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295)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系统:“不是改不了,只是不好改,别打击宿主的积极性。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不能打击军心。”

难得露脸的系统一出声,呵,说了一通玄之又玄的话,是想干什么?

李初一如既往的无视系统,同韦欣道:“好,那就看你表现了,你的时间不多,但只要有心,总能让我看到你的诚意的。我先去母亲那里,你赶紧走,要是留久了叫母亲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虽然李初有心帮人,不代表从现在开始就是,她要帮,得让她看到韦欣确实值得帮后再说。

提醒李显千万不要忘记武媚娘现在可在气头上,而且已经出言警告,这个时候如果李显犯到武媚娘手里,后果李初可是帮不上忙的。

“我,我马上走。欣儿,你好好养伤,我改天再来看你。”为了美好的未来李显赶紧的撤。

李初可不管他,自己已经先一步的走了,李显在后面连声的招呼道:“姐姐,姐姐,你不要忘记,我一定记着姐姐的恩情。”

总有一种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感觉,李初赶紧甩开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

至于到了武媚娘的寝殿,武媚娘已经卸下了妆容,一身白色里衣地坐在榻上看书。

“母亲。”姗姗来迟的李初老老实实的见礼,武媚娘翻了一页书,“聊得够久的,都说了什么?”

李初一五一十的把和李显还有小宫女韦伟欣说的话全都告诉武媚娘,武媚娘听得一愣,“你就这样一五一十的全告诉我了?”

“有什么好瞒着母亲的?”李初本来就没打算瞒着武媚娘,只要韦欣通过考验,确实一心扑在李显的身上。李初就会把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武媚娘,征得武媚娘的同意。

“这就是你说要帮他们的办法?”武媚娘问起李初的打算。

李初点了点头,“办法就是只要征得母亲的同意,父亲那里肯定也不会反对的。”

武媚娘再问,“你怎么就知道我一定会同意?”

“什么母亲不同意?显儿已经是王爷了,李家是皇族,不需要和谁联姻再次壮大,有了常乐姑祖母的事,母亲也明白了,不是所有的高门大户都可以通过联姻结成盟友的。”把情况告诉武媚娘不代表,李初就没有办法说服武媚娘了。

不用急,只是将事实还有利益摆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自然就会知道怎么样选择。

“有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庆幸你不是敌人。”听完这番话,武媚娘看了李初许久,幽幽叹出一句。

李初连连摆手道:“母亲千万别这么说,你会吓着我的。”

“那今天的事你不打算跟我说说?”武媚娘话锋一转,提起今天的事。

这下轮到李初有些扭捏,武媚娘厉声的问,“不想说?”

“不是不想说,只是在想要怎么跟母亲说,母亲才不会动怒。”李初赶紧解释,完全不想引起武媚娘的误会。

“你是有意让武敏之去救人的是不是?”思来想去,武媚娘总觉得武敏之去的太巧了,就算他是追着宫女去的,但那个地方太隐蔽了,一般人都不可能去,只有跟着去的人才有可能寻到。

但是又一想,武敏之为什么插手此事?

联想到李初和武敏之之间的交锋,虽然两人话说的不多,可是两人交错之间传达一两句话,完全可以做得隐晦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武媚娘是个聪明人,一下子想明白了,这件事肯定是李初指使武敏之插手的。

“确实是我做的。我知道母亲想给常乐姑祖母一个教训,这也是为了我。我更明白这件事,如果我阻止了母亲,母亲一定会不高兴,也会觉得我的心偏向李家,帮着李氏宗亲的人,不帮母亲。要不是有这层顾虑,我早就直接去阻止了。”

这点心思半分不曾瞒了武媚娘,武媚娘想得分明,确实如果李初想这么做的话,她完全阻止不了李初,因为她没有想过李初会想拦止她。

“母亲要教训常乐姑祖母,因为常乐姑祖母告我的状,更不曾将母亲放在眼里,换作是谁都会不高兴。而且她还有意在父亲的面前挑拨你和父亲的关系,这是最不让母亲容忍的,给她一个教训,让她永远都不敢再和母亲做对,我支持母亲,可是结仇,母亲,确实不需要。”

李初老实地说出了自己为什么拦着武媚娘的原因,教训可以,结仇不宜。

武媚娘道:“你以为我怕和她结仇?”

