖母息怒,有什么话好好说,千万别争执起来。”
常乐大长公主还好,听了此话敛下怒意,可是李初看着李贤的眼神透着冷意啊,不难看出她此时心中的不悦,李贤注意到她的眼神,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巴巴地解释道:“姐姐,我实在是拂不过姑祖母的意,姑祖母三番两次的上门,还知道父亲下诏让我跟你学习,你能不见别的人,总是要见我的,所以,所以……”
不错,今天若是换了别的人来,李初都不会让人进门,出宫前,李初正让李贤看书,这么几天下来,李初还以为李贤看完了,或许是有所得,又或是有什么疑问,所以上门来,不料……
“李贤啊李贤,你总是要为你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的,一个拎不清的太子,你以为你能长久?”李初冷笑着接过话,李贤的脸一白,常乐大长公主喝道:“李初,你以为自己是什么,竟然敢这么说话,你是想学武媚娘,朝纲独断,连太子的事都敢置喙。”
第113章 白身的驸马
“何时轮到我来置喙,问得真好,李贤,你说说看,我能不能?”李初对于常乐大长公主一点好感都没有,所有一切的事都是她挑起的,要不是因为她,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事,李初是不想跑到她的府上闹事,也是念她死了一个女儿,确实有点惨,不同她计较,她竟然认为自己了不起,让李贤带她到她的府上来了。
来就来,来了找骂,李初岂有不成全她的道理。
“父亲让我同姐姐学习,我若是做错事,姐姐自然是可以教训我的。”李贤要说从前确实敢和李初吵起来,但是李治那天的意思说得太清楚,李初如果认为他不配当这个太子,他这个太子也就差不多当到头了。
李贤适才听到李初的话吓得心都跳出来了,没有想到常乐大长公主更是扎心,竟然说李初没有资格评价他这个太子,太子做的事更不是李初一个公主可以置喙的。
萧太后:“李贤这是被什么事吓成这个样子,看这害怕的小模样,要不是知道群主从来不会背着我们教训人,我都在想这人是怎么一下子这么怕群子,好像群主能决定他当不当这个太子似的。”
孝庄太后:“说对了。这样的话虽然没有人在群主的面前提起过,可是李治不见得不会在李贤的面前说吧?”
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通李贤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害怕李初,这生怕李初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言的样子,要说没有事,谁能相信。
常乐大长公主一下子看向李贤,明显没有想到自己分明是帮着李贤,李贤怎么站在李初这一边去了。
“姑祖母,你寻姐姐究竟是为了什么事,有事你就赶紧说。”这个时候的李贤生怕再出什么事,急急的让常乐大长公主赶紧的把话说完,哪里凉快就回哪儿呆着去,他一点都不想再陷在这件事里。
这就更让常乐大长公主傻眼,这都是怎么回事,李贤,李贤就这么怕李初吗?
怕是真怕,最怕的其实是李治,可是李治给了李初那么大的权利,李贤不能不怕李初!
李初更直接,“若是无事,姑祖母就请回吧。”
纵然要骂李贤这个没有脑子的人,那也不需要当着常乐大长公主的面骂,一通指桑骂槐的,常乐大长公主只当作听不见,算了,不费这个劲了,就直接的开怼。
常乐大长公主没有受过这样的气,在武媚娘那里占不得便宜就算了,没有想到在李初这里,照样是!
但是,想到自己此来的目的,常乐大长公主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是啊,生气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她的女儿死得那么惨,她怎么能不想办法为她女儿报仇,武媚娘,一切都是武媚娘做的,这个仇,就要找武媚娘来报,凭她一个人的能力,她是动不了武媚娘一根汗毛,还是团结一切力量来对付武媚娘吧。
“安定,你是大唐的公主,因为和你的母亲赌气,你嫁了这样一个白身的驸马,你不委屈吗?”常乐大长公主开口,只是这内容,听起来怎么让人反感之极呢?
李初拧紧了眉头地问,“姑祖母对我的事情知道得挺清楚,你说我是为了和我的母亲赌气才会挑了我的驸马?”
“难道不是吗?”李初和武媚娘闹得这么大,当时确实人都被李初打发退下了,他们自己家的人吵架是他们自己的事,传扬出去,有人再一利用,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好事,所以李初一开始并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只是武媚娘那样理所当然,认为试探李初不算什么事的态度,而且更是认为一切起因都是因为李初,如果不是李初帮赵芬,一切都不发生。
如此不知自己的错在哪里,只归责于李初的头上,不信任李初,李初当即就火了。之后的事,李初就算是在气头上,可是她依然记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按她的心意行事的。
李初冷笑一记,“要说我和母亲会赌气,一切真是拜姑祖母所赐啊。姑祖母,你瞧不上我,处处挑拨我父亲和母亲的感情,我念赵芬无辜,摊上你这样一个多管闲事,不知所谓的母亲,救下她一命,你竟然不知悔改,把主意打到太子的头上。不挑拨别人的夫妻感情,母子感情你会死啊?你的女儿赵芬之死,都是你一手造成的。”
一肚子的火李初正想找个人宣|泄,给常乐大长公留点脸了,她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非要撞枪口上是吧,李初要是不把人教训个够,她枉忍了这么久的火气。
“挑拨到我的头上了?你以为我是李贤这个傻子,因为觉得我母亲权大,所以想和我母亲抢,你想让李贤去和我母亲抢,你好在旁边看热闹,没准能捡着便宜?可惜了,你就会用这点小手段,我母亲早就看穿你是一个小人,一次给你警告你学不乖,好啊,那就让你知道什么叫作痛不欲生,你今天到我的府上,挑我和我母亲争,我定会原封不动的还给你,我更会让你的孩子恨极你。”
李初放话,常乐大长公主看到李初那双带着疯狂而绝决的眼神,心里止不住的发毛。
“死有什么可怕的,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对付你这样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让你尝尝什么叫切肤之痛,你想让别人尝到的滋味,就该全都还给你。相比起你要挑起我们母女相争,我想要让你的儿子恨你,易如反掌。”
是的,李初这么多年的经营从来不是假的,她要是想对付一个人,常乐大长公主比不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