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112)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吕太后:“争男人的宠便罢了,争父亲的宠,若都是兄弟姐妹,自不必争,若不是,争不过的吧。”

萧太后:“吕姐姐就是太不懂男人了,所以你就算得到权势,却失尽刘邦的心。”

李初恍神水群帮吕太后说话:“难道不是因为刘邦喜新厌旧?想要抛弃糟糠之妻?”

萧太后:“没错,刘邦作为一个帝王功绩不能否认,但是作为吕姐姐的丈夫,完全就是不合格的一个,渣到底了。”

此话让吕太后颇是满意的,萧太后没说完,“但是,吕姐姐,戚姬的一套你会多少?你知道男人喜欢的都是小鸟依人的女人吗?男人在外面征战天下,回到家里仅就喜欢有一个女人愿意依附他,像一个父亲,又像一个男人。”

萧太后说这到里顿了顿,“后面的话不太确定要不要说给群主听,我怕教坏群主。”

李初又不是真的小孩子,不通人事。“恋父,恋女?”

犹豫在想要不要说清楚的萧太后听完这两个词,“我比较好奇群主以前的世界了,群主总结得精辟。”

李初:“总结一事不是我的功劳,我只是借用。萧太后的意思我明白了,这是极有事能的。”

“咚!”李初回萧太后,脑门被敲了一记,李初吃痛地回过神,抬头一看李治,“想什么?”

在李初被群聊天吸引的时候,李治不知和李初说了多少话,一直没有得到回应,李治只好给李初敲一记脑门,让她回过神。

李初摸了摸脑门,倍无耻的答道:“我在想要怎么样给父亲做一套独一无二的衣裳,让父亲不至于那么热。”

李治是个怕热的人,虽说天热的时候会在屋里置冰,架不住衣裳粘得紧,好的衣裳得不粘肉吧。

“好好想,莫让我失望。”李治以为李初又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料她竟然在思考和他相关的事,那必须要赞赏,还要肯定。

李初看着贺兰敏秀问道:“表姐定好人家了吗?姨母过世,按规矩表姐要守孝一年。父亲,我觉得守孝一事区分父母委实不妥当。”

本来想坑一记贺兰敏秀的,说到区分对待父母过世子女守孝一事,李初哪里顾得上贺兰敏秀,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一听李初想要说起此事,李治头痛了,“此事容后再议。”

李初岂是听不出敷衍之意,李初道:“凡有进谏者,父亲都是这般,话都没听就想让我闭嘴不言?”

李治倒是想逗逗李初来了,“你是公主,也有上折的资格,若是心中不愤,好说,直接写成奏表程上。这样一来,不仅是朕得听,就是满朝文武都得听,只是你得引经据典,说得有理有据,才能令人信服。”

让公主写奏表,李治是想挑事吗?

李初倒是暗暗挽起了袖子准备做事,“好!”

李治没想到李初会答应,拿眼看了李初半响,“你会找人帮忙?”

李初道:“不会,不管是母亲还是太子哥哥,我保证都不找。”

不就是写奏表而已,课上有说过奏表的格式,想写,李初能不知道怎么写。君不见群里的太后都已经兴奋起来。

吕太后:“群主,你要是能为天下女人,后世的女人争得一定的公平,提高女性的地位,那可是功在千秋,一准比你上回打击人贩子的事还要得民心和威望,上,上啊!我们帮你想,帮你写!”

萧太后同样的激动,“群主,你要挑事,不要客气的挑,虽说这件事实际上是武后的功劳,你就引个骂战而已,最后让武后总结即可,上,上,上!”

宣太后:“都悠着点,不要忘了你们都是太后,你们现在这样想吓死人?”