李初连忙地道:“不,母亲不怕,我怕。我不希望母亲和李氏宗亲的人起了冲突,不希望母亲和他们闹得不可开交,和仇人一样。”

“一但母亲和他们的关系变成了这样,那么接下来父亲就会处于两难的境地,天长日久的,父亲和母亲的关系会越来越复杂,那不是我想看到的。”

“我想要父亲和母亲能够和从前一样,情意浓浓,彼此扶持,而不是彼此的针对。”

“所以,我今天送城阳姑母的时候让城阳姑母和所有的李氏宗亲放话,他们最好全都安安分分的,别管你和父亲的事,谁要是敢挑拨你和父亲的关系,或是有心取而代之,我会第一个对他们动手。”

在武媚娘或许早就想好怎么对付李氏宗亲接下来的事时,李初顶在前头,明明白白的放话,武媚娘纵然一开始猜到李初竟然帮着常乐长公主是生气的,这会儿也什么火气都没有了。

“城阳长公主会答应吗?这可是得罪常乐大长公主的事?”武媚娘询问。

李初道:“不过是看哪一种更能利于己,比起一个李氏宗亲来,一个常乐姑祖母算什么。素日母亲可曾薄待诸位宗亲了?既然不曾,让他们安分少掺和父亲和母亲的事,不该吗?”

第099章 吐蕃之乱

武媚娘笑了,极是愉悦的笑了,“好,说得好,做得更好。”

能让李氏宗亲全都老实,恰恰是武媚娘最想要的,武媚娘同样希望他们所有的人都少管她和李治之间的事,如果他们敢多管,武媚娘就会像对待常乐大长公主一样的对待他们,不相信的人尽可一试。

李初在不需要她提醒的情况下将武媚娘最需要的事做了,可谓面面俱到,武媚娘的眼中尽是笑容。

一众太后都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有了武敏之在中间缓和,总算武后没有那么生气,其他的事都好说了。”

是啊,只要武媚娘不生气,不因此认定李初是不站在她那边的人,那就好了。

萧太后:“孝庄妹子的脑子好使,转得也太快了。”

奉承孝庄太后一记,孝庄太后:“群主不是想不到,只是一时太急了,一急自然就失了分寸,否则武敏之这么好用的人,怎么可能不用。”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到此算是翻篇了,李初也是大松了一口气。

武媚娘招手让李初走了过去,就在她的榻边上坐下,“你想好了,你真要上战场?”

“如果上了战场可以帮到大唐,可以帮到父亲帮到母亲,我想上。”本来就想上战场的人,既然自己可以作为一个平衡,正是李初求之不得的。

“行军打仗不是一件小事,你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一旦走出了这一步,如果你做得不好,那么你先请所做的所有努力,都会变成一个笑话。”武媚娘只是将有可能发生的一切告诉李初,她是希望李初可以谨慎再三,不要轻易做下决定。

李初郑重的道:“母亲我不是心血来潮,我早就想好了一切后果,我没有退路,也正是因为没有退路,我只能朝前走,也一定会把事情做到极致。”

人之所以所向披靡,更多因为没有退路。“破釜沉舟,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母亲如此我也是如此。”

显然李初早就想过会有什么后果,但是依然决定一往无前。

这样很好,人想定了就去做,如同她想要做什么就大步的朝前去,去争去抢,永不后退。

“那你和我说说此去战场,你要往哪去?”好,武媚娘不知是不是做下了决定,但是此问,李初立刻道:“西部,吐蕃。”

吐蕃啊,原先在大唐内同他们交过手,震慑一回虽然让他们暂时老实,不代表事情完结了。

“先前吐蕃来过,虽有震慑,总得在他们进犯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他们才能牢牢的记住,我就想从吐蕃开始。”李初想要由此开始,因为她有过震慑在前。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