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赏我是不必,帮我们做事,避过一次又一次的风险的人就得重赏,还有……”为人请赏,更有别的事得准备起来,李初得把想法同李治说清楚,以令李治想方设法将这件事做成,关系重大,万不能疏忽。
别说是李治了,武媚娘和李弘在听完李初的内容后都惊住了。
“商人自来为人轻视,认为下贱,若是将他们的地位提高了,只怕……”李弘先把问题问出来。
“无利不起早,只凭我们一己之力要对付他们太难了,唯有一个办法,合天下商贾之力,一道将此事办成。比起一点税利来,他们肯定更在意子孙后代的前程。”李初将利道得更明白,好叫李治下定决心,此事做定要做的,否则开了大好的局面,李初又吸引了人的注意力,放了话的让人看着,等着,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
李初到是不担心被人笑话,但她做事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开始就要做好,万不能半途而废。
李治道:“你可以去做,但是你得让他们都愿意了,只要他们使力做成此事,可以开一个口子。”
果断的决定,李治并没有犹豫,“初儿最近太惹眼了,不宜行事,让别的人去办。”
总得顾忌李初的身份,不能也不可以让李初去犯险,武媚娘提道:“另外,你还要想好一件事。你使人去谈的人,他若是转手把你卖了你该如何是好?世族们不是傻瓜。”
利太大了,太得他们想想都心疼,断然不会轻易叫人夺去的。
李初闻之笑了,“自然得一步步的来,让彼此成为同一条船上的人,一但他敢去告密,他同样得死,死葬身之地。”
李弘是第一次听到李初用着平静含笑的语气说着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可是武媚娘却满意了,就得如此,如果李初不是有这样的心性,那么李初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用人防人,每一样都不能缺,要是一味的相信一个人,而不曾防备,最后的下场就是她死无全尸。
“你得小心,虽然这些事我希望你能办好,但你更得保护好自己,父亲不希望用你作为代价去做成一件事,明白了吗?”李治叮嘱李初一声,想让李初一定要记住,千万不可以以身犯险,将自己置于险地。
“是!”李初答应下,她会的,她肯定会照顾好自己,做事改革,她都得第一个考虑护好自己。
“好。”李治叮嘱一声,想着也没有其他的事,让他们往政事堂去,立法既然说了让他们一道去参加,他们现在就过去。
李初和李弘被父母打发走了,出了殿门,李弘叹一口气道:“你现在做的事越发厉害了。”
“哥哥难道不是?”李初冲李弘眨眨眼睛,“我们自小勤奋好学上进,就是为了能够学有所成以报家国父母,现在我们都是在用我们学到的本事朝我们早就定好的目标前进,挺好的。”
自然是挺好的,李弘感叹道:“我是怕你走得太急,今天臣子们非要把你叫出来,你是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担心是真的担心,但是李初的想法并不见得是李弘能够了解的。
李初欢喜地朝前走道:“他们想对付我都是因为我让他们感受到了危险,所以他们急了,这事好事。我们同他们一直都是相对的立场,不必想要事事同他们一致,只要利于百姓,利于大唐,我们就得去做。想想五姓大家,他们原本是怎么样的?因为权势,因为他们不在权利中央,最终不是被氏族录和禁婚令分化了。”
“以氏族录将所谓的名门重组,禁婚令,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眼下又如何。”
再怎么样没有了权势,世族再挣扎都不可能改变任何局面,权势啊,李初已经明了又怎么可能不用。
李弘咂舌,抬起头看向李初,李初道:“哥哥还不明白这一点吗?”
看李弘的眼神分明就是不明白的,既然不明白,要怎么跟他解释清楚呢?