吕太后和萧太后:“有人看得见我们?你都看不见,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你们都混成这样了,还能说什么。

孝庄太后一直不说话,可是这种情况关系重大,怎么能不出声出力。“群主,高宗给你机会,你得把握。再者,有什么后果他会帮你担着。”

李初本意只想和李治说两句话,让李治好能够听进去,要是能把事情落成,那就皆大欢喜了。

没承想啊没承想,李治他想挑事,竟然让李初上折子。

皇帝陛下,言论自由有时候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要是一个不慎,你会被人生吞了的。

此时李治只是顺口说上一句,压根没有细想后果,更没想到李初会敢应下。

上表谏言,事起还有因,就因为武顺的死。

万万没想到武顺活着的时候李初希望人能走得远远的,人死还能让李初用上一用,算是此人有功。

李初的目光闪烁着光芒,李治……

他突然想反悔了,李初身上的气息让他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亲生的女儿杀伤力,好像并不如他想的那么无害,要是李初冒出头,好事?

拿不准好事还是坏事,不过李初已经道:“今晚我就连夜将奏表赶出来,父亲放心,我一定不会让父亲失望。”

是的是的,李治愿意给李初一个机会,让李初可以跳出来,多好的事,怎么能够错过。

李治想说的是,不不不,你可以不用着急的,你慢慢来,他好趁机多想想要是李初闹出来的动静太大,她是要怎么样的好?

“父亲,你不会才说的话就想反悔吧?而且父亲有一样说得对,我是大唐的公主,我也有上表进谏的权利,父亲能纳谏言,总不会有理都不听,大唐的朝臣,总不会因为我是公主,哪怕我提出利于天下的事,父亲都不愿意听我谏言一二?”李初可是扎心得厉害的主儿,看情况不太对劲,李治看起来不像是高兴的,倒是想反悔。

那不能给机会李治说出反悔的话,抢在李治开口之前,堵得李治就算想反悔,话都不能说出来。

武媚娘一直没有说话,可是李初说话早就为她争得大利,她在这个时候还说什么话,必须什么都不说了。

李治哪怕有改主意的意思,现在都不能认。

“不会,大唐善纳谏言,只要你有理,谁都应该听,尤其是朕。”不再是作为父亲要听女儿话的原意,更是一位国君是否能纳谏言,总不能没等人把话说出来,你就先否认了吧。

贺兰敏秀想插嘴的,但是前面的话她听不真,后面的话她更听不太懂,谏言,进谏吗?

李初一个公主竟想谏言?

但是李治作为一个皇帝,不管是什么人想说什么话,他都应该要听,女儿的应该,按理,更得听吧。

“父亲,还没用膳,好饿好饿,可以吃饱再回去写奏表吗?”李初瞥到贺兰敏秀震惊无比的眼神,不想理啊不想理。

李治很想说,你可以不用写的,但是刚说了你可以随意的写,不好言而无信吧。

想到这里,李治只好把重点放到另一样事情上,“来啊,备膳。”

“父亲和母亲就算吃过也陪我吃一些。要是哥哥和贤儿他们住得近,一起吃才热闹。”武媚娘的宫殿里除了一个还在吃奶的李末,只有李初死皮赖脸的留下。

“早便让你搬出去自己住一处,偏偏不乐意。”武媚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提起此。

“才不要,自己一个人住一处宫殿,看不到父亲和母亲,就是想看,还得一个个宫殿去找,多麻烦。像现在和母亲住在一起,父亲来看母亲我还可以顺便看到父亲。”李初目光在李治和武媚娘身边流转,武媚娘戳一记她的脑门,宠溺而无奈,“你啊!”

李初装得晃起脑袋,“父亲敲我,母亲戳我,我是做错了什么?”

“巧言令色的人不该教训?”武媚娘问起李初,没错!李初就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主儿。

李初颇是无奈!“好听的话你们不愿意听,难听的话你们就更不想了,所以你们到底要听什么。”

“依你说来倒成我们的错了。”武媚娘莞尔,她在很多时候很喜欢和李初说话,因为李初总会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能让她茅塞顿开而有所得。

李初答来道:“忠言逆言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谁都明白的道理。可祖父时魏征是谏臣,但若没有祖母规劝,魏征只怕早在祖父的盛怒下被处死。自来语言就是一门艺术,如何说话,怎么说得大家都满意,太难,孩儿还在学习中。”

换而言之,是不是武媚娘和李治的错,端看他们怎么想的,李初作为一个还在学习说话的人,不置可否。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