拧着眉头,李初开始为难,太后们开口劝李初了,“群主放宽心吧,就算现在的李弘不能明白权势究竟意味着什么,将来总会明白的,用不着你教。”
只要真的尝过权势的滋味,李弘会明白的。
现在的李弘要怎么说呢,一直都是作为太子,有些人对他的恭敬他早就已经习惯,并不认为这是权势的表现,所以李初提到权势时,李弘一时没能完全的明白过来李初的意思,解释,不好解释。
李弘道:“我不需要明白,我需要做的不是明白权势是怎么一回事,而是如何利用我拥有的一切让天下的百姓过得更好。我同父亲上了一道折子,你瞧瞧如何。”
本来今早就想送上的,可是因为李初的事,满殿的臣子都更关心李初一个公主竟然成为一个握住突厥与大唐交易的人,没有心思,同样不想再说其他。
李弘就没有把折子递上去,现在李初在这儿,正好给她看看。
李初从李弘的手里拿过折子仔细一看,笑着冲李弘作一揖道:“哥哥心存天下,心系百姓,乃天下之福,万民之福。”
“正好同你要收税的事一道办,想必父亲会同意的。”李弘得到李初的夸赞脸上的笑意加深了。
萧太后将李弘折子的内容大白话地道来:“臣闻军法有定,但征为军者,若逾期不至则牵连家人,但参军之人突发诸事不知凡之,或死于兵事,或迷路不知归也,或病重不能归之,以篇概全,实属不妥,故请以改军法,不以苛责于民。国中多年战事,不可用民再以伤民,以令天下皆道朝中苛政,失尽民心。”
吕太后:“其实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李弘这样挺好的。”
宣太后:“同意。只要他一直记着自己是太子,做好太子的本份,别人说什么听一听可以,不曾尽信,他肯定可以当好一个皇帝的。”
吕太后:“以前总觉得他太软弱了,没有一点太子的样,可是软有软的好,心善,心里总想让别人好,让天下人都好。越看越觉得像样,有我们群主在,他这江山定能稳稳的。”
萧太后:“再合你们的眼都是没有用的。”
……意味深长的信息,吕太后:“得了,你还是忍着吧,但凡只要群主不乐意的事,就算到了现在你也不敢说,忍,忍死你。”
不厚道的话,萧太后……
李初道:“刚刚哥哥应该直接给父亲的。”
就是啊,朝堂上今天是不方便给不假,可以刚刚给的啊,只要是李弘送上去,保证李治看完一定很高兴。
“忘了!”李弘不太好意思地回答,李初道:“我们也不回去了,去了政事堂直接给政事堂的诸位,让他们送上去就好。”
对于一个有过送折子经验的人给李弘出主意,李弘倒是一直都不走正常的程序,直接呈到李治面前的,今天李初给出的主意,李弘倒是觉得可以了,就这么办吧。
所以政事堂的人在等到李弘和李初后,李初把李弘的折子递过去,有人想起两年前收到李初折子的情况,一时僵住了。
“公主的折子?”郝处俊第一个问起,他是有些担心害怕来着,不太确定李初这一次又想进什么言?
“不是,是哥哥的。”李初拿着折子一直没有人接,正奇怪怎么回事,话音落下郝处俊暗松一口气,李初……
萧太后不厚道的笑话李初,“群主啊群主,看来你在政事堂的名声不怎么样,看他人的样子,完全吓坏了。”
吕太后怼了,“怎么说话呢,那是群主每回办事都靠谱,有理据是事实吧,他们生怕群主又拿出什么靠谱的事上折,再起风云。”
宣太后:“所以可见我们群主的战斗力越来越强了,要是从前谁管群主上折的事啊。”
郝处俊立刻接过折子,含笑赔礼地道:“竟是太子的折子,是臣失礼了。”
朝的是李弘告罪,李弘不以为意地道:“无事,此事同初儿提起的改律法一脉相承,诸公一道看看,若有什么问题一起提,我希望能得诸公支持。”
是啊,要是有他们的支持,送到李治的面前,李治认为可行,事情将会很快的定论,接下来该改的改,便可推行。
最好是和李初提起的税改一事一起推行下去,到时候人人都盯着李初,他完全可以躲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